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君士良使還日南晝行左江之漘偶于清灘得一小石頂跡五寸許其色深綠娟秀潤麗宛若峰巒之聳立熙陽王君見而愛之牛君不靳因持贈焉王君賦詩以謝君復答之并次其韻用助二君清話二首
錦石青紅似畫中,每因幽玩一開篷。三生依舊精魂在,二妙于今嗜好同。玉杖未裁秋帶雨,畫船暫住夜騰虹。向來艮岳成田久,莫更蒐奇入汴宮。
江干奇石潤如玉,卓立天然一碧峰。幽竇直疑清澗落,秀巒先見翠云重。女蝸自煉功猶淺,米老相看興頗濃。再拜不妨呼小丈,日長幾案得從容。
錦石青紅似畫中,每因幽玩一開篷。三生依舊精魂在,二妙于今嗜好同。玉杖未裁秋帶雨,畫船暫住夜騰虹。向來艮岳成田久,莫更蒐奇入汴宮。
江干奇石潤如玉,卓立天然一碧峰。幽竇直疑清澗落,秀巒先見翠云重。女蝸自煉功猶淺,米老相看興頗濃。再拜不妨呼小丈,日長幾案得從容。
第一首:錦石色彩青紅,就像畫中的景致,我常常因為幽靜賞玩而打開船篷。前世的精魂依舊留存,如今你我二人愛好相同。玉杖還未雕琢,秋意中帶著雨意,畫船暫且停下,夜晚似有虹光騰起。從前艮岳已成農田許久,不要再搜尋奇物送入汴宮。第二首:江邊的奇石溫潤如玉,天然卓立像一座碧綠的山峰。幽深的洞穴真讓人懷疑有清澗落下,秀麗的山巒先看到翠云濃重。女媧煉石的功夫似乎還淺,米芾見到它興致很濃。不妨恭敬地稱呼它為小丈,日子悠長可以從容地在幾案邊賞玩它。
漘(chún):水邊。
幽玩:幽靜地賞玩。
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來生。
二妙:指牛君和王君。
玉杖:未雕琢的石頭像玉杖。
艮岳:宋徽宗時在汴京東北隅筑的土山,廣集天下奇花異石。
幽竇:幽深的洞穴。
女蝸:神話中煉石補天的女神。
米老:指米芾,他愛石成癖。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牛君從日南出使歸來,在左江岸邊得到奇石,轉贈給王君,二人賦詩唱和,詩人也參與其中。當時可能社會相對穩定,文人之間有賞玩奇石、吟詩作畫的雅趣,同時艮岳的興衰也反映出歷史的滄桑,引發詩人感慨。
這兩首詩圍繞奇石展開,展現了奇石的美麗與魅力,體現了文人的雅趣。詩中既有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也有對歷史的反思,在文學上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技巧和文化內涵。
子陵溪水千年綠,猶憶登臨日暮時。
子去定能尋勝概,書來當復慰相思。
簡編有味寧論晚,得失從渠莫自疑。
也學迂疎教似舅,不應空賦渭陽詩。
梅收清風來,宇凈實鑒揭。
頻年城南游,未有今夜月。
呼舟泛微瀾,游魚亦出沒。
危榭倒影浮,倚檻涼入骨。
舉酒屬西山,寒光動林樾。
諸君興未已,南阜上突兀。
目極大江流,高情更超越。
房陵水秀山崛奇,政與路子昌其詩。臨風啟緘誦杰句,狂酲病臥聞楚辭。
陰陽閉縱坎其鼓,年年凟神為旸雨。所嗟坐衙未暖席,已有疲民相告語。
買牲釃酒方熱中,霈然一雨千里同。雨足便晴夏田好,麥秋決可收全功。
與民父天免銜恤,更因歡喜忘肺疾。雄篇良佩君記存,聯翩古調仍唐律。
人才高下淵視天,貂不易續私自憐。側理漫草腮漫托,纏聲鹿鳴媲林樂。
誰謂一舍遠,不辦三餐趨。亭午縣市西,衙鼓府城隅。
匹馬驚鳥去,指槌冰在須。北風挾霜氣,萬象付摧枯。
想當折琴弦,未怪裂人膚。駝裘被甲如,是日有若無。
客首不暇回,顧容少踟躇。出處不能同,勞逸為之殊。
龐翁馬少游,似非隠者徒。鄉居老躬耕,飽溫得自娛。
婆娑銅墨間,盍亦省頭顱。蔉穮脫中熟,吾口良易糊。
越山東來萬煙鬟,余姚為邑山四環。
