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宮工部兄攜家見過輒成律詩二首上呈 其一
剝啄欣聞夜叩關,相迎一笑解愁顏。枉帆雖落十人后,過飯今成五郡間。自役其身慚鞍掌,無求于世羨蕭閒。何如赴隴從招隱,卻遣幽叢問小山。
剝啄欣聞夜叩關,相迎一笑解愁顏。枉帆雖落十人后,過飯今成五郡間。自役其身慚鞍掌,無求于世羨蕭閒。何如赴隴從招隱,卻遣幽叢問小山。
免相踐蓬閣,臥疴淮海濱。
偶逢潘川守,宛是洛陽親。
(“洛陽”,《四部叢刊》影明本、中華上編本《唐詩紀事》皆作“潘陽”。)
草屋足風塵,床無破氈臥。
客來且喚入,地鋪稿薦坐。
家里元無炭,柳麻且吹火。
白酒瓦缽藏,(“藏”,項楚校作“盛”。)鐺子兩腳破。
鹿脯三四條,石鹽五六課。(“課”,項楚、蔣紹愚校作“顆”。)
看客只寧馨,從你痛笑我。
(案以上六首錄自鄭振鐸本拾遺。為王梵志詩原卷第三卷。惜不全。)
泛泛水中蓱,離離岸傍草,逐浪高復下,從風起還倒。
人生不若茲,處世安可保?
遽瑗仕衛國,屈伸隨世道;方朔隱漢朝,易農以為寶。
飲啄得其性,從容成壽考。
南國有狂生,形容獨枯槁,作賦刺椒蘭,投江溺流潦。
達人無不可,委軍(運)推蒼昊;何為明白(自)銷[一],取譏于楚老?([一]、王云:“『軍』疑應作『運』『白』疑應作『自』,用《漢書·龔勝傳》語。”)。
劉郎蹤跡久荒涼,卜宅何妨處士鄉。
壯志莫隨流俗變,老夫霜鬢已凝霜。
有物兮四方故城,六面砥平,白質黑文,花攢星明。
主張爾手談,決斷爾心爭,推得失似關乎天命,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思之精,雖邂逅而小比,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無怨??于垂成。
朝影入平川,川長復垂柳,明年有一擲分,君不先鳴誰先鳴?
見說尋真地勢雄,面臨湖北倚高峰。
奔濤入夏雷聲迅,險嶂凌秋黛色濃。
壇上步虛頻降鶴,洞中投簡數驚龍。
何勞更訪桃源路,水曲云深千萬重。
白屋煙霞內,花期了不愆。
邱山情更好,泉石盟須堅。
綠樹當簷里,紅藤倚壁牽。
主人閑處立,有客笑扶肩。
江上朝陽洞,無人肯暫過。
今來愜心賞,回首戀煙蘿。
(見《八瓊室金石補正》。)
(〖1〗石刻于詩題下署“義陽守李當”五字。余說詳魏深詩按語。)
植來高節歲經霜,濃翠穿云出上方。
花界靜標千樹秀,禪心閑對四時涼。
根磻蘚石龍形老,(“磻”,蔣、項皆云當作“蟠”。)乳滴金沙琥珀香。
為愛奇材看在盡,題詩留在遠公房。
好事須相讓,惡事莫相堆。(“堆”,伯二八四二卷作“推”。)
{亻|口/工}(鄭校本作“但”。)能辨此意,禍去福招來。(“招來”,斯三三九三卷作“將來”。)
仙人好負局,隱士屢潛觀。
映水菱花散,臨風竹影寒。
月下時驚鵲,池邊獨舞鸞。
若道人心變,從渠照膽看。
雨似隨車至,云疑逐蓋飛。
版筑安城日,神祠與此興。
一州祈景祚,萬類仰休征。
蘋藻來(釆)無乏,精靈若有憑。
更看云祭處,朝夕酒如繩(澠)。
惟愛禪林秋月空,
誰能歸去宿龍宮。
夜深聞法餐甘露,
喜在蓮花法界中。
恐老蛟重作患深[一],獨埋鐵柱至如今。
根牢直下蟠江底,勢壯長留鎮郡心。
神鬼每聞趨夜后,風雷不敢犯塘陰。
無因更走橫泉窟,壓斷祈精氣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