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聰師見寄 其一
三年東魯貶,閉戶實超然。
靜極通幽眇,神游豈間焉。
獨全霜后操,未異火中蓮。
不似沈湘客,徒懷忿與悁。
三年東魯貶,閉戶實超然。
靜極通幽眇,神游豈間焉。
獨全霜后操,未異火中蓮。
不似沈湘客,徒懷忿與悁。
被貶到東魯三年,閉門不出確實超脫于世俗。內心寧靜到極致能通達幽微之境,精神暢游又怎會有阻礙。獨自保全如霜后般的操守,就像火中的蓮花一樣高潔。不像那投江的屈原,徒然心懷憤恨與憂愁。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東魯貶:被貶到東魯之地。
幽眇:幽微。
間:阻礙。
霜后操:霜后的操守,比喻高潔的品行。
火中蓮:佛教語,比喻雖身處煩惱中而能解脫,達到清涼境界。
沈湘客:指屈原,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汨羅江屬湘江水系。
忿與悁(yuān):憤恨與憂愁。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三年東魯貶”可知,詩人當時處于被貶東魯的時期。在被貶的困境中,詩人閉門沉思,以一種超脫的心態面對生活,寫下此詩以表達自己的心境和人生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被貶期間堅守自我、超脫世俗的情懷。其突出特點是運用象征和對比手法,展現出詩人高尚的品格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精神境界和文學素養。
除舊居然又布新,
溶溶四海一家春。
皇威萬里行儒教,
八表同風拜圣人。
東皇轍跡遍塵寰,南顧巃嵷一解顏。八駿如飛歸去急,錦韉遺在翠微間。
神駒委步下天閑,霜鬣冰蹄振玉環。渴吸長川三百丈,卻乘仙仗出云間。
余昔漫游歷天臺,仙蹤不見空塵埃。
始知好事傳虛幻,那有仙子逐人來。
不然山中現妖物,時人誤爾談仙術。
誰家畫出相思容,毋乃筆意隨所適。
石橋飛跨碧峰顛,白云滿地赤城出。
千年壁立生蒼苔,何似人間望夫石。
長至雪初下,當看未作詩。
高情解相寄,靜理獨能推。
遙想捲簾處,共誰憑幾時。
即今消復盡,空見日痕移。
論交千里日,不獨旅情親。夜燭長安酒,征衣北地塵。榮途吾白首,風景是殘春。欲贈無奇策,西秦別有人。
亦知分手易,杯酒問前期。怨別難成賦,從軍更有詩。孤鶯將薄曙,殘露尚明枝。回首天山夜,聞笳憶此時。
老子瞢騰大化中,
支干一字不能通。
請君留取談天口,
去訪橫渠與了翁。
欲窮千里目,
野干渾狐族。
大家歸去來,
莫道盆光覆。
幽蘭問何自,云是故人賚。故人今云亡,香草依然在。
回憶十年來,周旋見情態。信宿婁江程,不阻水如帶。
芳菲表同臭,辱贈展相愛。一從入洛游,空教懸榻待。
子本中林秀,揚揚遠埃壒。俯視世俗文,無譏等自鄶。
鑿枘兩相違,誰歟加盼睞。人事既鋤蘭,天意復剪艾。
可憐身后事,一一散馀叆。即此是故物,同心如晤對。
年年及花期,思君一長慨。
臥稻雨馀收。處處游人簇遠洲。白發又扶紅袖醉,戎州。亂折黃花插滿頭。
青眼想風流。畫出西樓一幀秋。還把去年歡意舞,梁洲。塞雁西來特地愁。
謝客捐書日日閑
行穿密竹臥看山
巖前恨欠煎茶地
安得茆茨一小間
歸去咸陽是老頭,
如何此地肯重游。
分明祀典無交涉,
只合英靈在杜郵。
洞外老天非不大,
洞中天小卻奇哉。
此奇端的由天造,
不枉攜朋得得來。
漁洋昔日繪成圖,
名士題詩織錦如。
今日秋盦重寫此,
風流何減禹鴻臚。
數畝荒塘草閣東,疏時恰與我相逢。
新涵坊署重重影,舊映云林面面峰。
蓮自池中穿作藕,魚因雨后化為龍。
捐軀莫報君恩重,還負垂綸倚水松。
憶昔高皇創業功,白山黑水版圖中。
四□蔭庇扶桑日,萬國薰蒸閭闔風。
武教治兼文教盛,一年粟有兩年紅。
三韓自是神京臂,遺事猶堪問老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