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 其二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
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
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流水鳴無意,白云出無心。
水得平淡處,渺渺不厭深。
云行不能雨,還歸碧山岑。
斯人似云水,廊廟等山林。
流水潺潺,本無刻意的聲響;白云飄出,原非有心的游移。水流至平淡之處,浩渺而不嫌幽深;云兒飄游難成雨,便又回到青碧的山巔。此人如同云與水,視朝堂與山林無別。
岑:小而高的山。
廊廟:指朝廷,代指仕途。
渺渺:形容水勢廣闊深遠的樣子。
厭:通‘饜’,滿足。
此詩為黃庭堅寄贈友人李子先之作。黃庭堅一生歷經宦海浮沉,推崇平淡自然的人生境界。詩中以云水自喻喻人,或作于其仕途相對平順時,借自然意象表達對友人淡泊心性的認同,亦暗含自身對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全詩通過流水、白云等自然意象,塑造了友人李子先如云水般淡泊無爭的形象,將‘廊廟’與‘山林’等量齊觀,體現其超然仕隱的豁達胸襟,語言平淡而意蘊深厚,是黃庭堅‘平淡為美’詩學觀的典型體現。
乘興且長歌。身外功名一任他。自欲放懷猶未得,如何。寂歷秋花野意多。
芳草漸成窠。鏡水無風也自波。縱有鄰人解吹笛,誰過。空苑鳧鹥占淺莎。
兀坐寂無歡。檢點平生一笑難。四十年來渾是夢,邯鄲。得得青驢尚未還。
往事總闌珊。不待新愁鬢巳斑。試問從前誰誤我,儒冠。燕壘蠶絲卒歲艱。
少小憶趨庭。總角齊肩好弟兄。嘗得熊丸心自苦,同聽。夜雨連床十載聲。
有約待躬耕。白發慈親望眼瞢。誰料而今成幻影,飄零。瘴雨蠻煙一帶青。
文酒憶同游。雅會西園事事幽。惆悵落花飛絮急,悠悠。笛裂山陽曲未休。
知己痛西州。文采風流土一丘。他日隴頭看宿草,颼颼。石馬無聲起暮愁。
德耀憶同棲。兩小無猜稚齒齊。冷雨篝燈頻下淚,牛衣。十載行蹤愧老妻。
草草送將歸。白馬青絲事巳非。膝下癡兒應念我,誰知。片片浮云各自飛。
江上憶嗚榔。杜宇聲中過夏長。回首敬亭濃翠里,蒼茫。白苧何人勸一觴。
西子好湖光。十里荷花繞畫塘。記得吳山觀落日,悲涼。嗚咽寒潮勢未降。
和愁憑。檻曲冷、迤邐斜陽影。凄迷一角殘山,心事遙天催暝。
飛鴻送響,驚獨客、空堂酒初醒。飐清霜、幾葉宮槐,亂鴉如墨棲定。
誰念舊日神州,看青暗、齊煙九點寒凝。清渭東流無消息,衰淚與、銀瓶水迸。
長歌斷、悲風自發,正塵黯、銅駝泣露梗。問柴桑、甚日歸來,就荒空憶三徑。
山水經年別,樽罍十日留。柴門沙月動,木榻海云流。同愛名山隱,難忘帝國憂。何時解朱紱,一笑共滄洲。
下榻山中夜,論交海上村。百年同意氣,雙淚獨乾坤。木葉風江亂,秋燈霧樹昏。滄洲終自好,白首釣魚?。
慕赤松子辟谷,
學黃冠師餐霞。
更無半空鸞鶴,
何異深山龜蛇。
一官萬里尹蒿萊,幾個生前歸去來?
況復勞心陽子拙,敢云流涕賈生才。
晛消瘴霧千山凈,春到蠻花滿地開。
從此不愁風土異,生還終望我公哀。
金谷栽培異,春皇養育殊。
一枝輕聳翠,雙萼密承朱。
根是鴛鴦化,生來姊妹俱。
同行雖有伴,并寢總無夫。
共鑒勻妝臉,偷霞點絳膚。
東鄰與西子,謝女共羅敷。
解佩還曾否,為云總解無。
情深難獨步,力弱易相扶。
卓氏彌傷寡,長門愈恨孤。
斗誇紅粉面,齊著繡羅襦。
盡好藏金屋,誰堪作舞姝。
郎須待劉阮,家想住秦吳。
翠幕渾遮步,雕闌并向隅。
黃金難買笑,為爾倒金壺。
方是閑堂壽宴開。今回生日勝前回。
慈闈斑貌看看到,別駕除書鼎鼎來。
粉彩服,滟金杯。緩歌慢舞不須催。
明年此際稱觴罷,醉向裴亭與定臺。
望去翠無門,踏之云有級。
山僧欲掩扉,客隨孤鶴入。
扁舟下嶠識春寒,五兩隨風度幾灘。
古渡鐃吹侵月奏,孤城樓堞帶云看。
故園荔酒經春熟,過嶺梅花度雪殘。
一曲滄浪牽客淚,羊城珠斗冷仙壇。
葛陂化杖誰為力,
陶壁飛梭事有因。
好是風云相際會,
崢嶸頭角自驚群。
呼晴不似鳩知務,
報喜何如鵲愛人。
有口自鳴誰禁汝,
亂啼何必待殘春。
烏峰別我廿年強,祠貌孤存舊徑荒。
一樹附墻成老大,萬鴉遮瓦助昏黃。
尋碑回嘆兵塵涴,入市方知塔影長。
何必蒼茫愁獨立,只應歡適認還鄉。
岳麓東環湘水回,長沙風物信佳哉!
妙高峰上攜誰步?愛晚亭邊醉幾回。
夏后功名馀片石,漢王鐘鼓撥寒灰。
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當年眺覽來。
香桂折新柯。紫陌金堤映綺羅。莫是長安行樂地,蹉跎。舊路依然此重過。
顧影逗輕波。到處閑門長薜蘿。休唱開元供奉曲,無多。落葉紛紛暮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