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和仲
心因行已老,事更與心違。
惡景多離合,浮生半是非。
愁聞南浦雁,夢采北山薇。
昨日見之子,問予胡不歸。
心因行已老,事更與心違。
惡景多離合,浮生半是非。
愁聞南浦雁,夢采北山薇。
昨日見之子,問予胡不歸。
心因為四處奔波已經老去,事情又總是與心意相違背。人生中糟糕的境遇里多有離合之事,短暫的一生大半都充滿是非。憂愁地聽聞南浦傳來大雁的叫聲,夢中去采摘北山的薇草。昨天見到了你,你問我為何還不歸去。
和仲:人名。
行:奔波、遠行。
惡景:糟糕的境遇。
南浦:南面的水邊,常指送別之地。
北山薇:相傳周武王滅商后,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以“北山薇”指隱居生活。
之子:這個人,指和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經歷了諸多人生波折,四處奔波卻事與愿違,在與和仲的交往中,和仲的詢問引發了他對人生的感慨和對歸隱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人生不順的感慨和歸隱之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直抒胸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能反映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心境。
老境日向逼,
學業靡所成。
空想古英哲,
悵然念平生。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況復得此山,心事與境同。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道人偶見之,不是歲月深。
兩崖束青天,中有月皎皎。乍可謂月低,不可謂天小。
促膝有仙凡,爛柯無小大。誰知桃源人,不在秦晉外。
嘗聞鳳棲梧,梧老鳳未棲。令我日佇立,不知月東西。
云以無心出,云歸亦何心。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清曉閱草木,各具天一水。安用學餐玉,將以蘄不死。
涓涓自空來,霏霏復不見。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亂。
憑欄時獨立,萬象皆見前。若非著眼高,亦是天一偏。
鬵釜吾已溉,吾纓亦無塵。洼石以潴之,恐有抱甕人。
伴教霓裳有貴妃,
從初直到曲成時。
日長耳里聞聲熟,
拍數分毫錯總知。
我來尋幽奇,
破屋枕木末。
向陽窗不關,
川僧補直裰。
魚檄朝來幕府傳,夕攜龍節上樓船;
元卿未許先開徑,士雅還期共著鞭。
始識山中留宰相,非關海外覓神仙。
佇看露布橫飛處,不是涼州倚柱年。
幸哉遺黎免俘虜。
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勞甘瓠脯。
何以詠思歌且舞。
湖光山色足傾城,況復芙蓉盡有情。好在月中垂兩足,風流自古得長生。
湖如西子目曾波,卻恨中流滿芰荷。一片清光風瀲滟,照人不在月明多。
峭絕崩云處,
泓澄忽此逢。
寧知一勺水,
清潤入千峰。
一竿風雨寒,
獨占嚴陵瀨。
茍非伸腳眠,
曷見光武大。
以字不成八字非,
爍迦羅眼不能窺。
一毛頭上重拈出,
忿怒那吒失卻威。
閒居獨賦,芳事易闌,忽忽早驚春晚。隔巷珍叢,誤了鈿車迎面。遲盻。恰當門、柳線舒青眼。似絆著輕飔,不把殘紅,隨霧飄散。
綠野留池館。又代謝云煙,種桃人遠。香火銷沈,冷鎖碎苔塵滿。誰遣。吊荒祠、頓覺風流斷。只剩得、花前病客,夢春明曾見。
朝來爽氣滿檀欒,坐對西山拄笏看。
玉井遠含諸壑靜,碧云晴鎖半峰寒。
殿前古柏團蒼蓋,湖上仙舟隱翠翰。
遙憶宸游當此地,百靈趨走護金鑾。
巴流百折渾東注,五兩風高逐流去。
楚云截斷相思情,極目吳山在何處。
射鴨堂深蔭楝花,掛罾湖淺多魚蝦。
紫袍金帶束高閣,翻覺少年生計差。
白龍魚服游滄海,豫且鳴弦不相待。
洪濤一誤失精靈,耐可乘空訴真宰。
海水東流渤澥深,風云漠漠杳難尋。
憑誰借與升斗水,飛上青天作帝霖。
波淼淼,月朧朧,
神巫爭賽禹王宮。
船頭水笛吹晴碧,
檣尾風燈飐夜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