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忠寄示種竹詩戲以二十篇答 其一五
竹皮含舊翠,鳥雀滿樛枝。
冰壺動搖碧,故作傍人低。
細雨荷鋤立,秋風獨杖藜。
老來性情靜,不是傲當時。
竹皮含舊翠,鳥雀滿樛枝。
冰壺動搖碧,故作傍人低。
細雨荷鋤立,秋風獨杖藜。
老來性情靜,不是傲當時。
竹子的外皮還留存著往日的翠綠,鳥雀布滿了彎曲的樹枝。冰壺在晃動中泛著碧綠的光,故意向旁人低伏。在細雨中扛著鋤頭站立,秋風里獨自拄著藜杖。人老了性情變得安靜,并非是要在當時故作高傲。
樛枝:彎曲的樹枝。
冰壺:這里可能形容某種晶瑩碧綠的事物,具體所指需結合情境推測。
杖藜:拄著藜杖。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晚年,經歷了人生的起伏,心境變得平和,在日常的生活場景中感悟人生,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年老后的淡泊心境。其特點是自然質樸,以景和自身行為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能體現詩人特定時期的生活感悟和精神狀態。
便作團圞夢也賒,
共誰揮淚說無家?
河山不解淪亡苦,
依舊春前放好花。
蘭房寶鴨籠香淺。明鏡移花分媚臉。
杏衫猶怯倦時妝,掩映凝姿春畹晚。
鏡奩禁得消魂慣。得似檀奴夢中見。
夢中著意了輕狂,莫遣茜云便吹散。
殘山剩水崖門下,有宋君臣草草消。
大海回瀾猶有恨,荒祠冷月轉無聊!
趙家塊肉隨流水,陸相忠魂化怒潮。
中國祗今新易主,胡兒未必盡天驕。
文采風流我愧卿,
未堪淪落怨三生。
青丘詞筆漸離筑,
同向人間訴不平。
落梅風里王鱗皴。
牛背寒鴉過別村。
樵笛聲中暮靄昏。
掩重門。
翠被香寒酒正溫。
差別道難通,
應須識自宗。
無根枯樹子,
月夜影重重。
冰姿雪色自無塵,
香艷桃嬌偶借春。
一段繁華幽寂意,
題詩試問隴頭人。
少日多歡悰,老境足悲酸。
悲酸一何易,歡悰一何難。
游子久不歸,憔悴羈南冠。
親庭隔千里,夢中路漫漫。
年來轉漂泊,居處無恒安。
征馬常苦瘦,旅席常苦寒。
有客過我門,勸我強加餐。
春陽正發育,覆載本自寬。
窮途謝好音,白意于青翰。
而師亦是嶺南人,共棹曹溪意自親。
罪過彌天予作俑,饑寒到死汝為鄰。
生成枯骨非關病,剩有空瓢不道貧。
何日玉門通一線,愿隨高步抖邊塵。
麝香眠后露檀勻,繡在羅衣色未真。斜倚細叢如有恨,冷搖疏朵欲生春。階前紅藥推詞客,籬下黃花重古人。今日含毫與題品,可憐殊不愧清新。
青簾有酒不妨賒,素壁無詩未足誇。所重晚芳猶在日,可關秋色易為花。深枝苒苒妝溪翠,碎片英英剪海霞。莫管金錢好行市,寂寥相對是山家。
遠攜書劍上京華,萬里江天一望賒。
帆影爽開滄海月,馬蹄香襯禁城花。
宦情總付題橋筆,離思寧牽倚玉葭。
廊廟早應成偉器,好攄忠力佐皇家。
僦屋傍西湖,湖光浸屋除。
秋荷紉雨后,鄰米餉齋馀。
句熟如圜轉,謀生似我疏。
拙吟方巧宦,騷雅費甾畬。
北風吹朔雪,遙想度關西。
覆閣眼初熟,登樓望獨迷。
巧妝梅意密,偏壓柳條低。
竟日思君飲,空憐駿馬蹄。
面面春光送草廬,自堪蹤跡混樵漁。
即看風絮終無定,卻愛閒云得自如。
禹甸有緣憑造物,楚天無夢在仙裾。
人間晴雨渾閑事,嬴得花前到小車。
黃道初開日月新,容光應不間孤臣。
左螭立近焚香案,右掖名參視草人。
三圣深恩空刺骨,幾年歸夢已通神。
阿兄念我勤招憶,好為丹爐養汞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