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獨酌十首 其七
春日何遲遲,萬物涵陽暉。
君看源上桃,并蔕花滿枝。
雙雙梁間燕,營巢知所歸。
凌霄附長松,托根亦有依。
余生如不飲,無以謝芳菲。
春日何遲遲,萬物涵陽暉。
君看源上桃,并蔕花滿枝。
雙雙梁間燕,營巢知所歸。
凌霄附長松,托根亦有依。
余生如不飲,無以謝芳菲。
春天的日子多么漫長,世間萬物都沐浴著陽光。你看那山源上的桃花,并蒂的花朵開滿枝頭。雙雙對對的燕子在梁間飛舞,它們營造巢穴知道歸處。凌霄花攀附在長松上,扎根也有所依托。我這一生如果不飲酒,就無法答謝這美好的春光。
遲遲:形容時間長久。
涵:包容、承受。陽暉:陽光。
并蔕:并蒂,兩朵花或兩個果子長在同一個蒂上。
凌霄:一種攀援藤本植物。
謝:答謝。芳菲:花草的芳香,這里指春天的美好景色。
李白一生渴望實現政治抱負卻仕途坎坷。此詩創作時間雖難確考,但從內容看,應是他在春日觸景生情而作。當時他或許正處于人生不如意階段,看到春日萬物生機蓬勃、各有歸依,與自己的境遇形成對比,從而借飲酒來排解內心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借春日美景抒發及時行樂的想法。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李白詩歌自然奔放、情感真摯的風格,反映出他在人生困境中的情感狀態。
疏通渠曲引泉源,灌藥多年藥滿園。歲晚只尋松竹去,冷風寒日影翩翻。
山簡尋詩出漢源,習家池館李家園。清音四起丹林動,白鳥群飛綠浪翻。
花來勸飲何源源,醉倒不知何處園。莫問解醒多少在,劉郎當日口瀾翻。
先春粟粒瀹寒源,占斷風光共一園。歌竟玉川歸未得,巔崖空見兩旗翻。
行人處處論亭郵,
總為長亭怕永州。
不道長亭更長去,
也應行到日西休。
問君此別竟如何,往復回環幾折磨。
去處隨緣頻輾轉,因循事理感蹉跎。
龍山三載云和月,鄉土多情笠與蓑。
已慣天涯淪落客,也教愁聽渭城歌。
馬舞睨祿山,
猴朝識朱溫。
人豈不若獸,
變故輒負恩。
春去秋來候雁,暮還晨往寒鴉。愁至不堪著目,幾回搔首長嗟。
時往時來警鐸,半明半滅殘燈。枕上暫成歸夢,覺來愁思偏增。
久?行囊羞澀,只從詩債籌量。怪殺墻頭楊柳,時時擺動愁腸。
夜眠枕冷衾冷,曉起風多雨多。墻外槐陰泛綠,方知節近清和。
拋卻青州從事,支開老禿中書。空詫狂如杜老,轉添渴似相如。
天外音書斷絕,床頭藥裹頻添。咄咄書空作勢,時時覓句掀髯。
鶴發雙親老矣,蓬頭稚子癡然。想起心迷似醉,悲來淚下如泉。
有限青春易過,無情白發偏多。此日尚淹塵跡,何時重整漁蓑。
老愛依山人事稀,
虎馴庵畔怪來遲。
寥寥石室塵埃滿,
不知何日是歸期。
十二樓頭,一眼將那望盡。看誰是、星眸云■。天然風致,不施朱傅粉。怎不道、親來瀛洲閬苑。
鸚夢初回,燕棲未穩。這些地、休張空吻。團團紈扇,看才能半隱。隔珠箔、徘徊更加親近。
賺殺燕臺郭隗金,輪蹄蹀躞到而今。
丹青妄冀收凡骨,磁石原難引曲針。
獨向風塵傷繭足,輕違定省亦何心。
祇應散發東歸去,醉撫成連海上琴。
春竟歸歟,昨夜三更,悄然而回。剩殘紅碎紫,蛛絲苦挽,零香斷粉,蝸蘚深埋。飛絮粘天,濃陰匝地,處處亭軒鎖碧苔。東風細,看波紋如豰,燕剪輕裁。
榆錢博得成堆,嘆賤賣、韶光亦可哀。正客愁已甚,無勞杜宇,心情小惡,怕對青梅。櫻筍充盤,荼蘼瀝酒,莫負清和且舉杯。寥蕭況,憶芳華如夢,不似曾來。
千里黃云千頃麥,
幾叢桑柘幾人家。
烏鴉自在棲牛背,
白屋微收任鼠牙。
受箓真妃下拜齊,瓊窗坐久玉繩低。
迎仙曲慢垂簾聽,緘恨詩長剪燭題。
午夜參差看斗宿,前塵離合憶云泥。
黃金不值傾城顧,下蔡千家枉自迷。
往歲貪奇覽,
今年遂考槃。
門前溪一發,
我作五湖看。
錦石青紅似畫中,每因幽玩一開篷。三生依舊精魂在,二妙于今嗜好同。玉杖未裁秋帶雨,畫船暫住夜騰虹。向來艮岳成田久,莫更蒐奇入汴宮。
江干奇石潤如玉,卓立天然一碧峰。幽竇直疑清澗落,秀巒先見翠云重。女蝸自煉功猶淺,米老相看興頗濃。再拜不妨呼小丈,日長幾案得從容。
桃花不解言前事,
菊蕊還須記舊人。
惟有軒前舊移竹,
向人憔悴似相嗔。
紛紜擾攘幾時休,利鎖名韁感去留。
為向塵寰爭食宿,不辭嶒嶝老沈浮。
亂山云霧遲前路,驛站河橋咽斷流。
騷首問天天不語,踟躕無計不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