寒食日毛空路示侄晦及從簡
我昔孩提從我兄,
我今衰白爾初成。
分明寄取原頭路,
百世長須此路行。
我昔孩提從我兄,
我今衰白爾初成。
分明寄取原頭路,
百世長須此路行。
我從前還是孩童時跟著兄長,如今我已衰老頭發花白而你們剛剛長大成人。清楚地記住這原頭的路,世世代代都要沿著這條路前行。
孩提:幼兒時期。
衰白:指人衰老頭發變白。
原頭路:這里可理解為人生的道路、準則等。
百世:世世代代。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寒食節這天,看到侄輩成長,聯想到自己的人生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后輩的教導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借自身經歷勸誡侄輩堅守正道。語言直白,情感真摯,體現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和教誨,具有一定的人生啟示意義。
寶積重來異昔年,修廊千步辟山邊。
南分靈派渠行玉,北敞高臺花雨天。
日照青林猶帶潤,云收翠崦尚藏煙。
龐眉老子升猊坐,不惜家風示眾賢。
風攪張園萬木搖,黯然分袂客魂消。
更無余念留胸次,但有孤忠報圣朝。
千里煙波舟泛泛,百年事業古寥寥。
新詩吟就誰能寫,安得巴東遇李潮。
東皇布政物皆春,山色禽聲便可人。
滿谷和風消積雪,半窗晴日動游塵。
宮花插帽枝枝秀,菜甲堆槃種種新。
拘窘經時成土俗,聊從一醉適天真。
琴書相伴到神州,幸際朋儔過遇溝。
主禮殷勤排燕會,佳人宛轉動鶑喉。
自慚余子無才學,卻使當年與唱酬。
尤幸期時再相見,從今應不作花羞。
象服承恩日,金牋告第初。
御前頒詔旨,天上寫除書。
流水三春逝,黃粱一夢虛。
七弦雖自足,亡已復何如。
丹雘依巖腹,翚飛枕碧闉。
應教臨水客,頻問種桃人。
野色低籠日,溪光長占春。
仙槎消息便,咫尺到龍津。
不見東坡老弟昆,文章浩蕩失淵源。
眉山當日人何在,曲阜他年履尚存。
試想研磨雖有處,欲尋斧鑿見無痕。
計功何必慚周鼎,會使詞林百怪奔。
解擯先生空儻?,草玄夫子獨精深。
談詩亹亹心常折,使酒時時氣頗侵。
欲炙已勤知子意,投醪雖儉蓋吾心。
端知皓腕如綿弱,故遣涓涓只細斟。
少年傾蓋海之濱,白發相逢意轉親。
三伏偶乘偷暇日,一枰聊作暫閑人。
官清已怪腰金晚,詩好因緣夢筆新。
火急著成封禪頌,屬車方欲議東巡。
世業存五畝,家風守二南。
適情無過睡,幽事不妨貪。
母老廚增肉,朋來樹選柑。
每慚躬稼穡,未及野農諳。
目述自高吟,自高非倨傲。
高懷肯隨動,幽鳥徒輕噪。
無水定無源,有煙必有灶。
天堂并地獄,自作還自報。
綠發工詞章,白頭困州縣。
老氣吞兒曹,胸中書萬卷。
遺我盈把珠,璀璨輝組練。
何時游匡廬,登堂識君面。
更邀謫仙人,共醉山間院。
愿君出樊素,可供一笑倩。
就養今西府,趨庭國柄臣。
上思耆艾久,詔問起居頻。
贈典河圖貴,佳城馬鬣新。
丹青雖可畫,那復見斯人。
楊侯作書倚庭柱,不覺震雷掀屋去。
許侯一盞便醺酣,遮莫王公也箕踞。
兩君落魄不堪聞,愁殺當年鄭廣文。
看卻聾丞并酒尉,何曾敢說故將軍。
歲晚窮愁催急晷,吾人學道心如水。
共訪延陵季子孫,呼兒酌酒烹雙鯉。
新有揚雄宅一區,舊聞孟母鄰三徙。
卜居清曠慕長統,近市喧囂慚晏子。
但得門容長者車,何須聲有尚書履。
他年羔雁列君庭,吉士恐為君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