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十二日后殿朝參
廣殿泬寥邊,鳴靴趁靜鞭。
中霄黃道直,諸御錦袍鮮。
夜雨塵如洗,秋槐影尚圓。
銀臺不奏事,人樂太平年。
廣殿泬寥邊,鳴靴趁靜鞭。
中霄黃道直,諸御錦袍鮮。
夜雨塵如洗,秋槐影尚圓。
銀臺不奏事,人樂太平年。
在廣闊空曠的宮殿旁,大臣們穿著響靴,隨著靜鞭聲上朝。半夜時分,天空中黃道筆直,皇帝身邊的侍從們錦袍鮮艷。夜里的雨把塵土洗凈,秋天槐樹的影子還是那么圓潤。銀臺官也沒有緊急奏事,人們都享受著太平的歲月。
泬寥(jué liáo):空曠、開闊的樣子。
鳴靴:大臣們上朝時靴子走動發(fā)出的聲音。
靜鞭:古代皇帝上朝時,為了引起肅靜而甩響的鞭子。
中霄:半夜。
黃道:古人想象中太陽周年運行的軌道。
諸御:指皇帝身邊的侍從。
銀臺:官署名,掌管天下奏狀案牘,這里指銀臺官。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描繪的太平景象推測,可能創(chuàng)作于社會相對穩(wěn)定、政治清明的時期,詩人在參加朝參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宮廷朝參的場景,展現(xiàn)太平盛世。其特點是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莊重祥和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為研究當時宮廷生活和社會風貌提供了一定參考。
梁山回首幾悲辛,來對江城拂塞塵。
枕曲漱醪真下策,推書撲筆更癡人。
如君自是聲華舊,及我相逢笑語新。
便倒詩筒費褒飾,坐知搖落變青春。
木落天寒山氣沈,年華客意共蕭森。
偶于佳處發(fā)深省,其實宦游非本心。
紅日坐移鐘閣影,白云閑度石樓陰。
還家莫話神仙事,老不寬人雪滿簪。
思師講法華,眾說積丘墳。嘗據(jù)師子座,受降千人軍。
猶嫌文字傳,圣域未策勛。欲唱江南曲,試披楚塞云。
良才大蔽牛,匠者宜揮斤。箭鋒或相直,對面同一欣。
古人得解脫,乃不厭多聞。歸來閱故書,請以道眼分。
新橋酒作琥珀濃,平生頗羨江南翁。
扁舟尚系清涪尾,卻對爐香開病容。
何必探囊尋舊譜,一見詩筒喜欲舞。
奇芬麗句兩爭雄,蘇合芝蘭謾旁午。
當時俊氣輕百年,父老而今悲逝川。
得公操筆吊興廢,定知詩與香俱傳。
我生自是癡中絕,懶學諸儒議鹽鐵。
枯腸空洞費搜尋,兀坐忍饑三百月。
阿師睡三昧,有如飽葉蠶。
以睡作佛事,復名所住庵。
夢覺本何擇,月行影在潭。
勿笑脇尊者,二子正同參。
仆奴頗厭穿云路,老子方欣在眼山。
四面人家高下住,一川煙雨有無間。
時聞鳥語作歌吹,更遣泉聲鳴珮環(huán)。
沮洳崎嶇飽諳歷,只余多病鬢毛斑。
飄風不崇朝,驟雨不終日。
清寒入??绤,御袷有余鬰。
天時不能調,人事那可必。
清燈耿孤窗,萬籟助飗飄。
憂愁從中來,起坐發(fā)屢櫛。
丈夫屬有念,功名乃余物。
突兀萬間屋,此意何時畢。
長吟答寒螀,四壁轉蕭瑟。
蒼蘚沿階走細泉,青松翠竹照華軒。
高人倦作金毛吼,旅客來參玉版禪。
暖日遲遲晞宿露,微風淡淡逐寒煙。
茶甌香秘蒲團穩(wěn),始覺林泉思邈然。
孫綽賦天臺,伻人以圖至。
公今身見之,情親心更醉。
坐想復行吟,商頌得十二。
寄語范榮期,金聲重擲地。
臺山如招人,突兀城南隅。
我來有佳興,不辭石磴紆。
步窮孤絕頂,局局萬丈余。
永懷舊刺史,儒冠此研書。
竟以印綬歸,榮光燭鄉(xiāng)閭。
世事幾反復,百年等須臾。
地閑芳草積,樹暗怪禽呼。
空留好書名,永與此山俱。
歡游成逝波,盛華落殘照。
每憶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與君攜手時,云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動,襟衫見高調。
及來愁病侵,瘦骨冰棱峭。
君如鏡中花,獨向春光笑。
荒村酒味薄,沉憂何時療。
日色不入夢,高星凍青耀。
空枝吟霜風,永夜興悲嘯。
嵯峨金張第,忽成野田燒。
安得明月中,長見君年少。
筑室最高處,軒窗八面通。
鑿山流乳液,開戶納薰風。
巾履隨涼設,茶瓜與客同。
我來資解慍,不羨楚王雄。
郊坰一到眼偏明,古寺寂無鐘磬聲。
共上籃輿尋勝事,獨先冠蓋愧雙旌。
探梅載酒成幽趣,縱步登山喜晚晴。
自顧遨頭最衰老,不才何幸守邊城。
日沈露下不勝寒,絕頂江南第一山。
腳底云平疑可步,身邊月近似容攀。
諸天合在虛無際,清磬應聞縹緲間。
欲拚今宵不成寐,遇風高處著仙班。
吏散長廊靜,杖藜巾一幅。
只圖寬眼界,不管窮腳力。
野水露微灣,寒山出寸碧。
待拍洪崖肩,蓬萊真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