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潛山伊居哲先生
伊君頭戴星文冠,遨游五岳何時還。
結茅卻在潛山里,閉息自養丹田丹。
聞說年齡七十九,發如鴉青亦稀有。
生平讀盡道藏書,寓興成詩僅千首。
清風生我太古弦,彈罷時傾一壺酒。
門前手植數本松,看爾凌云比予壽。
高奔日月瞻玉京,陰氣煉盡陽氣成。
行聞北帝呼六丁,紫書下詔鸞鳳迎。
潛山空留千載名,白云不斷溪長清。
伊君頭戴星文冠,遨游五岳何時還。
結茅卻在潛山里,閉息自養丹田丹。
聞說年齡七十九,發如鴉青亦稀有。
生平讀盡道藏書,寓興成詩僅千首。
清風生我太古弦,彈罷時傾一壺酒。
門前手植數本松,看爾凌云比予壽。
高奔日月瞻玉京,陰氣煉盡陽氣成。
行聞北帝呼六丁,紫書下詔鸞鳳迎。
潛山空留千載名,白云不斷溪長清。
伊先生頭戴飾有星紋的道冠,遨游五岳名山大川,不知何時歸來。他在潛山搭建茅屋居住,閉氣修煉以養護丹田內的丹氣。聽說他已七十九歲高齡,頭發卻烏黑如鴉羽,實在稀有。生平讀遍道家經典藏書,寄情于詩,已作成近千首。清風吹動他彈起古雅的琴弦,彈罷常自斟自飲一壺酒。門前親手栽種幾棵青松,看它們凌云生長,恰似與他比壽。他修煉時能感知日月運行,仰望玉京仙闕,將陰氣煉盡,陽氣圓滿。傳聞北帝將召喚六丁神,以紫書下詔,派鸞鳳前來迎接。潛山將永遠留存他的千年美名,白云繚繞,溪水長流清澈。
星文冠:飾有星象紋樣的道家冠冕,象征與天地相通。
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指名山大川。
結茅:用茅草搭建簡易居所,指隱居生活。
丹田丹:道家認為丹田(臍下部位)是修煉內丹的核心,此處指通過閉息養氣修煉的內氣。
鴉青:烏鴉羽毛的青黑色,形容頭發烏黑未白。
道藏書:道家經典著作,如《道德經》《莊子》等。
太古弦:指古雅的琴曲,“太古”強調其古樸悠遠。
北帝:道教北方之神,主掌水神與幽冥,此處代指天界。
六?。旱澜讨械牧魂幧瘢瑸樘斓垡凼沟纳駥?。
紫書:道教中用紫紙書寫的詔書,象征神圣的天界指令。
玉京:道教神話中天帝居住的仙山,代指仙境。
此詩當為詩人與潛山隱者伊居哲相交時所作。伊先生年近八旬仍精神矍鑠,精通道學且善詩,詩人慕其高潔與修道成就,故以詩贈之,既記錄其隱修生活,亦借“紫書下詔”等語暗贊其將得仙緣,體現唐代文人對道家隱者的推崇。
全詩圍繞伊居哲先生的隱修生活展開,從外在形象到內在修養,從日常情趣到修道境界,層層遞進,生動塑造了一位道學深厚、品格高潔的隱者形象,既具生活真實感,又富道家仙意,是唐代贈隱者詩的典型之作。
還君橫卷空長嘆,問我何年便退休。
欲借巖阿著茅屋,還當溪口泊漁舟。
經心蜀道云生足,上馬胡天雪滿裘。
萬里還朝徑歸去,江湖浩蕩一輕鷗。
筑室城市間,移柏南澗底。
山林夙所尚,封植聊自寄。
崎嶇脫巖石,擁塞出棼翳。
上承清露滋,下受寒泉惠。
秋來采霜葉,咀嚼有余味。
苦澀未須嫌,愈久甘如薺。
長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馬列旌旄。
才多莫厭官無事,郡小不妨名自高。
庶子定應牽賦詠,醉翁聊復繼游遨。
試尋苦戰清流下,要識經綸帝業勞。
湓江莫雨晴,孤舟暝將發。
夜聞胡琴語,展轉不成別。
草堂寄東林,雅意存北闕。
潸然涕泗下,安用無生說。
種棠經歲便成科,秋雨調勻氣漸和。
才力有余嫌事少,風情無限覺詩多。
長松更老仍添節,古井雖深自不波。
宴坐山房人豈識,一尊聊且慰蹉跎。
點綴偏工亂鵠鴉,淹留欲解惱船車。
乘春已覺矜余力,騁巧時能作細花。
僵雁墮鴟誰得罪,敗墻破壁若為家。
天公愛物遙憐汝,應是門前守夜叉。
六月江濤壁壘頹,蒼崖翠甓就新臺。
咄嗟雙闕還依舊,咫尺群山信有材。
畫戟風生兩衙退,飛橋日出萬人來。
不因毀圮催興筑,誰見雍容治劇才。
君家相國舊元勛,凜凜中丞繼后塵。
談笑二年同幕府,風流一倍愈它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歸來多老臣。
我亦宦游無久意,它年松竹許相鄰。
高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書五車。
竹簡多于孔氏壁,牙簽新似鄴侯家。
田園豈是子孫計,青紫今為里巷夸。
富貴早知皆有命,君應未厭十年賒。
庭鵲營巢初一枝,余寒未便夾羅衣。
春風娜娜還吹霰,歲事骎骎已發機。
上國遨游誰信老,中年情味祇思歸。
和詩應覺添新懶,過盡長空雁北飛。
池塘草生春尚淺,桃李飛花初片片。
一尊花下夜忘歸,燈火尋春畏春晚。
春風暗度人不知,滿園紅白已離披。
江南春雨少晴日,露坐青天能幾時。
折花只恐傷花意,攜客就花花定喜。
落蕊飄香翠袖中,交柯接葉燈光里。
雨練風柔雪不如,精神炫轉影扶疏。
夜看飛燕勝朝日,月暗還須明月珠。
美人勸我殊非惡,明日雨來無此樂。
醉歸不用怕山公,馬上接?先倒著。
竄逐深山無友朋,往還但有兩三僧。
共游渤澥無邊處,扶出須彌最上層。
未盡俗緣終引去,稍諳真際自虛澄。
坐令顛老時奔走,竊比韓公愧未能。
山中三日雨,江水一丈高。崩騰沒洲渚,淫溢浸蓬蒿。
凌晨我有適,出門舟自操。中廛已易肆,下道先容舠。
雞犬萃墳冢,牛羊逾圈牢。廚薪散流枿,囷米為浮糟。
臥席不遑卷,剝繭仍未繅。老弱但坐視,閭里將安逃。
徙居共擾擾,來勢方滔滔。嗟余偶同病,哀爾為生勞。
晴日慰人愿,寒風送驚濤。藩籬出舊趾,蠃蚌遺平皋。
流竄非擇地,艱難理宜遭。胡為苦戚戚,一夕生二毛。
舉楫同千里,系舟時一言。
共嗟蓬作屋,愿就席為門。
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
僅同登壟斷,何止服車轅。
新秋風月正涼天,空館相看學坐禪。
滿榻詩書愁病眼,隔墻砧杵思高眠。
霜飛一葉凋瓊玉,風繞雙松奏管弦。
聞道熊羆歸夢數,侵天闈棘漫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