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 其二
山煙藏古寺,鴟殿與云齊。
松鼠下階走,竹雞當戶啼。
泉寒飛瀑遠,僧老誦經低。
細讀苔碑了,東風起杖藜。
山煙藏古寺,鴟殿與云齊。
松鼠下階走,竹雞當戶啼。
泉寒飛瀑遠,僧老誦經低。
細讀苔碑了,東風起杖藜。
山間煙霧繚繞,藏著古老的寺廟,那有鴟吻裝飾的殿宇高聳與云齊平。松鼠跑下臺階,竹雞在門前啼叫。泉水寒涼,遠處瀑布飛瀉,老僧誦經聲音低沉。仔細讀完長滿青苔的碑刻后,在東風中拄著藜杖離去。
鴟殿:有鴟吻裝飾的殿宇,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裝飾構件。
竹雞:一種鳥。
苔碑:長滿青苔的碑刻。
杖藜:藜杖,用藜的老莖做的手杖。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游覽古寺時有感而發。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在古寺中尋求寧靜與超脫,借景抒情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古寺的寧靜清幽之景,突出了古寺遠離塵世的特點。其特點在于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意境營造。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詩人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細膩感受。
今日何年復歲朝,曉窗新夢試逍遙。
韶光流轉誰消息,春賞殷勤久寂寥。
竹徑云深通綠靄,蘭芽雨沁透紅苗。
高齋奕散前溪路,回望炊煙隔小橋。
一卷堯夫集,同為擊壤聲。
雕蟲嫌尚小,畫虎恐難成。
藉以娛衰老,奚堪起后生。
他年投圊好,月旦任譏評。
念子久無際,兼時離思侵。
不自識愁量,何期得澹心。
要語臨岐發,行波托體沉。
從今互為意,結想自然深。
大道固綿麗,郁為共一身。
言時宜不盡,別緒豈成真。
眾草欣有在,高木何須因。
紛紛多遠思,游俠幾時淪。
故國金戈鐵馬,衰年退筆殘書。心情渾似欲棲烏,偏惹連天絲雨。
風掣紅旗縱獵,雨昏銀燭呼盧。此聲記得不曾無,那便凄涼如許。
人正愁時花正懶,暗香未到簾櫳。無多晴色幾番風。水邊籬落,欲訊虎溪鐘。
偶向煙村行藥去,應門恰少山童。巾瓶一笑草堂空。春流不改,負爾舊漁翁。
一歌曰:我所瞻兮萬年宮,溪流一曲開蒙茸。彭祖之居號云龍,群仙更聚幔亭中。誰其主之溪上翁,惟張與徐差可同。驂龍馭鶴意融融,坐見塵揚滄海東。
二歌曰:我所瞻兮玉女峰,溪流二曲山氣濃。鏡臺不受埃塵封,印石時留翰墨蹤。何以居之桂樹叢,猿吟虎嘯生雄風。勒馬淩霄四望通,千齡龜鶴伴長松。
三歌曰:我所瞻兮會仙巖,溪流三曲溪轉深。海日初升開曉嵐,游仙鸞鶴此中驂。何以侑之杯行三,緣厓架壑窮幽探。山光水色媚清酣,千秋萬歲樂且耽。
四歌曰:我所瞻兮在玉華,溪流四曲景逾賒。釣魚溪畔放浮槎,題詩合到李仙家。誰與幽棲傍赤霞,仙床倦起看山花。解慍園中試御茶,主人之樂詎有涯。
五歌曰:我所瞻兮號天柱,溪流五曲雜煙霧。棲真更在留云處,丹灶茶爐共朝暮。誰與相從洽情愫,晚對群峰誇樂聚。紫陽之業應難去,君子萬年當永譽。
六歌曰:我所瞻兮一覽臺,溪流六曲蒼屏開。振衣千仞出崔嵬,上與天游意豁哉。誰其鐫石掃莓苔,千年聲響超群材。露零仙掌溢玉杯,葆真怡性貌若孩。
七歌曰:我所瞻兮云石堂,溪流七曲樹生香。石門虛徹把金光,翹首三峰列上方。誰其行樂意未央,天壺日月景偏長。逍遙倚仗回北廊,樂只君子壽無疆。
八歌曰:我所瞻兮到并蓮,溪流八曲水潺湲。鐘鼓樓臺步列仙,月明環佩聲珊然。誰可與同學慕禪,笠子臨流枕石眠。游方之外思翩翩,贏得神全迓永年。
九歌曰:我所瞻兮盡仙亭,溪流九曲山鳥鳴。靈峰之上云英英,輕盈杖屨等鴻冥。誰可與同猿鶴情,荷鍤相將日斲苓。止恐安車下帝庭,山中之樂如蒼生。
紅頭雖然似花枝,早秋雖勝未為奇。
再來得勝亦不可,勝少輸多何必疑。
時十一月歲乙未,臺山北海如波沸。遺民義氣薄云霄,欲轉漢天回漢地。
驟似雄風吹雨來,復似怒潮挾沙至。重重夜襲臺北城,驚殺倭兵失夢寐。
城頭半夜起狼煙,城外連天列象燧。倭酋持槍盡欲狂,倭卒尋刀起如醉。
越日彼族元節天,不成拜賀不就次。電達全臺皆戒嚴,火急三軍齊結駟。
延城驅出領袖人,束以羈紲防生事。是乃逢迎趨利徒,豈有才情能樹幟。
狐疑鼠竄空怔營,維時外間尚無意。彼族殺氣猶未降,壓陣沖鋒出大帥。
天使遺民成國殤,二三首雄中炮躓。雄徒四散登于山,可哀良善遭斬劓。
冬風慘慘吹哭聲,陰雨凄凄飄肉骴。平民廬舍數千家,灰燼之中無位置。
逃亡耕夫詐誘歸,復以一坑除芒刺。是時我正喪所生,倚門夜泣皋魚淚。
聞之意慘心復摧,不能哀吟亦酸鼻。年來銜石不能填,嘆息海天出魍魅。
嗚呼七哀兮,哀不盡,風云氣。
窈窈辰溪路,秦人此避秦。子孫為洞戶,世系本王民。問淑桑鸮變,言忠黍貊親。此心能勿舍,何地不歸仁。
當年有虞氏,初作理官名。正以蠻兼寇,須煩允與明。云孫今筮仕,溪子正稱兵。淑問端能繼,淮夷不足平。
缺月出三更,
時起坐清嘯。
光霽滿人間,
誰領吟風調。
地入褒斜道,蟠空上杳冥。
千尋窺澗黑,一線束天青。
林影孤羆坐,山風怪蟒腥。
魂傷北來客,吁駭此初經。
一地看花兩地分,
撫時追憶悵離群。
笑儂忘卻前時約,
惹得良朋立晚曛。
青青覆雉麥畦肥,
柳線輕黃拂面垂。
擬贈物華無麗句,
徒慚口業未拋詩。
一望天無際,憑高俯大荒。
馬馳烽火徑,人在水云鄉。
短棹迷春草,疏鐘送夕陽。
百年車笠意,對此倍難忘。
說西江、近事最銷魂,啼斷竹林猿。
嘆灌嬰城下,章江門外,玉碎珠殘。
爭擁紅妝北去,何日遂生還。
寂寞詞人句,南浦西山。
誰向長生宮殿,對君王試鼓,別鵠離鸞。
怕未終此曲,先已慘天顏。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煙水月明間。
終古是,銀濤雪浪,霧鬢風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