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通齋密窩韻二首 其二
密密窩中克己私,人心才動最惟危。
誠身有道須明善,暗室之中莫自欺。
凜凜知風知顯處,兢兢不睹不聞時。
圣師欲到無言地,子貢當年也未知。
密密窩中克己私,人心才動最惟危。
誠身有道須明善,暗室之中莫自欺。
凜凜知風知顯處,兢兢不睹不聞時。
圣師欲到無言地,子貢當年也未知。
在這密密的窩室中克制自己的私欲,人心一旦萌動是最為危險的。要使自身達到誠的境界有方法,那就是要明白善道,在無人看見的暗處也不要自我欺騙。要在明顯之處保持敬畏知曉規(guī)范,在沒人看見、沒人聽聞的時候也戰(zhàn)戰(zhàn)兢兢。圣人的境界到了無需言語的地步,當年子貢也未能完全理解。
克己私:克制自己的私欲。
人心才動最惟危:出自《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指人心容易產(chǎn)生危險的念頭。
誠身:使自身達到誠的境界。明善:明白善道。
暗室:指無人看見的地方。自欺:自我欺騙。
凜凜:敬畏的樣子。知風知顯處:在明顯的事情上知曉規(guī)范。
兢兢:小心謹慎的樣子。不睹不聞時:沒人看見、沒人聽聞的時候。
圣師:指圣人。無言地:無需言語的境界。
子貢:孔子的弟子。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chuàng)作于詩人注重道德修養(yǎng)、倡導自我反省的時期。當時社會可能重視儒家的道德觀念,詩人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道德修行的見解和感悟。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人克制私欲、明善誠身,強調(diào)道德修養(yǎng)需時刻保持警覺。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將深刻的哲理融入平實的語言中。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反映了當時儒家道德觀念在文人創(chuàng)作中的體現(xiàn)。
瀌瀌飛霰競秾纖,酒力難禁氣轉(zhuǎn)嚴。望入龍沙光奪月,齧來瀚海味非鹽。疑施白氎鋪原野,喜露黃綿射屋檐。遙憶江南春信早,草痕融凍茁新尖。
罡風獵獵下征鞍,十月嚴霜次骨寒。噴石澌沙猶古水,流蒼滴翠是新竿。寒鴉野店楸林黑,凍馬荒亭莎葉乾。何似山齋閉關坐,南華攤向火爐看。
風色蕭蕭日色晴,晚潮未到水波平。系槎艇子關蓬睡,不管溪南喚渡聲。
古人負高蘊,舉世無知己。抒愫托微吟,千載待其侶。我今洞諒之,黃泉不可起。神情既潛會,嘆息曷容止。蒼天指為正,何必同堂語。
白發(fā)黃花意自違,野情秋色澹適宜。懶從碧草荒三徑,獨對西風酹一卮。真景聞人爭詫說,賞心嗟我負襟期。明年此際花時候,拄杖敲門定是誰。
二年留滯思三峽,七載清吟守一麾。瓜果東南嘗已遍,無人輕快似消梨。
早憶還家日,虛窗石幾涼。以茲幽思劇,其奈客途長。在處憂風雨,所經(jīng)少稻梁。夢魂能識路,高枕是吾鄉(xiāng)。
閑行坊曲看春聯(lián),暗露嬋娟屈戍邊。小戶豈曾窺邸報,也隨人寫太平年。
孤零恨,灑淚瘞花殘。相照兩心秋月朗,難成比翼朔風寒。芳潔絳珠仙。
十二峰頭望白鹽,我行三月麥漸漸。呵錢欲問成都卜,只道君平已下簾。
利劍不割物,悲割君子肝。古石肉角仁,今石九嬰奸。我石何如古,所以哭湍湍。孟門有九逵,人面險成灘。山木本自蘗,菹醢使其酸。不化秋骨雷,伺惡吹鬼彈。惟索顏回魄,饕餮古衣冠。交石勿交猩,君子慎其端。
能書貝葉乞微因,摩頂予慚受記人。珍重靈芽看百劫,莫輕辜負故園春。
瀑流飛石罅,萬綠插云中。一徑盤山仄,時行小轎紅。
南山雪色老于菟,鏡里功名鑷鬢須。袖裹白巾渠信否,樽前一擲看呼盧。
歲晚長安足風土,天寒官舍少文書。下馬閉門復無事,壁間佛像對銅爐。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