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畫憶阮郎圖者戲為作此
余昔漫游歷天臺,仙蹤不見空塵埃。
始知好事傳虛幻,那有仙子逐人來。
不然山中現妖物,時人誤爾談仙術。
誰家畫出相思容,毋乃筆意隨所適。
石橋飛跨碧峰顛,白云滿地赤城出。
千年壁立生蒼苔,何似人間望夫石。
余昔漫游歷天臺,仙蹤不見空塵埃。
始知好事傳虛幻,那有仙子逐人來。
不然山中現妖物,時人誤爾談仙術。
誰家畫出相思容,毋乃筆意隨所適。
石橋飛跨碧峰顛,白云滿地赤城出。
千年壁立生蒼苔,何似人間望夫石。
我從前四處漫游到過天臺,沒見到仙人蹤跡,只有一片塵埃。這才知道那些美事傳說都是虛幻的,哪有仙子會追逐人而來。若不是山中出現了妖物,是當時的人錯把它當作仙術來談論。不知誰家畫出了這相思的容貌,恐怕是畫家筆意隨心而發。石橋橫跨在碧綠的峰巔,白云鋪滿地面,赤城山顯現出來。千年的峭壁上生出了蒼苔,這和人間的望夫石有什么不同呢。
天臺:天臺山,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相傳為仙人所居之地。
好事:美事,指仙人傳說。
毋乃:恐怕,大概。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南門。
望夫石:傳說古代有女子盼夫歸來,久立山頭,化為石頭,后用來比喻女子對丈夫的思念。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漫游天臺山后,看到描繪阮郎傳說的畫作,結合自己的游歷經歷和對傳說的思考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流傳著許多關于仙人的美好傳說,詩人以理性的態度對這些傳說進行了審視。
這首詩主旨在于質疑仙人傳說的真實性,通過描繪畫面和聯想,表達對現實的關注和對情感的思考。其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在對傳說的反思中展現出獨特的視角,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詩人不迷信傳說的理性精神。
小丑無端妄動兵,登壇大將有馀贏。狼煙浮動諸天塞,隼馭飛連萬里征。汗血日行沖部伍,三千河渡破干城。軍情始信猶棋局,到此君王奏凱平。
文府中書五色衣,含章未吐鳳先飛??煽皻v歷將今是,又對春風較昨非。
登高臨舊國,懷古對窮秋。落日鴻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賢不復有,行矣莫淹留。
幽薊忽如九天上,俯視左右分秦齊。萬里南來太行遠,蒼龍北峙飛云低。岡回一崦花柳暗,川平百里風煙迷。丈夫出門自有樂,人生何必常棲棲。
門外金風搖翠葆。見說招邀,十里奔波到。昨日卻無鸚鵡報。前天似是洪喬惱。杭守昔年詞旨妙。一曲新涼,曾發當筵笑。憐我遲來非意料。煩君一倚猗蘭操。
日暮殘霞哀霧起,溪邊陣陣悲風。限臨選甚父娘兄。青松梢下,一例掩無窮。荊棘三皇墳上長,垂楊露滴花叢。折碑墓塌水流沖。一場瀟灑,何日返龍宮。
鳥外青山對酒杯,扁舟系纜獨徘徊。煙中津樹千重合,天際河流一脈來。軍國遠輸終易阻,滄溟舊道尚能開。升平共享漕渠利,怪爾迂疏獨漫猜。
晏歲風霜多,朔氣動墟落。畏寒老觳觫,引犢屢前卻。靄靄向陽坡,梅花點放萼。養力待春來,郊原事東作。
池陽佳致說齊山,公暇邀朋喜暫攀。浮世謾同流水急,野僧長伴白云閑。
南坡書室未能還,一夕情生夢寐間。職任握蘭居紫禁,心隨畫筆到青山。一經教子今何忝,九世為儒古亦難。家集河汾來學盛,豈無房杜出朝班?
涼風撼房闥,朗月照簾櫳。佳人已冥冥,髣髴睹爾容。入室撫遺跡,茵在惜床空。海闊無回波,葉落豈留蓬。茫茫百年內,私懷誰克從。
依然青鬢好,去理舊朝簪。驛路逢朱夏,征車帶綠陰。傳呼三殿直,臨御萬方心。山??措y既,遙遙聽德音。
且莫吟愁到酒邊,滿湖詩思淡于煙。波光駘蕩搖春樹,暮色沉昏泊釣船。尋妙想,任魚鳶。不妨白發數莖鮮。滯人風雨終須掃,碧水丹山望曉天。
風磴盤空冷逼人,林居穴處古遺民。砂飛滿地猶如燕,草綠知天不愛春。河漢帶星臨石上,廣寒無月庇花身。只愁急雨隨風度,結屋半間留白云。
闔閭城外閃旌旗,蕩寇樓船十萬師。為問幕中諸上客,何人不揖羽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