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奉和錢穆父蔣穎叔王仲至詩四首 見和西湖月下聽琴
謖謖松下風,靄靄隴上云。
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樽。
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
我有鳳鳴枝,背作蛇蚹紋。
月明委靜照,心清得奇聞。
當呼玉澗手,一洗羯鼓昏。
請歌南風曲,猶作虞書渾。
謖謖松下風,靄靄隴上云。
聊將竊比我,不堪持寄君。
半生寓軒冕,一笑當琴樽。
良辰飲文字,晤語無由醺。
我有鳳鳴枝,背作蛇蚹紋。
月明委靜照,心清得奇聞。
當呼玉澗手,一洗羯鼓昏。
請歌南風曲,猶作虞書渾。
松樹下風聲謖謖作響,隴上云霧靄靄彌漫。我姑且將此景自比,卻不好意思寄給您看。半生都在官場沉浮,偶爾一笑,對著琴與酒樽。在這良辰以文字為飲,交談卻不會因之而醉。我有琴材如鳳鳴之枝,琴背有著蛇蚹般的紋理。明月靜靜灑下光輝,心境清凈能聽到奇聞。應當呼喚善琴之人,洗去羯鼓的喧鬧昏沉。請彈奏《南風》之曲,還能有《虞書》般的渾厚氣象。
謖謖:形容風聲。
靄靄:云氣密集的樣子。
軒冕:古時大夫以上官員的車乘和冕服,借指官位爵祿。
琴樽:琴與酒樽,指飲酒撫琴。
鳳鳴枝:指琴材,傳說鳳凰棲息的樹枝可制良琴。
蛇蚹紋:琴身的一種紋理。
玉澗手:指善琴之人。
羯鼓:一種樂器,聲音急促。
南風曲:相傳為虞舜所作歌曲。
虞書:《尚書》的一部分,記載虞代史事。
此詩是蘇軾次韻和錢穆父、蔣穎叔、王仲至等人的詩。蘇軾一生仕途坎坷,經歷諸多波折。此詩創作時,他或許已對官場的繁雜有了深刻體會,更向往精神上的清凈與高雅,在西湖月下聽琴的情境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高雅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官場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用典精妙。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蘇軾詩歌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江戶花時萬事新,
香車寶馬競游春。
誰知十丈京塵里,
竟有攤書閉戶人。
瑤琴何處聞,停車空緬想。
谷靜水聲幽,霜馀山氣朗。
無聲心亦閒,況復聞清響。
大道晦有時,靈物豈易賞。
徘徊坐磐石,高歌動林莽。
縞衣攜素月,
香玉供采掇。
可是姑射人,
來散羅浮雪。
寒重清尊懶舉。
醉后敞裘能御。
怕倚最高樓,簾外霜濃如許。
何處。
何處。
鸚鵡檐前細語。
牛頭菩薩面,馬面夜叉頭。不作五逆罪,快樂百無憂。
四海同一家,萬口同一舌。趙州勘婆子,有理向誰說。
罵他還自罵,嗔他還自嗔。戒之慎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椎鑼擂鼓轉船頭,席卷波翻喊激流。洗腳上船乘快便,順風相送下揚州。
相罵饒汝接嘴,相唾饒汝潑水。等閑摸著蛇頭,拍手啰啰哩哩。
一錢為本萬錢利,富不足而貧有馀。換骨奪胎些子藥,輸他潘閬倒騎驢。
騎虎穿市過,把火去偷豬。主人開眼睡,并舍叫失驢。
臘月火燒山,苦口是黃連。相將歲除夜,竇八布衫穿。大可憐,把手入黃泉。
船頭船尾兩靈牌,
先后拈香理亦諧。
枕里不堪回首處,
此身同夢與同懷。
尋花不問春深淺
縱是殘紅也入詩
每個樹邊行一匝
誰家園里最多時
掌中擎白日
舌上覆金錢
壁立爭千仞
毫光徹梵天
明姑遵云中,
葳蕤六萌車。
前駕斑璘獸,
后從朱鳥麟辟邪。
諸姑亦道同,
獨有明姑尊。
桂酒黃金色,
持以報姑恩。
江鄉深徑引茅茨,十載無忘獨到時。
高柳秋陰籠日薄,小堂寒磬出花遲。
丹砂不秘還童訣,白發尤工幼婦詞。
今夕三城笑相看,先生如舊我長髭。
徐行歷歷轉深豅,
人意何如鳥語同。
山路梅花渾掃跡,
春風盡屬野櫻紅。
二男并一女,
隨我上梯云。
烈士甘焚死,
丹心照紫雯。
宦游非不遂,
流落自粗疏。
宗黨半天末,
存亡驚素書。
佳城東嶺外,
茂木故阡馀。
遙想千車送,
臨江涕滿裾。
又攜書劍上征橈,
夢醒離亭酒未消。
龍象青山沈野色,
雷霆白日走江潮。
千林斂靄明蕭瑟,
一雁凌風入泬寥。
傷別傷秋兩無奈,
更堪疏雨暮瀟瀟。
卅載交情厚,
師門共步趨。
眉間見精悍,
心久醉醪醹。
事業嗟何限,
男兒畢此軀。
猶留詩一卷,
感我淚如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