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彥猷閣老某前歲奉使還領揚州今彥猷亦自境外歸得姑蘇
相望持節出盧龍,繼踵分符別紫宮。
汲黯雖嫌棄為郡,袁絲應憚久居中。
文章不見于時益,出處何知與子同。
紅藥萬株天下絕,謝公來肯醉薰風。
相望持節出盧龍,繼踵分符別紫宮。
汲黯雖嫌棄為郡,袁絲應憚久居中。
文章不見于時益,出處何知與子同。
紅藥萬株天下絕,謝公來肯醉薰風。
我們曾遙相對望持節出使盧龍,如今又相繼持符離開皇宮到地方任職。汲黯雖嫌棄去做郡守,袁絲應該也怕久在朝中。你的文章沒在當時發揮更大作用,哪里知道你我出處相同。蘇州有萬株天下絕美的紅芍藥,謝公(你)來定會醉于這薰風之中。
持節: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執符節以為憑證。盧龍:古塞名。
繼踵:接踵,前后相接。分符:猶剖符,帝王封官授爵,分與符節的一半作為信物。紫宮:指皇宮。
汲黯:西漢大臣,曾多次直諫,不愿為郡守。
袁絲:即袁盎,西漢大臣,曾在朝中直言敢諫。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
紅藥:紅芍藥。
謝公:這里借指彥猷閣老。薰風:和暖的南風。
從詩題可知,作者和彥猷閣老都有出使境外的經歷,且先后從朝廷到地方任職。推測創作于彥猷閣老從境外歸來被任命到姑蘇任職之時,當時官場可能存在一些人事變動和官員外放的情況,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情誼和對仕途的感慨。其特點是用典巧妙,借古喻今。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仕途的看法。
欹枕高眠日午春,
酒酣睡足最閑身。
明朝會得窮通理,
未必輸他馬上人。
孟子有良策,惜哉今已而。
徒將心體國,不識道消時。
折檻未為切,沈湘何足悲。
蒼蒼無問處,煙雨遍江蘺。
永巷閑吟一徑蒿,
輕肥大笑事風騷。
煙含紫禁花期近,
十年春淚催衰颯,
羞向清流照鬢毛。
毿毿金蕊撲晴空,
舉子魂驚落照中。
今日老郎猶有恨,
昔年相虐十秋風。
習讀在前生,僧談足可明。
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
時果曾沾賜,春闈不掛情。
燈前猶惡睡,寤語讀書聲。
蔟蔟新英摘露光,
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
鹿門病客不歸去,
酒渴更知春味長。
韋曲樊川雨半晴,
竹莊花院遍題名。
畫成煙景垂楊色,
渼陂水色澄于鏡,
何必滄浪始濯纓。
予名初在德門前,屈指年來三十年。
自賀孤危終際會,平昔苦心何所恨,受恩多是舊詩篇。
九派迢迢九月殘,舟人相語且相寬。
村逢好處嫌風便,
季鷹可是思鱸鲙,引退知時自古難。
亂來奔走巴江濱,愁客多于江徼人。
朝醉暮醉雪開霽,鬢禿又驚逢獻歲,眼前渾不見交親。
失意離愁春不知,到家時是落花時。
孤單取事休言命,應嗟我又巴江去,游子悠悠聽子規。
石城昔為莫愁鄉,莫愁魂散石城荒。
江人依舊棹舴艋,煙濃草遠望不盡,千古漢陽閑夕陽。
誰解登高問上玄,謫仙何事謫詩仙,云遮列宿離華省,不知幾首南行曲,留與巴兒萬古傳。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無。今日重思錦城事,我拜師門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瀘。
建章宮殿紫云飄,春漏遲遲下絳霄。
綺陌暖風嘶去馬,
秦楚年年有離別,揚鞭揮袖灞陵橋。
曾袖篇章謁長卿,
今來附鳳事何榮。
星臨南省陪仙步,
龍墀仗下天街暖,
共看圭峰并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