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蒲汀顯陵道中柳陰小憩四首 其二
寢殿祥云合,山陵王氣高。風光饒帝里,春色滿恩袍。
寢殿祥云合,山陵王氣高。風光饒帝里,春色滿恩袍。
六代金湯固,桑田幾變更。
梁臺秋月冷,吳苑晚鴻鳴。
禾黍逢時茂,人心向化平。
江山存勝跡,我輩得怡情。
行李過門復小留,劇譚同此小窗幽。
三杯酒力客愁破,一夜雨聲春事休。
舊燕尋巢元未毀,新鶑出谷自相求。
槐牙準擬供湯餠,初夏重來定到不。
懶慢易招咎,貧賤難相知。客歸二十年,破屋臨江湄。
遣悶豈無酒,寄懷徒有詩。慷慨思古人,恨不生同時。
去秋君始來,云霧容一披。別去冒朔雪,歸來迎南飔。
載登君子堂,爽氣生芝眉。劇談兩無礙,并駕行通逵。
省闈冠多士,泮宮聊養頤。霄漢自茲始,羽翮隨所之。
門闌謝俗子,游戲惟毛錐。高吟起我病,意欲相箴規。
琢句要須工,一字亦有師。逢迎君忽倦,追逐吾敢辭。
人生俱寄耳,況乃多別離。
園筍看成竹,庭榴已著花。
老來猶是客,歸去亦無家。
萬事大槐國,一身焦谷芽。
心閑聊默坐,紅日下天涯。
門靜悠悠日,春愁淡淡天。
風塵殊未已,形影自相憐。
有客還詩債,無人與酒錢。
感時歌慷慨,憂國淚潺湲。
亭下江波綠樣衫,亭前山勢走驚驂。
心如胡馬猶思北,夢比飛烏正遶南。
銀筆新書時有省,金鑾故事不須談。
經綸從昔須賢哲,洗眼諸公國論參。
萬籟從風俱發聲,唯松得之尤善鳴。
五聲不亂無虧成,膝橫三尺秋月明。
君家江南一茆屋,直干森森伴幽獨。
人言絲竹不如肉,曲肱聽度無弦曲。
故山偃蓋未十圍,猿驚鶴怨吾當歸。
聊憑東風寄君詩,風鳴松鳴吾不知。
華陽洞天昔曾游,華陽道士今相訪。
江頭倦客老更拙,山中故人喜亡恙。
晴沙喚渡何匆匆,鴻飛冥冥天北風。
他日希虛如話我,憑君一一謝諸公。
憶昨辛巳秋,張帆過儀真。別君適荊楚,寤寐懷故人。
狂寇初敗盟,道路多紛紜。思君不可見,疑君墮邊塵。
寄書無處所,消息何時聞。去年我東來,泊船舊江津。
始遣訪生死,戎馬乃骎骎。倉皇徑南渡,憂畏損精神。
仲冬丹陽館,驚喜忽見君。執手兩無語,老淚欲沾巾。
嗟予漫奔走,萬里長酸辛。念君兩鬢白,依然生理貧。
開口論兵勢,直氣摩青云。長揖動卿相,囊封登帝閽。
當路頗知己,擬活西江鱗。鯨波泛大海,去結山東民。
誓將三寸舌,成此百世勛。艱難得生還,和議已復伸。
智略無所施,裋褐還逡巡。藏名酒肆中,悲歌閱芳辰。
興闌卻顧我,相對南風薰。宛宛昔別地,倏然今四春。
江山不改舊,世事凡幾新。是非既未定,涇渭何當分。
余生各加餐,此外不須云。
十年誦公詩,正自識孫楚。
一日從公游,如入圖書府。
登門跡已熟,入室心相予。
及觀連屋處,益知用意苦。
巖巖中書君,正色元祐年。
文章照今古,神物護簡編。
盛德宜有后,諸孫如彼賢。
韡韡常棣華,相戒南陔篇。
寂寂諸緣省,緜緜一氣存。
心情親藥裹,口味減盤飧。
龐蘊無生話,維摩不二門。
秋聲搖萬壑,落葉會歸根。
神農書本草,有美生南州。春華穗端垂,仿佛芙蓉秋。
青囊貯嘉實,璀璨安石榴。香味極辛烈,果中第一流。
磊落入盤饤,和羹充肴修。溫中與下氣,功用亦罕儔。
苞苴走四海,藥籠必見收。吾老苦病暍,淡味空頻投。
作飲近得此,選擇知獨優。碧井沈銀瓶,斟酌得自由。
蔗漿已覺俗,茗粥良可羞。乃知古圣人,收拾靡不周。
日遇七十毒,縱死夫何憂。但吾赤子多,疾苦庶有瘳。
大或仁者心,當與天地侔。
浦樹微微改,溪流稍稍深。
春來差少病,歲后苦多陰。
隴畝三年夢,親朋萬里心。
感時仍念舊,老淚欲沾襟。
數間破屋城南街,坐臥一榻心如灰。
現身幻化本無住,疾病問渠何自來。
剝喙誰歟破幽寂,道人定起北山北。
齒冰骨玉兩高寒,禪病詩魔俱辟易。
我倦欲眠君且歸,籃輿入郭知何時。
貧家客來無準擬,為君時供雞蘇水。
一柱巍然秀不頑,近鄰彭澤達沙灣。
吳花帶雨參差媚,楚柳迎風次第班。
屈子行吟傷放廢,淵明歸賦愛投閑。
勞身未赴安恬計,且向名山幾度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