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詞擬徐陵用今體次東坡舊韻 秋
畫圖展盡瀟湘綠,窈窕新詞寫啼竹。
薄衾笑拂又經年,已報莎雞入重屋。
漸施簾幙作深扃,時看明河步廣庭。
旋索羅衣防露下,隔墻聞叫侍兒聲。
畫圖展盡瀟湘綠,窈窕新詞寫啼竹。
薄衾笑拂又經年,已報莎雞入重屋。
漸施簾幙作深扃,時看明河步廣庭。
旋索羅衣防露下,隔墻聞叫侍兒聲。
畫卷中展現出瀟湘的滿目翠綠,用美妙的新詞書寫著斑竹的悲啼。笑著拂動單薄的被子,時光又過了一年,已傳來紡織娘進入深屋的消息。漸漸放下簾幕把門窗緊閉,不時望著銀河在寬廣的庭院里漫步。隨即索要羅衣以防露水降下,隔著墻聽到呼喚侍兒的聲音。
瀟湘綠:指瀟湘一帶的翠綠景色。
啼竹: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邊哭泣,淚水灑在竹子上,形成斑竹,這里象征悲愁。
薄衾:單薄的被子。
莎雞:紡織娘。
重屋:深屋。
簾幙:簾子。深扃:緊閉的門戶。
明河:銀河。
此詩為擬徐陵之作且依蘇軾舊韻。徐陵是南朝詩人,其作品多有艷情風格。作者模仿徐陵風格創作此詩,可能處于一個文學創作氛圍濃厚、文人之間多有唱和的時期。詩中描繪秋景和女子生活,或許反映了作者在秋季的某種心境,或是對時光、情感的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秋景抒發女子的孤獨與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意境清幽,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女子內心世界。在文學創作上,體現了擬古和依韻創作的特點,豐富了詩詞的表現形式。
弟胡為自專,宴客數朝連。
敢越庖中俎,甘安肋上拳。
滿腔虛醉飽,一段惡姻緣。
事過姑休問,風流記剡川。
好共溪山結晚緣,竹枝深夜響漁椽。
風清月朗滄溟外,魚躍鳶飛枕幾邊。
茶灶煙銷回野艇,竹竿霜冷釣秋天。
少年孟浪東西走,衰病于今恥復然。
都子方知硯石親,字雖小技盍留神。
魯公米帖猶存古,王氏蘭亭已失真。
莫事鋒铓多巧銳,要令骨肉兩停勻。
中心端正手圓活,此外無方可教人。
翠竹黃花曲曲香
中間猶有太平腔
淡交一飯云山缽
詩夢對床風雨窗
忽動歸心隨晚策
尚留醉興寄春缸
閑行除卻禪關外
牢閉柴門學老龐
春雨敲花逐水流,
游蜂催課未知休。
生來獨冷嫌無雪,
別去相逢又隔秋。
紫蒂窠窠凝酒恨,
蒼苔點點落詩愁。
黃昏未覺師雄夢,
塞管一聲何處樓。
默默融融內自觀,
紛紛借借外何關。
托言鵬化未為大,
相與鳶飛方是閑。
萬古乾坤全易上,
四時風月小詩閑。
天寒一步不輕動,
祇為梅花費往還。
臘天風景最無常,
兒造顛狂亦有方。
將放雪飛連夜雨,
欲留晴住一朝霜。
城頭柳色吟邊動,
山曲梅花夢里香。
身在黃塵三尺外,
靜中無日不春光。
夜半倏驚覺,狂風攪秋鳴。
掣電起迅雷,驟雨翻盆傾。
逆知造物意,揫斂萬寶成。
天威不竟夕,須臾山月明。
溪水沄沄云出山,行邊意思自相關。
欲從杖履吾已老,猶喜詩書君未閑。
道脈不隨多事去,文風似放一分還。
紛紛世變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閑。
一年景象在春光,
底事今年春反常。
四十日來無點雨,
二三月里卻多霜。
麥苗病燥飯虧料,
桑葉死寒蠶絕糧。
天下蒼生不堪命,
但看人事即陰陽。
檄便入云山,
相逢話晚年。
慣吟茅屋下,
時打葛藤前。
應世未圓覺,
無人識圣顛。
滔滔兒女境,
猶抱穎師弦。
邊將才無日越暉,
中朝人是李斯非。
順流兵馬竟掀舞,
死戰規模誰發揮。
忍看金莖移露去,
空歌玉樹送春歸。
不圖世變今如此,
真與塵埃蠓蚋飛。
石火光中見歲華,
溪云深處寄生涯。
詩書屋下無嬉具,
桑竹窗前有美花。
拗境日增多活媿,
囂塵天與一貧遮。
乾坤自隘鄉鄰好,
猶得開門守故家。
分得天機自動簧,
與春相約不參商。
無情有態眉如畫,
是曲非腔口尚黃。
公子舊呼歸夢境,
友生新好出邨莊。
山窗詩客先聽處,
寫入烏絲句亦香。
錦云忽把老瞳遮,壽語何為及我家。
怕說庚寅賦湘芷,漫書甲子譜陶花。
長途交騖鼠為虎,孤跡偷生蛇放蟆。
人世到今何足問,桑榆況已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