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邀仲屯田為大水所隔以詩見寄次其韻
無復龍山對孟嘉,西來河伯意雄夸。
霜風可使吹黃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鯉魚傳尺素,卻將燕石報瓊華。
何時得見悲秋老,醉里題詩字半斜。
無復龍山對孟嘉,西來河伯意雄夸。
霜風可使吹黃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鯉魚傳尺素,卻將燕石報瓊華。
何時得見悲秋老,醉里題詩字半斜。
再也不能像龍山會那樣與孟嘉共賞秋景,西來的洪水如河伯般氣勢洶洶地逞威。秋霜寒風或許能吹起黃帽,可杯中酒哪還能在浪花中漂浮。空自托鯉魚傳去書信,卻只能以燕石回報您如瓊玉的詩章。何時才能見到悲秋的老友,醉中題詩字跡半斜共訴衷腸?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龍山對孟嘉:用東晉孟嘉龍山落帽典故,《晉書·孟嘉傳》載,桓溫于重陽宴客龍山,孟嘉帽被風吹落而不覺,后成重陽雅集的代稱。
河伯:傳說中的黃河水神,此處代指泛濫的洪水。
黃帽:船夫或隱士所戴的黃色斗笠,此處或指被風吹動的帽子。
鯉魚傳尺素:用漢樂府《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典故,指傳遞書信。
燕石:典出《闕子》,宋人得燕石以為寶,后喻粗劣之物,此處為自謙之詞。
瓊華:美玉,喻指對方(仲屯田)的詩作。
悲秋老:指仲屯田,含友人如宋玉般悲秋的意味。
此詩為蘇軾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上所作。熙寧七年(1074年)重陽節,蘇軾本邀友人仲屯田相聚,卻因秋汛洪水阻隔未能如愿。仲屯田以詩相寄,蘇軾遂次韻酬答,詩中既回應了友人的思念,也暗含對自然阻隔的感慨。
全詩圍繞重陽水隔難聚的情境展開,借典故與日常意象傳遞友情之深。前半寫阻隔之因(洪水)與無奈(難共飲),后半寫書信往來與重逢之盼,情感真摯,用典巧妙,是蘇軾酬贈詩中含蓄深情的佳作。
六博爭雄好彩來,金盤一擲萬人開。丈夫賭命報天子,當斬胡頭衣錦回。
丈八蛇予出隴西,彎弧拂箭白猿啼。破胡必用龍韜策,積甲應將熊耳齊。
月蝕西方破敵時,及瓜歸日未應遲。斬胡血變黃河水,梟首當懸白鵲旗。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張翰黃花句,風流五百年。誰人今繼作,夫子世稱賢。
再動游吳棹,還浮入海船。春光白門柳,霞色赤城天。
去國難為別,思歸各未旋。空余賈生淚,相顧共凄然。
送君灞陵亭,
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
攜妓東山去,
春光半道催。
遙看若桃李,
雙入鏡中開。
鏡湖流水漾清波,
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
應寫黃庭換白鵝。
我本不棄世,世人自棄我。
一乘無倪舟,八極縱遠舵。
燕客期躍馬,唐生安敢譏。
采珠勿驚龍,大道可暗歸。
故山有松月,遲爾玩清暉。
魯客向西笑,君門若夢中。
霜凋逐臣發,日憶明光宮。
復羨二龍去,才華冠世雄。
平衢騁高足,逸翰凌長風。
舞袖拂秋月,歌筵聞早鴻。
送君日千里,良會何由同。
岑公相門子,雅望歸安石。
奕世皆夔龍,中臺竟三拆。
至人達機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間,而作隱淪客。
貴道能全真,潛輝臥幽鄰。
探元入窅默,觀化游無垠。
光武有天下,嚴陵為故人。
雖登洛陽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謝明主,今稱偃蹇臣。
登高覽萬古,思與廣成鄰。
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
西來一搖扇,共拂元規塵。
長沙陳太守,逸氣凌青松。英主賜五馬,本是天池龍。
湘水回九曲,衡山望五峰。榮君按節去,不及遠相從。
七郡長沙國,南連湘水濱。定王垂舞袖,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當安遠俗人。洞庭鄉路遠,遙羨錦衣春。
西施越溪女,明艷光云海。
未入吳王宮殿時,昔時紅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適東越,
海水不可解,連江夜為潮。俄然浦嶼闊,岸去酒船遙。惜別耐取醉,鳴榔且長謠。天明爾當去,應便有風飄。
白鷺洲前月,天明送客回。青龍山后日,早出海云來。流水無情去,征帆逐吹開。相看不忍別,更進手中杯。
痛飲龍筇下,燈青月復寒。醉歌驚白鷺,半夜起沙灘。
天馬白銀鞍,親承明主歡。斗雞金宮里,射雁碧云端。
堂上羅中貴,歌鐘清夜闌。何言謫南國,拂劍坐長嘆。
趙璧為誰點,隋珠枉被彈。圣朝多雨露,莫厭此行難。
入幕推英選,捐書事遠戎。
高談百戰術,郁作萬夫雄。
起舞蓮花劍,行歌明月弓。
將飛天地陣,兵出塞垣通。
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
旋應獻凱入,麟閣佇深功。
六駁食猛虎,恥從駑馬群。一朝長鳴去,矯若龍行云。
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周粟猶不顧,齊珪安肯分。
抱劍辭高堂,將投崔冠軍。長策掃河洛,寧親歸汝墳。
當令千古后,麟閣著奇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