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子由送趙?歸覲錢塘遂赴永嘉
歸舟轉河曲,稍見楚山蒼。候吏來迎客,吳音已帶鄉。
言從謝康樂,先獻魯靈光。已擊三千里,何須四十強。
風流半刺史,清絕校書郎。到郡詩成集,尋溪水濺裳。
芒鞋隨采藥,繭紙記流觴。海靜蛟鼉出,山空草木長。
宦游無遠近,民事要更嘗。愿子傳家法,他年請尚方。
歸舟轉河曲,稍見楚山蒼。候吏來迎客,吳音已帶鄉。
言從謝康樂,先獻魯靈光。已擊三千里,何須四十強。
風流半刺史,清絕校書郎。到郡詩成集,尋溪水濺裳。
芒鞋隨采藥,繭紙記流觴。海靜蛟鼉出,山空草木長。
宦游無遠近,民事要更嘗。愿子傳家法,他年請尚方。
歸舟轉過河灣,漸漸望見楚地青山一片蒼茫。迎接的官吏前來迎客,那吳地口音已帶著家鄉韻味。聽說你要追隨謝康樂的足跡,先獻上如魯靈光殿般的詩文。你已遠行三千里,何須在意是否到了四十歲的壯年。你有刺史般的風流,又有校書郎般的清絕。到郡之后詩作定會成集,探尋溪水會濺濕衣裳。穿著芒鞋去采藥,用繭紙記錄流觴雅事。海上平靜蛟龍鼉鱷出現,山中空寂草木生長。為官不論遠近,都要多體驗民生之事。希望你傳承家法,日后能獲皇帝重用。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歸覲:回家省親。
謝康樂:即謝靈運,東晉至劉宋時期詩人、佛學家、旅行家。
魯靈光:指魯靈光殿,這里借指優秀的詩文。
四十強:《禮記·曲禮上》有“四十曰強,而仕”,指四十歲是為官的好時候。
風流:風度、氣質。
清絕:形容人清雅絕倫。
芒鞋:草鞋。
繭紙:用蠶繭制作的紙。
流觴:古人在水邊舉行的一種飲酒賦詩的活動。
蛟鼉:蛟龍和鼉龍,泛指水中的兇猛動物。
尚方:這里借指皇帝。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蘇軾與子由(蘇轍)送別友人趙?,趙?要歸覲錢塘并赴永嘉任職,蘇軾按照蘇轍送別的詩韻寫下此詩,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期望。
此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寄予期望。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自然,情感表達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是蘇軾的代表作,但體現了其送別詩的風格和對友人的關懷。
寸莛由來許叩鐘,植林開澗謝長供。
千間廣庇勞工部,六百還捐自曼容。
何翅經師推北海,應從天下說中庸。
移情我亦隨煙棹,悟得琴心在眾峰。
一番微雨過池塘,
小酌茆齋賞夜涼。
殘月半規星數點,
隔籬風送稻花香。
婺女光分鄰土壤,赤城標建絕紛埃。叢祠祗事無終古,靈跡相傳有自來。
屋上飛煙梧鼎熟,水邊迎棹度船回。大神如在匪徼福,但欲乞靈消禍災。
生求同志論心事,沒聳邦人福禍間。吏奉敕書躋舊典,廟長血食配崇山。
刲羊刺豕來村社,鼓瑟吹笙出市阛。報祭豐年更晴日,稻粳充羨老農閒。
先禁人,鬼知人不知,非狂非病非愚癡。黑夜我來方是鬼,爾為白日鬼蹺蹊。
