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郊韻
山僧龐眉蒼,翻徑坐禪床。
層軒豁遠目,靜室便異香。
微風仙籟響,過雨晴嵐光。
何須向廬阜,此即真道場。
山僧龐眉蒼,翻徑坐禪床。
層軒豁遠目,靜室便異香。
微風仙籟響,過雨晴嵐光。
何須向廬阜,此即真道場。
山上的僧人眉毛花白,繞過小徑坐在禪床上。層層軒窗讓人視野開闊,安靜的房間里彌漫著奇異的香氣。微風吹來,如仙樂般作響,雨過天晴,山間散發著霧氣的光芒。何必前往廬山呢,這里就是真正的修行之地。
龐眉蒼:眉毛花白,形容年老。
翻徑:繞過小徑。
層軒:層層的軒窗。
豁遠目:使視野開闊。
便:適宜,這里有彌漫之意。
仙籟:像仙樂一樣的聲音。
晴嵐光:雨過天晴山間霧氣散發的光芒。
廬阜:廬山。
道場:佛教、道教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這里指修行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覽一座山中寺廟時,被這里寧靜的環境和修行氛圍所感染,從而寫下此詩,表達對這種修行環境的認同。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山中寺廟適宜修行的環境。其突出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對修行生活的一種感悟。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閑。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親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于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垂垂簾箔映重門,不避貪飛燕子嗔。桃李晚來無藉在,亂隨風雨并殘春。
塵容邋遢發髟髟,草沒蔬園也懶芟。人弄猴冠常目笑,客吹真理只心銜。不悲骨相同牛鬼,卻薄身名借狗監。略剩滿腔癡傻勁,閑來踏遍一千巖。
來從西域去西川,來去從參不住禪。卻笑東林松樹子,風枝轉換也年年。
紫芝奇樹謾前聞,未若斯花葉氣薰。種向春臺豈無象,望中秀色似卿云。
七十存齋叟,尚書一令孫。天開新壽域,人羨舊清門。蔭子傳家學,封君荷主恩。一陽初復候,佳氣滿芳尊。西江多逸老,季子獨超群。仙授還丹訣,家藏說玉文。逢辰題甲子,閱世等煙云。想和長生曲,因風一寄聞。
膠漆相投古亦難,酒間何事慘無歡?苦愁海底量深淺,痛哭燈前出肺肝。白首既辭當世事,朱弦何必向人彈?醉來渴甚思吞海,無復天家小鳳團。
彩鸞銜誥傍花飛,知有恩榮出帝闈。八角靈文金作冊,三天使者繡為衣。華陽洞古亭猶在,句曲山深鶴未歸。寄語仙人張伯羽,何時邂逅說玄微。
風波萬頃一官微,羨殺田家豆粥稀。后日秋岡岡上去,樹腰移榻轉斜暉。
花枝臨太液,解語入溫柔。衒桂窟低迷,天香飄蕩,倒影遲留。須知畫圖難足,更青山環抱帝王州。鳳吹繞瀛洲。記水淺蓬萊,塵揚滄海,一醉都休。華胥夢,雖無跡,甚鼎湖、龍去水空流。青鳥不來難問,玉妃幾度仙游。
綠柳黃花盡屬陶,江山好處只登高。百年事業皆塵土,萬里乾坤一羽毛。行處放心無草瘴,眺馀洗耳有松濤。飛鴻信到故人遠,獨倚長風□泬寥。
一瞬人如片葉浮。要從西北見神州?;仡^下望人寰處,乘興堪為萬里游。云外日,隴邊秋。金城依舊枕黃流。山如牛背偏多骨,田似魚鱗不見疇。
鴻雁何從來,千里度江湘。當春既北飛,涉秋復南翔。豈不念鄉塞,所至逐炎涼??妥觿e家久,遙遙征路長。朝游齊魯國,暮行吳越鄉。何思拔泰茅,惟憂系否桑。壯心移歲華,徂貌委年霜。蓬飛繞本根,蕖落戀舊房。此邦雖樂土,故鄉焉可忘。
正到春歸惱客腸,荼蘼架上發孤芳。劉伶嗜酒名為酒,薛女餐香肌亦香。人已今朝衰鬢發,花猶昔日淡梳妝。十年陳跡渾如夢,徙倚闌干到夕陽。
擁被宿云館,神清夢亦安。水聲喧夜雨,山氣挾春寒。檐箔明星度,溪薌白露團。神仙隱名姓,厓上不須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