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徑山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臥呼不覺。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含暉亭上望東溟,凌霄峰頭挹南岳。
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
冢上雞鳴猶憶欽,山前鳳舞遠征璞。雪窗馴兔元不死,煙嶺孤猿苦難捉。
從來白足傲生死,不怕黃巾把刀槊。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雞何須角。
嗟我昏頑晚聞道,與世齟齬空多學。靈水先除眼界花,清詩為洗心源濁。
騷人未要逃競病,禪老但喜聞剝啄。此生更得幾回來,從今有暇無辭數(shù)。
老人登山汗如濯,倒床困臥呼不覺。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含暉亭上望東溟,凌霄峰頭挹南岳。
共愛絲杉翠絲亂,誰見玉芝紅玉琢。白云何事自來往,明月長圓無晦朔。
冢上雞鳴猶憶欽,山前鳳舞遠征璞。雪窗馴兔元不死,煙嶺孤猿苦難捉。
從來白足傲生死,不怕黃巾把刀槊。榻上雙痕凜然在,劍頭一雞何須角。
嗟我昏頑晚聞道,與世齟齬空多學。靈水先除眼界花,清詩為洗心源濁。
騷人未要逃競病,禪老但喜聞剝啄。此生更得幾回來,從今有暇無辭數(shù)。
老人登山汗流如雨,倒在床上熟睡連呼喊都聽不見。醒來時已五更天且太陽升起三竿高,才相信那孤云仿佛就在手中可握。平生未曾經歷過如此艱險,雙腳卻習慣行走在崎嶇的山路。在含暉亭上眺望東海,在凌霄峰頭親近南岳。大家都喜愛那絲杉翠色紛亂,誰曾見過如玉般的靈芝如紅玉雕琢。白云為何自在地來來往往,明月長久圓滿沒有陰晴圓缺。墓上雞鳴還讓人憶起欽,山前鳳舞好似在遠尋美玉。雪窗下馴順的兔子其實沒死,煙嶺上的孤猿難以捕捉。向來那些僧人輕視生死,不怕黃巾軍拿著刀槊。榻上的雙痕凜然還在,劍頭的一雞何必計較有無角??蓢@我昏庸頑鈍很晚才懂得道理,與世俗不合白白學了很多。靈水先除去我眼中的虛幻,清詩洗凈我內心的污濁。詩人不必逃避作詩的競爭,禪老只喜歡聽敲門聲。這一生還能再來幾次,從今以后有空就不要推辭再來。
濯:洗滌,形容汗流得多。
犖確:形容山路多石,高低不平。
東溟:東海。
挹:舀,引申為親近、接近。
玉芝:靈芝的美稱。
晦朔:農歷每月的最后一天和第一天,這里指月亮的陰晴圓缺變化。
白足:指僧人,因僧人多穿草鞋,腳常是白色,故有此稱。
黃巾: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這里泛指賊寇。
刀槊:刀和長矛,泛指兵器。
齟齬:上下牙齒不相對應,比喻意見不合,這里指與世俗不合。
心源:內心。
競?。褐缸髟姼偁?,典出南朝梁曹景宗的故事。
剝啄:象聲詞,指敲門聲。
蘇軾一生多次游覽名山大川,這首《再游徑山》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順、歷經波折后再次游覽徑山時所作。當時他或許在自然山水中尋求心靈的慰藉,在與禪意的接觸中感悟人生道理。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再游徑山的所見所感,抒發(fā)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和對人生的思考。其突出特點是將寫景、敘事、抒情、說理融為一體。在文學史上體現(xiàn)了蘇軾詩歌題材廣泛、風格多樣的特點,展現(xiàn)了他高超的藝術創(chuàng)作水平。
今年爆竹楚江濱,別歲迎春僅隔辰。小筑地偏聊爾爾,幽居心遠自申申。兒從豹變當斯世,我得鷗閒著此身。學易假年天若許,橫書長作傍梅人。
宮錦繡為衣,青驄白玉蹄。官遷五嶺外,路出大江西。草堂舊在雩陽郭,便道還家意偏樂。水色山光瀉向人,紫葵黃菊嗟非昨。手持憲節(jié)重,肅肅念王程。聲馳白簡飛霜厲,氣壓黃茅瘴霧清。只今瘡痍極邊土,宵旰憂勤荷明主。未須搏擊策殊勛,好盡懷綏副當寧。
饑鼠嚙衣裳,夜半衣裳哭。久識主人翁,露肘無羞縮。安得盡搜求,襤褸堆吾屋。補綴未勞心,十指甘教禿。
人來認海棠,卻訝枝條弱。嫩蕊不勝春,生怕東風惡。
新愁舊恨積如林,欲訴還羞復不禁。安得越禽秦吉了,替人終日道勞心。
微雨斜侵車幰,仆夫先后咨嗟。暫倚蓬門小憩,為談農圃生涯。
年華看冉冉,春與未春同。怨草何須綠,愁花不用紅。姬人嫌服散,翠羽望開籠。桃李須臾事,依依為好風。
寢殿祥云合,山陵王氣高。風光饒帝里,春色滿恩袍。
九州行盡涉珠厓,白發(fā)毿毿事事乖。歸去幸留吾舌在,一區(qū)田畝尚縈懷。
媚娘巧作貫珠?,畫扇團團半掩羞。唱到春山小顰處,一輪明月為花愁。
小園寂寞鎖青春,桃李留花待主人。青子已團濃綠底,歸艎猶未到溪濱。
一別江藩十五年,重來雙鬢已皤然。清風明月滕王閣,還與湖山話舊緣。
旭踐山中蹊,午憩巖上石。云移石欲墮,雨霽蹊猶濕。倚策眺兩湖,波光煥相襲。東若既紆青,西蘅亦凝碧。芙蓉落雙鏡,天影浮重璧。不睹水分流,但覺洲如織。檣烏有離聲,磯鷗無并翼。會茲物化情,感彼高深跡。從適得所遣,何為苦拘迫。
蒲生廣湖邊,托身洪波側。春露惠我澤,秋霜縟我色。根葉從風浪,常恐不永植。攝生各有命,豈云智與力。安得游云上,與爾同羽翼。
柳市西頭最遠坊,歸來先掃讀書堂。閒園別有風流意,無限苔花上石床。宴坐聊為適性場,遍開塵篋治縑緗。偷閒須撰齋中錄,道帙儒經各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