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定和二范秋懷五首邀予同作 其四
往日孫陽翟
才可任遺補
擊強如摧枯
食蘗不知苦
屬者缺諫垣
時論或未許
儻可假一邦
使民作鄒魯
往日孫陽翟
才可任遺補
擊強如摧枯
食蘗不知苦
屬者缺諫垣
時論或未許
儻可假一邦
使民作鄒魯
過去有位孫陽翟,他的才能足以擔任諫官。打擊豪強如同摧毀枯木般輕易,承受艱辛如同吃黃檗卻不覺得苦。近來諫官職位空缺,當時的輿論或許并不認可他人選。倘若能讓他治理一州,定能使百姓教化如鄒魯之地般興盛。
遺補:唐代諫官拾遺、補闕的合稱,掌規諫諷喻。
擊強:打擊豪強權貴。摧枯:摧毀枯木,形容輕而易舉。
蘗(bò):黃檗,一種樹皮極苦的樹木,代指艱苦處境。
諫垣:諫官的官署,此處代指諫官職位。
儻(tǎng):同“倘”,如果、假使。
鄒魯:鄒國與魯國,孔子、孟子的故鄉,代指禮樂昌明、教化興盛之地。
此詩為黃庭堅應謝公定邀請,和二范《秋懷》組詩而作。北宋中后期,士大夫重視諫官選拔與地方治理,詩人通過贊頌孫陽翟的才能與品格,反映了當時對賢能官吏的渴求,亦暗含對朝政用人的關注。
全詩以孫陽翟為典范,既肯定其剛正堅韌的品格與理政能力,又借“缺諫垣”“假一邦”等句,表達對賢才需得其所的主張,體現了詩人關注現實、重視教化的用世思想。
海神游戲千林昏,近山楓櫟丹黃分。船頭著處翠陰重,屐齒一過留苔痕。鄰翁酌我苦短晝,下夜為尊起為壽。公榮可飲次公狂,不假朱絲轉長袖。燈前白發懷抱開,與子臭味今陳雷。隙居勿起故時念,一笑沙際邀春回。密云不障霜月明,枯樹欲沒江潮平。歸來臥聽墻壁語,萬壑松風瀉檐聲。
唱徹陽關分別袂,佳人粉淚空零。請君重作醉歌行。一歡須痛飲,回首念平生。卻怪老來風味減,半酣易逐愁醒。因花那更賦閑情。鬢毛今爾耳,空笑老淵明。
移居入村宇,樹闕見城隍。云水雖堪畫,恩私不可忘。猿涎滴鶴氅,麈尾拂僧床。棄逐隨樵牧,何由報稻粱。
落落蒼鱗皺,亭亭翠幄懸。百圍全蔽日,千尺競參天。老干巢孤鶴,疏枝咽亂蟬。漫誇丞相宅,瓔珞梵臺前。
霽景朝來更好看,河山千里思漫漫。茅檐日色猶堪曝,應是邊關地更寒。
懸崖石罅托孤叢,冉冉幽香拂晚風。忽灑一枝湘雨濕,平生心事喜相同。
已等鏡空弦寂,早忘玉爛香銷。絳霄吹落鳳凰毛。想惹仙人煩惱。絕代芳蕤易謝,傳家副墨偏工。掌書例入易遷宮。聊仿西青談夢。
剝啄欣聞夜叩關,相迎一笑解愁顏。枉帆雖落十人后,過飯今成五郡間。自役其身慚鞍掌,無求于世羨蕭閒。何如赴隴從招隱,卻遣幽叢問小山。
馮冼古烈婦,翁媼國于茲。策勛梁武后,開府隋文時。三世更險易,一心無磷緇。錦傘平積亂,犀渠破馀疑。廟貌空復存,碑版漫無辭。我欲作銘志,慰此父老思。遺民不可問,僂句莫予欺。犦牲菌雞卜,我當一訪之。銅鼓壺盧笙,歌此送迎詩。
滄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遺老色凄涼。為言故國游麋鹿,漫指空山號鳳凰。春盡綠莎迷輦道,雨多蒼薺上宮墻。遙知汴水東流畔,更有平蕪與夕陽。
修塘帶長堤,柳色參云起。疏雨落高林,淺渚生春水。文軒敞欞檻,宛在水中沚。流波蕩輕華,細藻跳游鯉。故人式相見,離別何所似。相對澹忘言,坐聽流鶯語。
暮天映碧,玻璃十頃蕊珠宮。金波涌出芙蓉。誰喚川妃微步,一色夜妝紅。看光搖星漢,起舞魚龍。月華正中。畫船漾,藕花風。聲度鸞簫縹緲,雁柱玲瓏。酒闌興極,更移上、瓊樓十二重。殘醉醒、煙水連空。
歌樂聽常稀,茅亭靜掩扉。槎來垂釣次,月落問安歸。遠客傳燒研,幽禽看衲衣。眼前無俗事,松雨蜀山輝。
萬事喧喧雜響中,細參巢父意無窮。須還半掬溪邊水,方始教君耳不聾。
九畹如何不托根,卻從孤石寄香魂。鳳歸來啄瑯玕實,留得青山月一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