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盤盂 其一
雜花狼藉占春余,
芍藥開時掃地無。
兩寺粧成寶瓔珞,
一枝爭看玉盤盂。
佳名會作新翻曲,
絕品難逢舊畫圖。
從此定知年谷熟,
姑山親見雪肌膚。
雜花狼藉占春余,
芍藥開時掃地無。
兩寺粧成寶瓔珞,
一枝爭看玉盤盂。
佳名會作新翻曲,
絕品難逢舊畫圖。
從此定知年谷熟,
姑山親見雪肌膚。
各種野花雜亂地開著,占據著暮春的剩余時光;芍藥綻放時,其他花兒都被比得蹤跡全無。吉祥、報恩兩寺的芍藥,像用珍寶串成的瓔珞般美麗;人們爭著觀賞這枝名為玉盤盂的芍藥。這美好的名字定能譜成新曲,這等絕品在舊畫中難尋。從此可以預知今年谷物豐收,眼前的芍藥如同親見姑射山仙子雪白的肌膚。
狼藉:雜亂的樣子。
春余:暮春,春天的尾聲。
掃地無:完全消失,此處指其他花被芍藥的光彩掩蓋。
兩寺:指杭州吉祥寺、報恩寺,蘇軾任杭州通判時常至此處賞芍藥。
寶瓔珞(yīng luò):用珍寶串成的裝飾品,形容芍藥花團錦簇之態。
玉盤盂:芍藥名品,花大色白,形似玉盤。
新翻曲:新創作的樂曲。
絕品:指玉盤盂芍藥為花中極品。
年谷熟:谷物豐收,古人認為花卉茂盛預兆豐年。
姑山:姑射(yè)山,傳說中仙人居住之地,《莊子》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雪肌膚:形容芍藥花瓣潔白如雪。
此詩作于宋神宗熙寧五年(1072年),蘇軾任杭州通判期間。杭州吉祥寺、報恩寺的芍藥名品“玉盤盂”盛開,蘇軾前往觀賞,見其花大色白、冠絕群芳,遂作此詩以記其美。此時蘇軾遠離朝堂紛爭,于杭州任職期間心境相對閑適,更易留意生活中的自然之趣。
全詩以“玉盤盂”芍藥為核心,通過對比雜花與芍藥的盛衰、聯想樂曲與畫圖、引用仙典等手法,多角度渲染其“絕品”特質,既展現了芍藥的高潔之美,又隱含對生活美好的期待,是蘇軾詠物詩中生動細膩的代表作。
自覺迂慵忝昔賢,諸公無補負勤惓。
梅花路上占春信,柏葉樽前送剩年。
萬里不須愁白發,千秋端為惜青編。
古來賢圣皆吾黨,何待歸歟嘆斐然。
侏儒飽死臣饑死,老朔殿上呼天子。
稽首頓首玉階前,玉花一片隨朔起。
流傳人代入吾曹,刮垢磨光見肌理。
蟠云郁作葡萄團,簏簌累垂萬顆紫。
斷角殘印半未真,太初之字猶可指,雙題并行紀宮名,宮字空存亡其尾。
摩挲對客發長吁,此君閱人應多矣。
坼痕嚙土蝕古花,幾入荒墳幾戰壘。
我鑿作硯伴書生,不雕不琢存其始。
貯墨一石飽霜毫,斗酒猶堪注漢史。
八駿西行異浪游,流離瑣尾詠旄丘。
銅駝索靖言終驗,豆粥公孫意未酬。
龍武兵強應可恃,鳳池人去最堪愁。
不知傅說騎箕后,誰與殷宗更作舟。
卑南覓近秀孤巒,欲訪桃源在此看。
菊有黃華能結實,山多青子可加餐。
仙舟獨木初冬到,西水三年轉派難。
換取社番鮮鹿肉,歸來說又一臺灣。
傾城弦管讓花卿,藕孔君能獨避兵。莫管海塵前度事,歸來及息觸蠻爭。
昭諫凋零舉座傷,盡將舊淚注歡腸。明朝便是登高節,不為臨歧勸一觴。
鄭公草隸雄千古,瓢叟畫禪無世情。寫出碧山紅樹意,江湖滿地送君行。
瀟灑人間世,柴門夾兩槐。
詩僧恰方去,俗客不曾來。
翠合苔初長,紅嬌杏半開。
南邊許多地,臘月竹須栽。
翠羽東風便。郵程隔,始知家近天遠。看云念久,連床夢熟,快心重見。題襟怕說分襟,況舊隱、仍孤望眼。試問取、老圃閑花,橫枝暗葉誰剪。
匆匆半載京華,塵勞自省,羈思空亂。繁臺夜月,隋堤細柳,一番春換。相攜步屧吟眺,勝路逐、衡湘去雁。待長成、新種丹榴,歸來未晚。
巖城百雉俯臨洮,古木邊聲作怒濤。
牧馬未歸孤戍遠,大旗曾照七星高。
嶺云漠漠吹驚絮,戰壘荒荒沒短蒿。
要擬嘉州歌塞上,夜來風雨落吟毫。
至尊至貴,
無去無來。
體若虛空,
迥絕安排。
人言此井有靈源,潮落潮生透海門。
陵谷未須窮變易,朱廧里是濮王園。
四山收盡一天云,
水色天光冷照人。
面面荷花供眼界,
頓如身不在凡塵。
聊爾將扶去,衡門一暫臨。
雁聲秋意迥,人語夕陽沈。
變滅看云眼,蒼茫袖手心。
惟余雙嶺舊,迢遞下暝陰。
我來勾踐國,結交張公子。華燈夜相迎,痛飲從此始。
三尺羅袖紅,一尺虬髯紫。紫髯飄飄拂予肩,自言疇昔稱少年。
西走咸陽北走燕,終南太行相接連。此鄉索寞少奇士,風沙萬里心茫然。
以茲感嘆歸故鄉,黃河千尺流湯湯。河堤蓄水出平地,決之可以沈大梁。
黃龍青雀未可測,果然今日成懷襄。酒酣對伎重岸幘,重道當年解音律。
琵琶弦索誰第一,武宗供奉查八十。萬歷季年范昆白,雷轟鐵撥今有誰。
練川陸曜稱杰出,聞君此論多嵚崎。河轉星稀未忍歸,歸來落月屋梁西。
臥龍山上烏亂啼。
西來一錫忽翩翩,欲向潮陽問大顛。
歸語生天驄馬客,休參借法野狐禪。
色空喧寂皆堪證,首尾中邊可盡捐。
到底還須一把火,總來不值半文錢。
生心自信皆無住,誰謂南宗止姓盧。
瞇眼珠璣亦瓦礫,療饑糠秕即醍醐。
且從有處空諸有,莫向無中更說無。
為問禪堂何處是,禪堂是處恐禪枯。
獨木為橋度爛溪,
溪傍山石爛如泥。
高低采削材如一,
祗恐鈞陶意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