先禁人,禁人難禁心,畢方魃蜮盡人形。壬子壬寅何日是,空教阿旁費追尋。
為客江湖已廿年,摳衣今謁大羅天。
玉環金鎖成塵事,云笈尼珠總自然。
琪樹帶霞籠寶筏,天花凝露印瑤川。
慈航覺路元非幻,四諦真詮在目前。
凍云深,淑氣淺,寒欺綠野。輕雪伴、早梅飄謝。
艷陽天、正明媚,卻成瀟灑。玉人歌,畫樓酒,對此景、驟增高價。
賣花巷陌,永燈臺榭。好時節、怎生輕舍。
賴和風,蕩霽靄,廓清良夜。玉塵鋪,桂華滿,素光里、更堪游冶。
鬢發如霜心未灰,
尚營活計待將來。
嶺頭盡日敲松子,
猶向山園空處栽。
不爭岱岳尊,所隔猶尺咫。
面面成一方,百有六十里。
五汶夾之流,不然滔天起。
孫石讀書臺,岝崿不容趾。
至今竹溪存,千載思高軌。
矧其對衡門,朝夕互青紫。
或言采昌陽,可以延年祀。
飲酒不暇仙,終焉聊復爾。
舊游無奈曉星稀。殘箋別后詩。夜窗孤負剪燈時。月斜清夢非。
來草草,去依依。斷鴻知不知。倚欄剛道莫相思。柳花吹上衣。
玉骨為誰消瘦。知否,端的小兒郎。泥人腸斷損容光,點鬢怕吳霜。
曾是得他憐惜。何夕。別語更依依。淺紅愁結翠娥低,爭忍不思惟。
本意歸來老故丘,閉門飯足尚何求。
閑云一片自舒卷,幽鳥數聲相應酬。
但得有書時到眼,正令無酒亦忘憂。
東籬偪仄才尋丈,已敵征西萬戶侯。
客居索寞厭天窮,撫事無能笑語中。
破睡好茶盈碗白,曝檐晴日半簾烘。
向來切己連丁禍,政以臨民獲罔功。
賴有破除馀習在,后山端欲扣南豐。
對仗峨冠日,鯨牙洶九淵。
堂萱不改色,臺柏故參天。
共識吾君圣,今知此母賢。
丁寧劉子□,□事一時編。
寒山煙水望迢迢,古塔撐云太寂寥。猶憶當年寒食節,輕舟載雨過楓橋。
七里山塘冷畫船,垂楊垂柳盡纏綿。館娃遺跡無人問,獨讓山花自在妍。
長勤翼倦樂暫休,便靜倪動當遠游。三萬六千云衣狗,東西南北風馬牛。
我行閩粵別豈久,臨歧贈我清歌修。此邦文獻兄手尋,然犀照海珊網收。
橘黃荔丹昔拱把,十年又見霄煙浮。延津交劍氣隱斗,螺嶺應石聲鏘球。
山川阻深空谷秀,國香脈脈心香搜。著書尚欲抗馬杜,講學未肯卑嶧鄒。
鰲峰頂上曾駕說,諸生為我神淹留。我時初壯今向老,芙蓉開落二十周。
久拋菑畬就鹵莽,差可臭味分醍酋。輸君曠蕩海鷗逸,愧我局縮轅駒鞧。
宦游將逮天下半,勝跡屢負山靈羞。茲來稍覺日月暇,計程坐嘯江淮舟。
丑興午憩避炎暍,間復攬轡調剛柔。跋泥厲水不足道。喜見岱岳雄東陬。
躋攀絕磴叩天闕,呼吸上縡儼攑褒。高齋夜宿吼風雨,齊汨擬作銀潢泅。
惜哉未踐對床約,商歌不共初平儔。翻思大觀蕩云海,黃山衡山誰拔尤。
即今渺瀰棹吳楚,湖波連天靄乃愁。甓社堤頭蓼花紫,謝公堰上棠陰秋。
金山窣堵最上級,俯瞰無蒂江天悠。西湖幽處一凝盼,故侯瓜蔓心如抽。
衢嚴佳絕夙往復,夜渡七里風颼颼。江郎曾覯直頂踵,三生念爾情咿?。
仙霞庾嶺賡舊句,冰銜依舊心渝不。傳家德薄書易蠹,報國力小恩難酬。
注《雅》蟲魚欠識字,偷倉雀鼠解惄調。達天君自追玉局,養生我亦師子由。
貫珠但保一黍得,如縷莫令千絲繆。亡羊詎辨書與博,笑譽奚足生喜憂。
文章金石君不朽,寸田尺宅吾所求。別腸雖暫尚車轉,拱璧坐進誠或優。
奇詞險語感深厚,舟中百讀歌聲遒。寒光映驪三十六,和罷仰看龍尾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