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春過劉氏亭
垂垂簾箔映重門,不避貪飛燕子嗔。桃李晚來無藉在,亂隨風雨并殘春。
垂垂簾箔映重門,不避貪飛燕子嗔。桃李晚來無藉在,亂隨風雨并殘春。
偶園小有菜花開,
一雨今朝著屐來。
草色入簾槐蔭午,
雙雙胡蝶立蒼苔。
夢里關山近,休歌《行路難》。
五更頻涉遠,千里獨沖寒。
繞膝仍相聚,牽衣不盡歡。
鐘聲忽驚斷,欹枕淚闌干。
釋子能儒言,
迥出惠遠上。
庵中閱遺編,
光焰高萬丈。
萬里碧空凈,仙橋鵲駕成。
天孫猶有約,人世那無情?
弦月穿針節,花陰滴漏聲。
夜涼徙倚處,河漢正盈盈。
新詩夜讀寒更盡,兄弟盡容窺所蘊。此詩未暇數奇趣,談笑先看押難韻。
家在筠溪白石灘,后堂分得玉千竿。遙知華屋青燈夜,想見對床風雨寒。
湘山曉學愁眉淺,思歸憑高意凝遠。貫珠妙語肯寄我,暴富人驚呼北阮。
何時促詔紫宸對,草制千言倚馬待。才高合在明光宮,忍令流落江湖外。
我漁意不在金鱗,湘浦華亭一樣春。苑頭佐舟未乾沒,問法僧來寂寞濱。
古師政與人意合,有問自應忘所答。一波才動眾波隨,光遍千燈無壞雜。
多生垢習消磨盡,一念定光空五蘊。尚能弄筆戲題詩,如鐘殷床有馀韻。
南臺煙靄隔重灘,城廓遙應認剎竿。湘西六月失三伏,一枕窗風午簟寒。
年來懶復嫌山淺,更欲移庵藏僻遠。又思喧寂不相妨,臥念當年三語阮。
鏡里朱顏豈長對,歲月去人寧少待。是身已作夢幻觀,肯復經營此身外。
議郎材志堪逆鱗,笑談解生寒谷春。會看為天作喉舌,愿聽高風淮海濱。
要知未必與世合,載之詣世世不答。譬如瓶中有澠淄,雖與世混終不雜。
落盡燈花獨倚闌,
四檐風雨夜漫漫。
也知憂樂先天下,
不是推敲字未安。
年過二十工書法,往往揮毫逼古人。身被君恩無一歲,可憐埋玉楚江濱。
死別才知見面難,旅墳荒草暮云寒。幾回東角樓前過,拾得遺書不忍看。
賜鮮今見出青冥,旅食京華鬢已星。
珠履尚彈孤客鋏,金盤寧羨五侯鯖。
天遙漁艇三江水,秋入鱸鄉萬里亭。
何處滄洲無釣侶,清時猶自戀宸扃。
林花著雨胭脂濕,繡簾外、春寒猶力。
小樓吹笛杏花天,恰剛是、仲春十一。
淡妝濃抹嬌無匹,算一到、西湖也值。
越羅衫子藕絲裙,被煙水、通身染碧。
七郎堂下渡船開,
豈料今晨又再來。
吳水越山看未足,
未妨兄弟與銜杯。
麥風吹雨正徘徊,忽報書從郡閤來。
道薄謬應宗伯選,詩成徒費謝公才。
九霄示路空知感,十上驚魂尚未回。
勝寄幸容溪館宿,龍鐘慚見妓筵開。
儻期霽后陪新興,一滴還須當一杯。
借問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廣州過。知君怕見桄榔樹,近嶺猿聲日漸多。
漢關行盡忽桃源,竹樹蕭蕭雞狗喧。銅镮椎髻來迎榼,蠻國王孫出領幡。
烏蠻灘上煙水聲,伏波廟前秋月明。夜半津人挽舟上,夷歌偏動望鄉情。
皇穹覆載本無私,圣主恩波詎有涯。炎荒喜沐堯年雨,黎人重拜漢官儀。
日暖陰濃,正是春光欲去。樓頭西望,見遠山云樹。
襟期自許,肯為閑愁牽誤。吟詩徹曙,吹簫忘暮。
喜接芳鄰,奈言歸、心轉慕。半塘風景,似明河玄圃。
清秋月來,小艇中流偕渡。念言此際,已同飛兔。
士迫饑寒已變初,
權門寧免曳長裾。
帳紗所學明何事,
卻陷忠良草奏書。
聞君已解任,投老向青齊。
結屋長山北,買田渤海西。
花應栽滿徑,藥想種成畦。
處處堪行樂,春來酒自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