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引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云。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
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我有辭鄉劍,玉鋒堪截云。
襄陽走馬客,意氣自生春。
朝嫌劍花凈,暮嫌劍光冷。
能持劍向人,不解持照身。
我有一把離鄉時帶的劍,那如玉般的劍鋒仿佛能截斷云朵。像襄陽策馬奔走的俠客,意氣風發自帶春意。早上嫌棄劍上的花紋太過素凈,傍晚又嫌劍的寒光太清冷。只知道拿劍指向別人,卻不懂得用劍來審視自身。
辭鄉劍:離開家鄉時所帶的劍。
堪:能夠,可以。
走馬客:騎馬奔走的人,這里指俠客。
劍花:劍上的花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此詩可能是詩人在觀察到社會上一些看似豪爽俠義,但實則缺乏自我反省之人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崇尚武力、追求表面意氣的風氣,詩人對此進行了思考和批判。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那些徒有外在意氣,卻不能自我審視的人。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生動的形象和對比手法來表達觀點。在文學史上雖不算非常著名,但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人性的思考。
行云不礙青山路。馬蹄處處輕如絮。風澹夕陽閑。轉頭山外山。
綠波春水渡。渡渡喧朝暮。花樹遠連天。幾重煙柳邊。
煙中修竹列千竿,
空里疏花未可扳。
喚醒羅浮山下夢,
江南還有廣南山。
去年重九日,
城北獨登高。
攬物傷時變,
殷憂付濁醪。
幾人戈作枕,
群盜猬生毛。
落日長江遠,
蕭蕭聞暮濤。
湖南嶺北怨離居,
雁斷衡陽尺素疏。
客計尚彈馮子鋏,
交情猶命呂安車。
杯臨水鏡三天闊,
路入灘瀧九折馀。
老去長竿不須把,
贈君東海釣神魚。
江上春晴花正開,
酒船況自水西來。
便令鴨綠分金甕,
莫遣猩紅上翠苔。
三月燕鶯應久待,
幾時車馬徑須回。
多情遠謝蕭文學,
沖雨題詩特地催。
宮額新涂一半黃。薔薇空自效顰忙。澹然風韻道家妝。
可惜今宵無皓月,尚憐向曉有繁霜。何妨手捻一枝香。
知音止老柳州,
如君亦奚斯流。
真復煩管城子,
端不數下邳侯。
智門真得祖家風,放出云門廣長舌。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盡工夫參不徹。
莫于平地上增堆,休向虛空里釘橛。
君臣本大分,
天尊而地卑。
一言在有義,
不可以為利。
碧沙紅樹路茫茫,偶為傳宣到異鄉。
方外求仙慚漢武,海東驅石陋秦王。
連巖翡翠凝煙濕,繞郭玻璃漾日光。
萬里不知身是客,寸心常在五云傍。
蓬窗秋欲暮,窄徑正開時。紉佩香應滿,援琴調更悲。
風吹還馥郁,露重只低垂。獨臥深山里,幽芳空自知。
聞君伏枕在虛溝,
我亦經旬病裹頭。
一種黃花風雨里,
祗應不似故園秋。
壯觀端宜冠九州,
未應萬壑敢爭流。
盡將銀漢為懸瀑,
一洗紅塵變凜秋。
白雨廉纖飛迥野,
玉龍夭矯下靈湫。
廬山處處雖奇絕,
不到開先未是游。
心中不能言,
腹作車輪旋。
與郎相知時,
但恐傍人聞。
下筆休教風雨催
方圓盡把頂煙開
子安飲墨馀三斗
留與卿兒作賦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