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渠詩 其三
新渠之民,自淮及潭。
挈其婦姑,或走而顛。
王命趙侯,宥我新民。
無與王事,以訖七年。
新渠之民,自淮及潭。
挈其婦姑,或走而顛。
王命趙侯,宥我新民。
無與王事,以訖七年。
新渠的百姓,從淮水到潭水流域。帶著妻子和婆婆,有的在奔波中跌倒。君王命令趙侯,寬待我們這些新歸附的百姓。不必參與王室的勞役,這樣的恩惠持續了七年。
挈:帶領。
婦姑:妻子與婆婆,泛指家中女性親屬。
顛:跌倒。
宥:寬待、赦免。
新民:新歸附的百姓。
與:參與。
訖:完結、持續。
此詩或作于某歷史時期新渠地區百姓遷徙歸附之際。當時王室為穩定新附區域,派遣趙侯實施寬仁政策,減輕新民徭役,詩人以此詩記錄這一安撫民生的事件。
全詩通過描述新渠百姓遷徙的艱辛與受趙侯寬待的過程,反映了特定歷史時期對新附民眾的安撫政策,既展現民生疾苦,也肯定仁政的積極作用,具有現實紀實意義。
石鐘古洞似禪龕,
兀兀頑空亦可參。
擬傍藤蘿揮麈尾,
共移舟楫系江潭。
云開乳竇金膏見,
鶴定松陰午夢酣。
幽興不禁風景好,
況逢賓主盡東南。
千秋洞屋鎖江嵐,
縣石鐘聲空自函。
疑有精靈遲勝會,
果然冠蓋并幽探。
巖前把酒云揮袖,
醉罷登舟花滿潭。
瘴海此游真浩蕩,
未須留滯嘆周南。
翩然來對草堂閒,又愛元亭自閉關。
沿岸棹隨黃犢去,向汀人共白鷗還。
蟬追高唱傳深柳,雨漱微酣到暝山。
后日相思尋步履,隱囊依舊綠苔環。
際海潮痕入浦流。接山松翠傍舟浮。鱸魚買得知霜近,櫻筍餐時憶夏游。
來越角,望吳頭。雁聲千里勸尋秋。蓬窗臥聽紅簫拍,第四橋邊尚幾樓。
當年劉阮意何窮,
莫謂仙凡事不同。
解到瓊臺雙闕下,
遙知道骨與仙風。
獨坐梧桐陰里。聽一片、秋聲瑣細。砧杵敲涼,孤蒲遞響,書卷替人翻起。此時庭際。問何事、蕭疏未已。
山色波光如此。人靜薄寒天氣。蛩韻啁啾,雁群嘹亮,添得幾多鄉思。西風過耳,聽別有、一般詩味。
統兵持節鎮南中,典午河山道不通。萬里孤臣揮血淚,一軍娘子扇雄風。峴山惠澤思羊祜,越雋聲威服馬忠。天女城邊馀戰跡,荒原秋草夕陽紅。
兵渡金沙跨革囊,天南重鎮賴平章。才高張輔綏交址,勛邁唐蒙詔夜郎。盛代君臣同骨肉,世家父子耀旂常。桃花春漲六河水,遺澤年年卜歲穰。
殘元正朔擁邊城,上將貔貅萬里征。白石奇功成背水,蒼山險道襲陰平。世家結局金蟬寺,異姓封王白馬盟。莫嘆付藍功狗死,開滇三杰是人英。
旱地一聲雷,青天撒白雨。
不是諾佛說底法,不是祖師傳底心,不是衲僧參底句。
日月輪邊氣象高,魚龍穴下蟠根固。
搖鞭撥霧興彌酣,
為訪仙蹤拜鐵龕。
絕頂果然真不染,
蓮花心跡付山南。
橫斜驟雨巾折角,
屈曲小舟屋打頭。
石壁愈高天愈遠,
亂云深處羈縻州。
黃宣畫魚得名勝國時,于今猶傳畫魚障。尋尺之間分島嶼,滾滾波濤起寒漲。千魚萬魚集堂上,小魚游水隨風浪,大魚獨立勢倔強。
想當經營時,天趣妙入神。走筆掃絹素,欻忽開金鱗。亦復工遠勢,沙平云淡纖毫分。
漁翁小艇楚江岸,美人竹竿淇水濱。
又疑積石既鑿龍門通,水勢直趨滄海東。赤鯉已趁洪濤風,震電燁燁行虛空,騰身直上成飛龍。
古來屈伸變化數伊呂,莘渭奮跡還相同。人生局束良可恥,汨沒泥沙為貪餌。縱游宜入滄波中,勿復噞喁戀沼沚。
收圖忽卷云濤堆,匹綃隱隱生風雷。
夜涼天凈昨宵秋,
徙倚庭柯盼女牛。
道是憶家家亦客,
遙憐人憶海東頭。
君自前身楚大夫,
間關閩廣奉遺孤。
淚邊華夏憑誰主,
海上魚龍助劍呼。
星落滄溟寒戰士,
檣翻白浪盡雄圖。
我家正在厓山下,
慣聽凄涼故殿烏。
道人身在水云鄉,
誦罷楞伽日乍長。
滿坐好風驅熱惱,
一庭濃綠作清涼。
涉溪寒策衛,
日入遠山空。
樽酒秋香里,
班荊落葉中。
星云平野黑,
鐙火暗煙紅。
攜手新橋上,
蕭然向晚風。
深胭脂。淺胭脂。細蕊繁英壓滿枝。清香入夢遲。
乍開時。欲謝時。鐵干錚錚瘦影欹。東風著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