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希圣新軒即席兼呈同會君儀溫老三首 其一
阮軒要客暮春時,淡蕩晴絲日正遲。
出屋花光紅瑪瑙,隔湖山色碧琉璃。
老榕垂干侵疏箔,新鴨呼雛過短籬。
我欲高吟還閣筆,坐中留蔡總能詩。
阮軒要客暮春時,淡蕩晴絲日正遲。
出屋花光紅瑪瑙,隔湖山色碧琉璃。
老榕垂干侵疏箔,新鴨呼雛過短籬。
我欲高吟還閣筆,坐中留蔡總能詩。
暮春時節,阮希圣的軒中來了重要客人,天氣晴好,游絲飄蕩,日影遲遲。屋外出挑的花枝如紅瑪瑙般艷麗,隔著湖水的山巒似碧琉璃般澄澈。老榕樹垂下枝干輕觸稀疏的簾子,新生的鴨子呼喚著雛鴨走過短籬。我本想高聲吟詩卻放下了筆,因為在座的賓客個個都擅長作詩。
阮軒:阮希圣的軒室。
淡蕩:形容天氣晴和。晴絲:春天晴日里的游絲。
遲:緩慢。
疏箔:稀疏的簾子。
留蔡:此處借指在座能詩的賓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是詩人在暮春時節參加阮希圣新軒的聚會時所作。當時詩人與友人相聚,看到暮春美景,有感而發。
這首詩描繪了暮春聚會時所見的美景,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活力。詩人以景入詩,借景抒情,體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在描寫聚會場景和暮春之景的詩詞中有一定特色。
路出榆關西復西,
荒原白草怪禽啼。
經行百里無人跡,
惟有秋風送馬蹄。
大陰黑入日華消,鰲足難安八極搖。
震地瓦聲飛漢屋,雨空鞭血斷秦橋。
蛟云覆海潮神泣,麟火燒天颶母驕。
滿目鴻流方澒洞,童山無樹與懸瓢。
莫放雙眉皺,
休嗟兩鬢蓬。
耆英圖里看,
若個弟兄同。
譙國資深入,彭門納晚成。
至今為癖習,自幼有常程。
朽老寧孤瘦,飛揚勿剽輕。
懸知千載士,肯競一時名。
向來井底欲生塵,一雨如今動浹旬。
爛盡晚禾方種麥,閭閻疾苦向誰陳。
昨朝新霽又沉霪,叵奈泥污巷陌深。
七八月間愁渴死,當時何苦不為霖。
亂山深處銷孤城,宇宙清秋尚郁蒸。
見說蜀王成杜宇,早看秦火接夷陵。
虎牙天險憑關隘,魚復江流感廢興。
今日俞矛歌漢德,片帆安穩浪紋層。
平時夔子初分國,后日公孫始作家。
白帝春秋迷草樹,黃牛朝暮起煙霞。
啼猿路絕人居少,飛鳥沙平陣氣斜。
閑倚江船論往事,長年高唱上三巴。
云生海澨初飛雨,日漏山椒旋作晴。
箬笠芒鞋橋下路,兒童爭逐放翁行。
為訪丹砂令,言尋若木津。波光含日動,蜃氣斗霞新。欲跨摩霄鶴,還餐橫海鱗。紫霓雙節引,應對羽衣人。
一縱登臨目,蒼茫太宇空。斷山浮瀲滟,削壁判鴻蒙。地撼蛟龍斗,潮爭鼓角雄。憑高獨舒嘯,宛在水晶宮。
樂鏗金石,
俎奉犧牲。
九成斯奏,
五教爰行。
夕陽掛屋角,
散步立方塘。
綠樹陰濃處,
清風送晚涼。
燈焰飐,簟文搖。
獨掩虛房,羅袂無聲魂暗銷。
砌蟲孤咽恨迢迢。
高梧籠濕月,冷秋宵。
斜日江波聽鷓鴣,鷓鴣啼處是吾盧。
酒酣仍作思鄉夢,徑仄難為《益地圖》。
偶約故人同茗艼,居然丈室坐蓮須。
朝朝捧牘應官去,忽憶吳江老釣徒。
滿市黃芽無不歸,
世人輕宴治塵微。
公卿盡識真靈藥,
至死貪婪斗曉暉。
御前羯鼓透春空,
笑覺花奴手未工。
一曲打開紅杏蕊,
須知天子是天公。
香奩移傍碧窗紗,
小鼎焚香自煮茶。
高卷疏簾看不足,
犯寒親手掬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