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忠寄示種竹詩戲以二十篇答 其一七
寒城朝煙淡,竹日靜暉暉。
芊芊煙翠羽,羅列蕭灑姿。
清風左右至,秋色有余凄。
日暮歸幾翼,鷦鷯在一枝。
寒城朝煙淡,竹日靜暉暉。
芊芊煙翠羽,羅列蕭灑姿。
清風左右至,秋色有余凄。
日暮歸幾翼,鷦鷯在一枝。
寒冷的城郭早晨煙霧淡薄,竹林在日光下靜謐地閃耀著光輝。竹子像芊芊的翠羽,排列出瀟灑的姿態。清風從左右吹拂而來,秋色中透著凄清。傍晚時分有幾只鳥兒歸巢,鷦鷯只棲息在一根樹枝上。
朝煙:早晨的煙霧。
暉暉:形容日光閃耀。
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蕭灑:同“瀟灑”,自然大方,不呆板。
鷦鷯在一枝:出自《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比喻安于現狀,所求不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對周圍自然景色有所感悟之時。當時詩人或許心境平和,追求一種寧靜淡泊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竹林景色,表達詩人淡泊心境。其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獨特感悟。
歸來清凈居,懶蹋紅紫陌。
有堂新翼然,遠景疑界畫。
暑氣礙秋容,似覺眼界窄。
墨云吹雨絲,頃刻入地尺。
水勢沄沄來,岸流已拍拍。
老楊濕根翠,穉菱污花白。
東港與西塍,了不見舊跡。
陰陽反掌間,底事作災阨。
浮圖靈鷲上,迢遞入晴氛。
絕頂我忽到,下方鐘屢聞。
林深余臘雪,谷暖漲春云。
更待溪梅發,相期一訪君。
希聲少年日,勁風盤青蒼。
與世既不偶,投老頤山旁。
蓺花靜天理,濬泉發新芳。
斯事古亦有,君子戒反常。
風迅中宵起,簷虛入戶涼。
一輪明月影,八尺綠筠床。
久望重梅雨,閑尋晚芰香。
天河漸分曉,結語問牛郎。
小民海濱居,煎水活妻孥。
指海充府庫,何曾計有無。
鹽成有喜色,摘蔬供午食。
君子勞于心,我儂勞于力。
未知何王廟,歲月日已非。
熏爐松柏煤,畫壁苔蘚衣。
門空牧豎戯,樹老山魈依。
田家社酒香,紙窖生光輝。
小圃近吾廬,呼奴掃階曲。
梅株晚放花,谿水新圍玉。
聲名不厭低,出處今已熟。
倚杖看城山,飛來兩鴝鵒。
本是煙蘿客,如何卻混塵。
中年百事懶,上國一家貧。
屋老鋪黃葉,樓空映水蘋。
詩成多自和,賞識恐無人。
海風顛狂衣袂折,長檣巨艦去如葉。
卻行小立視荒田,老翁擲杖呼妻妾。
成行再拜告官儂,舊秋潮大經短堞。
只因咸水入田來,雖筑田塍已晚哉。
官儂不知苗根透,戽水浸苗望苗秀。
日蒸水氣反枯苗,不如莫種只望潮。
年年桃板上,數字見閑情。
重佛非求福,為儒不望榮。
回瀾知有道,臥雪可無名。
一院梅花月,多應鶴共行。
薄薄酒,解愁顏。丑丑婦,勝居鰥。
但有粗繒大布包裹了,爭羨危冠華服傴僂趨朝班。
就令真封定遠侯,何如生入玉門關。
蘇秦富貴卻輸負郭二頃,管叔兄弟恨不茅屋三間。
張公厚葬保首領,嵇康養生誅市阛。
亡羊未易較臧谷,爭地適足夸觸蠻。
錦衣未暖沐猴敗,仙舟無耗鮑魚還。
狂謀正使鬼笑,薄命豈坐天慳。
不須乞鏡湖三百里,不須買蓮峰一半山。
窮達憂樂付與三萬六千日,但恐一生辛苦不若一生閑。
夭桃倡杏羞蕋紅,東風未傳第二訊。
忽吹山頭云擁墨,細聽簷牙雨成陣。
公堂閴寂春晝長,病夫兀坐湘竹床。
童子添火深炷香,萬念不生兩相忘。
一窗開永晝,萬象出天成。
風力欺楊絮,雷聲喚筍萌。
愁多春不愿,病起眼猶明。
最喜今朝雨,川原足暮耕。
山煙藏古寺,鴟殿與云齊。
松鼠下階走,竹雞當戶啼。
泉寒飛瀑遠,僧老誦經低。
細讀苔碑了,東風起杖藜。
秋深氣轉清,夜閑更正永。
庭前菊半花,天外云收景。
試呼曲生來,綠色照瓦皿。
悠然兩相忘,何必問形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