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見問
東西南北為誰忙,
蔡澤噤吟舊笑唐。
路斷不妨頻打睡,
心清何必更燒香。
尋思有似黃州味,
潦倒休嗟白發郎。
近免竹筒拘月費,
主人時亦破慳囊。
東西南北為誰忙,
蔡澤噤吟舊笑唐。
路斷不妨頻打睡,
心清何必更燒香。
尋思有似黃州味,
潦倒休嗟白發郎。
近免竹筒拘月費,
主人時亦破慳囊。
東西南北四處奔波究竟為誰忙碌?如蔡澤般閉口沉吟,舊日笑談已似唐人故事。道路阻斷不妨常打盹休息,內心清凈又何必再去燒香拜佛。回想起來倒有些黃州的意味,即便潦倒也不必嘆息這白發老翁。最近免除了按月用竹筒催繳費用的束縛,主人家有時也會慷慨解囊相助。
蔡澤:戰國時燕人,曾游說諸侯,后入秦為相,此處借指奔波求仕之人。
噤吟:閉口沉吟,形容沉默寡言的狀態。
黃州味:化用蘇軾貶居黃州的典故,指清苦卻超然的生活境遇。
竹筒拘月費:古代用竹筒裝錢,此處指按月繳納的固定費用約束。
破慳囊:解開吝嗇的錢袋,指慷慨資助。
此詩為次韻和詩,當是回應友人問候之作。詩人或經歷奔波求仕,生活清苦卻心態超然;近期稍解經濟束縛(‘近免竹筒拘月費’),又得友人資助(‘主人時亦破慳囊’),故以豁達之語抒懷。
全詩以日常瑣事為引,借典故與對比,展現對奔波的釋然、對清苦的安適,突出內心清凈的自足。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體現詩人樂觀灑脫的人生態度。
鳧飛出塞及春晴,望見前驅老鶴驚。
學道定知君子愛,受廛俱愿圣人氓。
錦囊尚帶花香氣,竹馬還添水月情。
草昧經綸文事重,行看大窖起歌聲。
東風暖拂垂楊路。新燕枝頭語。
語多惆悵不堪聞。容易夢余消遣近黃昏。
小園紅雨知深淺。病怯單衣晚。
荷錢難買去時春。苦恨平池一碧漲痕新。
才氣崢嶸早斷鰲,詩豪不獨酒中豪。
其誰代匠頻傷斲,之子良庖卻善刀。
莫嘆廣文官獨冷,絕勝州郡職徒勞。
泮宮方采僖侯藻,高士休尋仲蔚蒿。
有鳥翩然寄跡幽,高人瀟灑最相投。
興窮流水琴邊韻,思入茶筵竹畔游。
林棹幾回蘆渚晚,蘇田二頃稻花秋。
個中會得忘機處,千載依依任白頭。
蜀錦年來可作衣,
西園春色故芳菲。
天工成此新翻樣,
翡翠機中玉唾飛。
解唱東山瓦鼓歌,
不知節拍有誵訛。
要教聲響如當日,
快向凌霄走一遭。
君王未起。玉漏穿花底。
永巷脫簪妝黛洗。衣濕露華如水。
六宮鸞鳳鴛鴦。九重羅綺笙簧。
但愿君恩似日,從教妾鬢如霜。
往說齊侯寢,此堂申甫馀。
千齡長秀聳,眾木既消除。
杖履每多興,冰霜深自如。
涼風破蒸暑,真賞復誰須。
臨湍設機械,云母終日舂。
不勞致精鑿,無乃貪天功。
流駛響逾急,灑灑水面風。
村莊縱可隱,誰復棲梁鴻。
和氏得荊璞,眩走數百舍。
謂足奉至尊,過眼不售價。
有時置篋笥,光彩忽驚夜。
持歸弄兒女,足以照里社。
歸云薄如霧,徐行江上山。
徘徊印松竹,輕風約之還。
悠然渡江去,馀影猶闌斑。
白鳥更自在,幾點落遠灘。
月色到江上,角聲過山來。
山城半綠樹,佳處仍樓臺。
古屋翠微頂,疏檐宜晚開。
隱幾月入座,山長潮信回。
無功愧殺將軍李,
忍死徒勞屬國蘇。
畢竟讒人還玉汝,
奇功專在美人圖。
芒鞋踏破一春閑,樂盡芳郊嫵媚山。
坐石溪頭云欲起,訪朋林下月隨還。
詩尋茅店雞聲外,夢逐星河鷺影間。
待把圖形歸去說,滿庭修竹似阿蠻。
南山松柏老龍鱗,
朝菌寧知秋與春。
除卻前頭周甲子,
四旬也閱過多人。
斫霜螯,紫蟹鮮。傾秋露,芳樽滿。
小園中,綠橘垂,疏籬下,黃花綻。
碧亭亭、窗外兩峰寒。卻不覺、身在瘴江邊。
金陡潼關道,天臺玉瀑泉。望鄉園。萬里云山遠。
且追歡。醉如泥,錦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