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凈惠院
方塘水未漲,荷芰新展綠。游子愜輕衣,步與孤云逐。
初臨寺外橋,已聽鐘聲肅。徐登山后亭,蔥蒼翳松竹。
諸峰卻羅列,龍蛇互奔觸。紅綃卷晴霞,白云落孤鶩。
了然身世忘,豈念冠帶束。平時謬持節,善地甘厚祿。
更窮泉石樂,曾未伸啟沃。何以報君恩,堯天漫凝目。
方塘水未漲,荷芰新展綠。游子愜輕衣,步與孤云逐。
初臨寺外橋,已聽鐘聲肅。徐登山后亭,蔥蒼翳松竹。
諸峰卻羅列,龍蛇互奔觸。紅綃卷晴霞,白云落孤鶩。
了然身世忘,豈念冠帶束。平時謬持節,善地甘厚祿。
更窮泉石樂,曾未伸啟沃。何以報君恩,堯天漫凝目。
方形池塘里的水還未漲滿,荷花和菱角剛剛展開嫩綠的葉子。游子穿著輕便的衣服感到愜意,腳步追逐著孤云。剛走到寺外的橋邊,就已聽到肅穆的鐘聲。慢慢地登上山后的亭子,蔥蘢的松樹和竹子遮蔽了視線。眾多山峰錯落羅列,像龍蛇相互奔走碰撞。紅色的云霞如紅綃般舒卷,白云下孤鶩飛落。心中明了而忘卻了身世,哪里還會念及官服的約束。平時錯誤地持節為官,在好地方享受優厚俸祿。更盡情享受泉石之樂,卻未曾向君王進獻忠言。拿什么來報答君王的恩情呢,只能在圣明的時代久久凝望。
荷芰:荷花和菱角。
愜:愜意。
肅:肅穆。
翳:遮蔽。
冠帶束:指為官受官服約束。
謬持節:錯誤地持節為官。
啟沃:竭誠開導、輔佐君王。
堯天:指圣明時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為官期間游覽凈惠院,在享受自然美景時,聯想到自己的官場生涯,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詩人有閑暇游覽山水。
主旨是詩人游覽凈惠院時,借景抒情,表達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官場的復雜情感。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景交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文學才華和內心世界。
當年靈壽杖,
止合扶孔光。
離觴別淚為君傾,行李匆匆欲問程。不用陽關尋舊曲,圖中端有斷腸聲。
畫出陽關古別離,蕭疏柳質不勝悲。行人顧嘆離人泣,柳下漁翁總不知。
尋花拂柳過溪橋
橋畔誰家按玉簫
風送遠香來小艇
魚吹香痕上蘭橈
天書遠播及馀春,云際光垂色倍新。海角猶留忠作伴,師中漫許道為鄰。輕裘緩帶依羊祜,歌雅投壺憶祭遵。所恃聲名收萬國,敢云文物自孤臣。
四載驅馳一念馀,朝天歸闕兩何如。了翁徒奉便宜詔,德秀終思衍義書。豈有忠言垂國史,漫勞資政寵戎車。單騎已遜汾陽久,市駿休言自隗初。
當年簪筆羨瀛洲,此日天章動碧流。番嶺人才供一代,曲江金鏡表千秋。干戈滿目慚迂腐,蟬冕驚心惜贅疣。自繼萊公稱北鎖,幾從范老學先憂。
晚歸披得一蓑煙
寂寂閒云鎖釣船
卻恐風吹過溪去
沙頭驚起白鷗眠
池閣初逢此夕杯,
使君天上賜金回。
珠隨明月三更出,
槎似銀河萬里來。
砧杵鄉心頻作賦,
河山秋色一登臺。
尊前共有沉酣興,
莫遣城頭畫角催。
皎皎舊時月,照我前庭除。天地同一色,悲歡境各殊。憶昔兄妹四,談笑共宴居。此景不易得,思之竟何如。
兩兄宦京國,秋風思莼鱸。仲兄成永訣,忽忽七載馀。死別求夢寐,生離憑雁魚。百感填膺滿,拈毫苦難書。傷哉閨中子,日與愁病俱。耿耿不能寢,風露沾衣裾。
枯偈持九年,
心境長自照。
月落萬川明,
山禽時一叫。
拋卻破蒲團,
拈花忽微笑。
離四句,絕百非。
一言已出,駟馬難追。
一任金烏東出,徒教玉兔沈西。
千鈞之弩,不為鼷鼠而發機。
昨日風既止,
今晨風未收。
浮波羨幽鳥,
喚雨怕鳴鳩。
遺寺荒村里,
貞祠古渡頭。
登高謝能賦,
物色漫分留。
雞蟲得失不須問,我與沙鷗意共閑。
此去郵程無百里,近來詩思在雙山。
峭帆幾幅水云外,老屋數椽煙樹間。
欲借樵風一相送,有人觴詠遲余還。
有歌且勿發,有舞且勿盤。歌發愁云陰,舞盤促歲年。
古來妾事主,百悲償一歡。勸君莫渡河,河伯欲娶婦。采桑急蠶饑,送死藁砧手。
世故常多門,反覆無不有。我欲竟此曲,此曲能摧城。奉君一卮酒,假日聊偷生。
雨雨風風,杜鵑聲里催春去。半庭花絮。都作離人緒。
記得相逢,春在深深樹。重凝佇。柔情幾許。沒個安排處。
潦退灘光白,沙枯草色黃。晚寒鴉陣過橫塘。隔岸人家門閉、酒旂荒。
墮水歸云弱,銜山落照長。天風吹處海茫茫。白浪聲中有我、舊漁莊。
至德中,大歷中,兩拾遺,真巨公。
李嶠元稹作才子,豈比詩仙與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