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邑寄顏長道
縣城不出已逾月,出愛秀野浮青春。
前時枯株變深翠,對我意氣如欣欣。
肩輿漸入南康道,溪山清曠交吾鄰。
簿書撥置固可喜,又況雅誼還相親。
縣城不出已逾月,出愛秀野浮青春。
前時枯株變深翠,對我意氣如欣欣。
肩輿漸入南康道,溪山清曠交吾鄰。
簿書撥置固可喜,又況雅誼還相親。
我待在縣城里已超過一個月沒出去,出城后喜愛那秀麗田野煥發出的春日生機。之前的枯樹如今變得翠綠,對著我仿佛滿是欣喜的樣子。我坐著轎子漸漸進入南康的道路,溪水山巒清幽空曠與我為鄰。把公文事務擱置一旁固然讓人開心,更何況還有高雅的情誼讓彼此更加親近。
逾月:超過一個月。
秀野:