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承君 其二
越上荒山浪得名,
如何開邑在彭城。
飄蕭云意迷秋日,
索寞人心戀玉京。
花倚宮墻無限好,
泉流古寺有余清。
盡芟野艾栽修竹,
更聽虞弦奏九成。
越上荒山浪得名,
如何開邑在彭城。
飄蕭云意迷秋日,
索寞人心戀玉京。
花倚宮墻無限好,
泉流古寺有余清。
盡芟野艾栽修竹,
更聽虞弦奏九成。
越地的荒山徒有虛名,為何要在彭城設立城邑?蕭瑟的云色籠罩秋日,孤寂的人心仍眷戀著京城。宮墻邊的花兒無限美好,古寺的泉水流淌著清冽。鏟除野艾栽種修長的竹子,再聆聽雅樂奏響九章。
浪得名:徒有虛名,空有名稱。
開邑:設立城邑,指設置行政區域。
索寞:同“落寞”,孤寂、冷落的樣子。
玉京:傳說中天帝的居所,此處代指京城。
芟(shān):割除、鏟除。
虞弦:傳說舜作五弦琴以歌《南風》,后以“虞弦”代指雅正的音樂。
九成:古樂九變而終,指完整的樂章。
此詩或為作者與友人“承君”的戲謔之作。結合“開邑彭城”“戀玉京”等內容,推測創作于作者關注地方治理或與友人討論政務時,通過對彭城自然與人文景象的描寫,隱含對改善地方環境、推崇雅政的調侃與建議。
全詩以“戲”為基調,前半質疑彭城設邑的合理性,后半描繪整治后的美好圖景,既調侃現狀,又寄寓期待,體現作者對地方建設的關注與雅趣。
今年快活好重陽,君相都俞盡主張。
飛語不容輕點污,細書那更極揄揚。
無風無雨稻粱熟,有酒有螯棖橘香。
只待防冬平靜了,來春衣錦又還鄉。
不記京華路,西行有幾程。
因君一言別,動我十年情。
野水涵天碧,山花照眼明。
春風馬蹄急,得意向東城。
紛紛敗葉撲西風,嚦嚦征鴻度碧空。
咿咿菱歌煙暝外,丁丁衣杵月明中。
瀟瀟細滴蕉窗雨,唧唧悲鳴草砌蛩。
忽忽有懷如宋玉,行行搔首思沖沖。
癡風盲雨驟難禁,撼壁掀窗夜向沈。
百種已灰當世念,一團都是故鄉心。
伏??撲墮床頭幔,饑鼠銜翻鏡上簪。
閑打無為坐空寂,譙樓五鼓已侵尋。
山勢迢迢萬馬奔,就寬平處著祇園。
門無俗駕真堪隠,院有禪僧便不村。
百頃霜黃收{禾羅}?,一泓寒綠養蘭蓀。
我來訪道連宵宿,共撥爐灰仔細論。
恭惟道統,一絕千載。
何絕之久,何續之易。
師友之盛,東南洋洋。
曰尹曰謝,曰游曰楊。
圣訓昭垂本至仁,此堂取義立名新。
通商有道能徠遠,計利無心蓋為民。
寬賜一分皆德意,奉行兩字屬微臣。
年年寶貨千般集,好是熙臺到處春。
老檜依庭下,青堅自舊名。
林深便靜坐,徑淺卻幽深。
逗日分松色,迎風和竹聲。
相韓親匾字,相對有余清。
梵宇深深小徑回,兩崖如削立崔嵬。
直疑隠客曾吹裂,或是山靈為劈開。
林靜煙空時透日,溪喧石老半侵苔。
涼生佛骨云生缽,閣住紅塵不入來。
涉江采夫容,江水濕我衣。
厲揭不敢憚,將以遺所思。
所思不我見,持此將安歸。
野花逞姿媚,眾好紛莫違。
此物何足嘆,但傷愛者稀。
雙溪秋氣深,送子臨古道。
古道如掌平,四顧行人少。
行行復行行,何日度南嶠。
故人今已矣,未必死非好。
世事浩無涯,愁云黯江表。
萬頃平田一望中,獨乘瘦馬當吟筇。
天連濁霧無非海,地少嚴寒不類冬。
刺竹滿林生似猬,古榕臨水臥如龍。
村家米賤新醅熟,猶及停鞭問老農。
有冽彼泉,在弦歌內。
所謂伊人,之死靡悔。
人孰不死,我無昧昧。
是心之存,炯千萬載。
人言十月小春回,誰釀寒云作雪醅。
天女戲拋群玉珮,風姨吹散萬銀杯。
竹非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發盡皚。
凍合詩肩不成句,六花時入轎窗來。
密密窩中克己私,人心才動最惟危。
誠身有道須明善,暗室之中莫自欺。
凜凜知風知顯處,兢兢不睹不聞時。
圣師欲到無言地,子貢當年也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