客車細穿市井間,邑屋更繞龍泉山。
佛閣翚飛最高處,遠近嵐霏隨指顧。
小留開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賦。
憶昔湟江上,相逢意便傾。
胸中元浩蕩,筆下更縱橫。
士伏徐公德,人言景倩清。
定應鄉里敬,枌社祭先生。
憶昔歲丙寅,束書從吾翁。驅車服嶺南,弭節湟江東。
湟江地僻左,窮年少過從。邂逅傾蓋友,一笑蠻煙空。
秋水泛孤艇,春郊支短筇。琴書適有余,酬唱寫不供。
豈惟吾曹歡,固足愉親容。日月遽如許,于今再星終。
中間亦會面,別去復轉蓬。歸來洞庭野,乃此相迎逢。
回首嘆風樹,欲語悲填胸。愛君堅忍姿,凜凜霜后松。
徐公真有常,意味與曩同。而我學不進,長大加愚蠢。
幸蒙故人惠,苦語相磨礲。梅霖漲宿潦,行李何匆匆。
自云洞庭樂,遠勝千戶封。將兒更抱孫,彩衣映諼叢。
搜奇萃圖刻,考古羅彝鐘。知君頗挾此,詎信詩能窮。
同里有佳人,抱獨環堵中。未妨閑暇日,更共討論功。
它時有新得,為寄冥飛鴻。
共惟二百載,詩禮一門中。
冷落吾憂甚,扶持爾輩同。
傳心無異轍,隨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極,惟應念祖風。
客舍不宜久,黃塵翳衣纓。
非君此解后,孰使老眼明。
握手雜談笑,洗醆共濁清。
已燼銅爐煙,倏聽丙夜更。
清詩相勞苦,凜然見高情。
珠璧眩璀璨,珩璜競鎗鏗。
寧惟老眼明,亦使病骨輕。
語離信所重,未敢促歸程。
新春風雨中,日日鳩鳴屋。
小園政可步,柰此泥涴足。
卻坐問樽酒,知足乃不辱。
一杯徑陶然,敢羨車載曲。
扶疎古木矗危梯,開始知經幾攝提。
還有石橋容客坐,仰看蘭若與云齊。
風生陰壑方鳴籟,日烈塵寰正望霓。
從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攜。
胸次不平當近酒,熱官奮揚肯回首。即今羊杜詩中仙,襄陽城中獅子吼。
我將仲子趨黃堂,孰看畢戰搴旌幢。抗顏路塵旋行役,但有魂夢公之傍。
瀕海作宰我漫仕,留贊郡符真左計。老夫已老子白丁,解頤與言游戲事。
駢羅隠服芙蓉裳,設張翰墨當絲簧。敢向青山簡奇勝,有田肯賣吾倒囊。
如公端合穆王度,不靳尚作歸田語。蓬萊朱金久已齊,還許遠來結鄰否。
平生山水癖,妙處只自知。夙約常寡味,邂逅愜心期。
幅巾與藜杖,安步隨所之。朅來坐官府,頗覺此愿違。
城頭望群峰,欲往類絆羈。三春苦風雨,晴日一伸眉。
沙邊散車騎,竹輿從嘔咿。獨與三四客,野服相追隨。
亭高俯空曠,洞古探瓌奇。懸崖隠日月,幽壑蟠蛟螭。
澗水雜鳴佩,松風發清吹。興來即傾酒,語到亦論詩。
聊揩簿書眼,償此閑暇時。所歷固未厭,所感多余思。
昔游木葉下,今茲綠陰肥。江山雖可識,歲月迺如馳。
素餐豈不念,懷安敢云私。歸來耿不寐,欹枕聽晨雞。
整駕欲南騖,乃復送公舟。公行民所瞻,愿言勿淹留。
向來秉事樞,正色有忠謀。坐覺國勢尊,已驗權綱收。
如何霖雨澤,偏使及南州。新春紫詔下,聞者寬百憂。
誰升今重鎮,百萬宿貔貅。控江撫長淮,聲勢接上流。
吾皇志經略,此地合綢繆。不應萬全策,歲月空悠悠。
先當植本根,次第施良籌。未聞欲外攘,而乃忽內修。
幕府方宏開,人才要旁搜。可不念葑菲,惟當別薰蕕。
留鑰豈淹久,即歸侍前旒。盡舒醫國手,調瘵會有瘳。
還憶遐荒守,時能寄音不。
世網誰所張,四彌天宇大。萬情本一機,矻矻同此在。
徐君經世心,心乃超世外。趣靜緣有動,無顯奚用晦。
姑為辟俗去,示世無吾待。結庵定其遷,初不憚一再。
容膝得勝處,外物了纖芥。有山自煙云,有水可灌溉。
百丈峙翠屏,千尋拖碧帶。床頭三圣書,會意謝分掛。
天山得要旨,肥遯元非內。此名扁此室,吾詩儻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