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粹伯侍御母夫人挽章
對仗峨冠日,鯨牙洶九淵。
堂萱不改色,臺柏故參天。
共識吾君圣,今知此母賢。
丁寧劉子□,□事一時編。
對仗峨冠日,鯨牙洶九淵。
堂萱不改色,臺柏故參天。
共識吾君圣,今知此母賢。
丁寧劉子□,□事一時編。
當您兒子頭戴峨冠在朝堂對仗之時,如鯨牙般險惡的困境如洶涌的深淵。但您如堂前萱草般鎮(zhèn)定自若,兒子如御史臺的柏樹般正直參天。大家都知道君主圣明,如今更知曉您這位母親的賢德。鄭重叮囑劉子(此處缺字),將這些事跡一同編入史冊。
對仗峨冠日:指李粹伯在朝堂上為官之時,峨冠是古代官員戴的高冠。
鯨牙洶九淵:形容局勢險惡,鯨牙比喻險惡的勢力,九淵指深淵。
堂萱:指代母親,萱草在古代象征母親。
臺柏:御史臺的柏樹,常用來比喻御史的正直。
丁寧:同“叮嚀”,再三囑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應是在李粹伯侍御母親去世后創(chuàng)作。當時可能李粹伯在朝堂為官,面臨一定的政治困境,而其母親展現(xiàn)出賢德和鎮(zhèn)定,詩人為了贊揚這位母親的品德而寫下此挽章。
這首挽章主旨是贊揚李粹伯侍御母親的賢德。其突出特點是運用意象和比喻生動展現(xiàn)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對賢母的尊崇和對官員正直品德的肯定。
倚杖長松底,
無風晝自涼。
吾廬傍林壑,
嘉木聳千章。
荊榛蒼淺古城秋,
脈脈蒸江碧玉鉤。
野曠天低飛鳥度,
不知何處吊孫劉。
荒山藤束木皮棺,
見此令人鼻骨酸。
自是杏殤風易剪,
不須慚痛淚闌干。
楓霜掛露憶園林,小住瀛湖氣蔚森。
一彗經(jīng)天搖夜動,萬山呼雨作秋陰。
偏生王粲登樓感,未死田橫蹈海心。
臥看月明聞曉角,不多相思到清砧。
借箸偏曹濮,長城失太行。黃榆飛潞澤,王屋下邢襄。
骨悸聞風鶴,魂腥逐刅铓。大河千百里,莫謂惜鞭長。
烽火連輝濟,橫尸覆野蒿。金錢明主詔,斨斧大軍勞。
精悍矜三捷,縱橫問六韜。彤弓方鄭重,敵愾自同袍。
洪流天塹折,防渡勝防城。樓櫓寒濤斷,旗帆落日橫。
此中大澤險,到處野狐鳴。莫但愁河北,三湘亦弄兵。
羽檄夷梁震,兵荒患剝膚。飽騰催市駿,匍匐問蠲租。
戰(zhàn)捷功方上,仳離骨已枯。將軍馳露布,愿附監(jiān)門圖。
春樓夢,夢里隔紅墻。
一世情懷原委曲,三生魂魄亦荒唐。
說也斷人腸。
毛羽豐茸皮甲皴,
阿誰截得鳳凰身。
番梨縱得稱名好,
何似中原大谷珍。
旌旗肅肅卷秋風,赤腳兒童挽乃翁。使者回看為農(nóng)喜,年來衣履不穿空。
古木參天枝欲傾,秋風時發(fā)半巖聲。厲山擬作故園夢,山雨蕭蕭夢不成。
野菊秋深滿意黃,一川禾黍擁人香。懸知歲樂農(nóng)無事,已見茅檐壓酒嘗。
莫雨凄凄鴉著林,綠苔隨意上墻陰。問儂此雨妨農(nóng)否,漠漠無言念更深。
招提夜宿竹連村,似對諸郎孤竹君。獨倚胡床人靜后,總將塵事付浮云。
元戎上玉京,驅馬迅長征。
籌定百蠻服,戈揮五嶺清。
人安儒將雅,天借福星明。
十載瞻承慣,無因可報瓊。
昨夜風搖斗柄回,典衣也復一傳杯。
故人久作天涯別,新句空從枕上來。
清鏡豈堪看鬢色,小園剩欲覓桃栽。
頹然卻恨貪春睡,不盡城頭畫角哀。
良辰佳景列華筵。笙歌奏管弦。
位居榮顯子孫賢。功名事雙全。
慶祝壽,拜尊前。重重福祿堅。
愿如彭祖壽齊年。金杯勸壽仙。
一徑煙云鳥道還,
高盤如黛越中山。
不知過盡山多少,
猶在啼猿萬木間。
一曲聲寒馬上弦,
酸風苦雨泣胡天。
出宮得見君王面,
猶勝阿房卅六年。
再睹燕山鳳闕雙,
年年漁叟憶煙江。
子陵未約君同去,
誰畫嚴灘七里瀧。
重尋荒徑一沖泥,谷口墻東路不迷。
萬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陰舊翠長浮院,菊芯初黃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獨騎羸馬上關西。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