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神童
習讀在前生,僧談足可明。
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
時果曾沾賜,春闈不掛情。
燈前猶惡睡,寤語讀書聲。
習讀在前生,僧談足可明。
還家雖解喜,登第未知榮。
時果曾沾賜,春闈不掛情。
燈前猶惡睡,寤語讀書聲。
你前世就開始勤奮習讀,與僧人交談足以證明你的學識?;丶译m然能讓人感到喜悅,但考中科舉的榮耀你還未體會。你曾得到過賞賜的時令水果,卻對科舉考試并不在意。夜晚在燈前你還強撐著不睡,說夢話都是讀書的聲音。
習讀:學習研讀。
僧談:與僧人交談。
登第:指科舉考試考中。
時果:時令水果。
春闈:指科舉考試。
寤語:說夢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當時社會重視科舉,而劉神童可能年紀尚小就展現出非凡的學習能力和淡泊名利的態度,詩人有感于此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劉神童勤奮好學、不追求科舉榮耀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通過具體行為刻畫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當時好學少年的風貌。
斬伐憑樵斧,經綸在釣車。薄云還露月,小雨不妨花。酒債應多處,詩名自一家。虛煩時主召,懶脫故衣麻。
來時此行李,去時此行李。俸外無一金,不愧桐江水。
編竹為籬更栽剌,高門大寫畦桑字??h官要備六事忙,村村巷巷催畦桑。桑畦有增不可減,準備上司來計點。新官下馬舊官行,牌上卻改新官名。君不見古人樹桑在墻下,五十衣帛無凍者。今日路傍桑滿畦,茅屋苦寒中夜啼。
愛閒謝客臥煙霞,羅雀門前噪晚鴉。久矣訪泉清似雪,偶然拈卷笑當花。四愁平子憑誰解,八詠休文漫自誇。蕭寂不禁雄劍去,終慚計拙話桑麻。
步出燕東門,海月聿已曉。班馬蕭蕭鳴,流猋來遠道。江湖深且長,南望令人老。感彼荊卿徒,烈風世所少。懷恩不返顧,長虹日中縞。平原三千士,風期一旦掃。咄嗟世上兒,論交何草草。愿持歲寒心,皓首長相保。
雨橫風狂朝復暮。入夜清光,耿耿還如故。抱得月明無可語,念他憔悴風和雨。天際游絲無定處。幾度飛來,幾度仍飛去。底事情深愁亦妒,愁絲永絆情絲住。
三溪會汀州,上有仙人居。乃是丁令威,玉佩搖瓊琚。高秋下風露,水清映芙蕖。華表慣聞鶴,小船閒釣魚。鑒湖風半曲,賀老意何如。
史臣出入承明廬,珠玉娟娟落海隅。天上故交多國士,月中閒坐憶樵夫。董狐無愧春秋筆,賀監寧忘日月湖。深喜欲歸先有信,軺車秋盡出京都。
殊俗甘朐?,比之芻牛腴。殷勤奉賓客,自謂敬有馀。鴟嚇雖異貫,赤惑誰能祛。霾陰蔽玄象,清渭混污渠。誰能繼夏后,再分龍與魚。
黃葉樹層層,茲游記昔曾。到山疑是夢,出寺忽逢僧。短簿荒祠酒,生公舊塔燈。留詩駭浮俗,山鬼也多能。
樹暝煙生絕壁,瀑流雨灑虛潭。他日來尋懶瓚,枯禪還許同參。
且來酒肆筑棲巢,暫把身魂換碧醪。那管歡愁由禍福,氤氳天地樂游遨。
日邊春早帝王州,花滿黃堂壽醑浮。世有忠嘉扶社稷,天教勛業紹箕裘。稀鳴枹鼓無偷市,屢敞圜扉罷慮囚。已佩荷囊簉鴛鷺,徑將名姓覆金甌。
董子漢大儒,正誼不謀利。君為幾代孫,家學尚未墜。下帷誦詩書,世事不掛意。焚膏補日力,汲汲求道義。先達每指云,是必清廟器。安知古鼎彝,不粥今市肆。計偕來京師,再就彤庭試。拜官復儒冠,刀筆恥為吏。月俸縱云薄,尚可供糗糒。何必公與卿,然后可行志。吾知函丈前,亦自有公事。師生論議中,豈獨在文字。八閩善人多,春風應遠被。象賢古所稱,知君諒無愧。
枝頭好鳥韻嚶嚶,細石游魚徹底清。遠岫坐云渾欲起,孤村擁樹靜無聲。不求資世雖虛度,愿作野人誰與爭。讀盡五車何所用?好將吟句慰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