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曾子開舍人從駕孟饗景靈宮四首 其二
夏木陰清氣候勻,平明鸞仗簇芳塵。
百年禮樂傳宮注,萬國衣冠拱廟陳。
紅芍藥開迎晝永,紫櫻桃熟奉時新。
天街自不容生草,布屑由來枉用辛。
夏木陰清氣候勻,平明鸞仗簇芳塵。
百年禮樂傳宮注,萬國衣冠拱廟陳。
紅芍藥開迎晝永,紫櫻桃熟奉時新。
天街自不容生草,布屑由來枉用辛。
夏天樹木枝葉繁茂成蔭,氣候均勻宜人。黎明時分,帝王的車駕儀仗簇擁著芬芳的塵土前行。百年來禮樂制度在宮廷中傳承,各國的使者穿著禮服恭敬地在宗廟前排列。紅色的芍藥盛開迎接漫長的白晝,紫色的櫻桃成熟進獻應時的新鮮水果。京城的街道自然不會長草,撒布香屑本就是白費辛苦。
孟饗:帝王宗廟祭禮,在每年的孟春、孟夏、孟秋、孟冬舉行。
景靈宮:宋代宮觀名,供奉祖先神像。
鸞仗:帝王的儀仗。
芳塵:芳香的塵土,指車駕經過揚起的塵土。
宮注:宮廷中的記載、傳承。
萬國衣冠:指各國的使者。
廟陳:在宗廟前陳列、排列。
晝永:白晝漫長。
時新:應時的新鮮水果。
天街:京城的街道。
布屑:撒布香屑,古人有在街道撒香屑的習俗。
辛:辛苦
此詩應是作者陪同皇帝參加孟饗景靈宮活動后所作。宋代重視禮樂制度,宗廟祭祀活動是重要的國家儀式。當時國家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宮廷祭祀活動盛大而莊重,作者通過詩歌記錄并贊美這一場景。
這首詩描繪了皇家孟饗景靈宮的盛大場景,展現了宋代宮廷的禮儀制度和繁榮景象。其對仗工整,語言優美,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反映宋代宮廷生活的典型詩作。
色界虛懸萬木封,暮寒誰動佛前鐘。舊傳鷲嶺無煙火,幽僻曾經照燭龍。東林弟子接殷勤,雪煮團茶愜素聞。復說老師行道后,詩瓢流破剡溪云。
何事愁多與病緣。一宵風雨又無眠。起來羞對鏡臺前。有誰憐。探梅時節擁爐天。
一薰襟趣昵,摻執便它邦。書劍搖煙艇,鴻光醉綺窗。縣僚迎節蓋,齊醞綴羊腔。器宇青云士,能名賦練江。
晴日擴奇胸,崖端卓瘦筇。高城浮片水,平野聳三峰。云竇藏冰雪,風霄響檜松。卑喧尋解脫,此地覺從容。
百年過半五十五,一春最好三月三。茂林修竹事可續,隨柳傍花予素諳。暖愛游蜂衙正放,晴看行蟻戰方酣。士師何止三宜黜,中散虛傳七不堪。陶令閒居愛重九,故園今日是重三。一觴一詠風猶在,江外江頭路總諳。地僻仙家無歲歷,花開國色帶朝酣。黃鸝紫燕渾相識,舊壘新枝事事堪。江天十日晴無一,花市殘時月過三。賣困送窮方不驗,品茶斗草事多諳。新資恰有詩千首,舊恨惟憑酒半酣。不是廣平心似鐵,粉勻香沁更誰堪。
宗臣義與國同休,誰謂先生可九州。死恨張儀曾相楚,生慚微子獨歸周。兩間正氣沉湘骨,千載人心競渡舟。欲吊忠魂何處所,寒泉一勺奠中流。
人物與江山,風流適比肩。家聲自勾漏,出守更臨川。美政人人說,新詩句句傳。五言成漫興,一見豈無緣。
莊子蘧蘧夢蝴蝶,尹生昔昔睡呻呼。吾游直在諸方外,不但無憂樂亦無。
青主論文重北風,江南愁獨與君同。鵲山寒食明湖柳,寫入烏痕燕影中。
散步平湖岸,煙波浩渺中。月明天在水,云斷樹浮空。吹笛驚山鹿,彈琴送渚鴻。時來坐幽閣,孤寂與誰同。
霜熟林空月滿川,沖寒突兀聳詩肩。便應策驥行夷路,不用燃犀照碧淵。從昔正人終遇世,到今方士漫求仙。老成謀國須吾輩,可笑輕疏賈少年。從今日日聽新除,去馬加鞭不用徐。最是好為三釜計,不妨頻寄萬金書。君行霄漢無留軔,我得江湖欲縱魚。更念起家人底事,百年門戶正關渠。
朝說暮說,出廣長舌。坐臥經行,萬里鑌鐵。
道路猶荒梗,乾坤此寓居。馀生依藥餌,左計誤樵漁。色動論兵會,憂來講易初。凄涼茂陵住,有賦愧相如。
好夢留人悔欲醒。誰教鶯語弄新晴。乍寒還暖近清明。門掩落花春寂寂,香消睡鴨晝沉沉。日長閑自理瑤琴。
秧針麥浪水縈渠,山斗蒼茫落照余。湖地四邊今叱犢,昔年中夜此叉魚。長船大炬無留影,斗碩波瀾有別潴。悵對滄桑憶三彀,暮煙冪冪久踟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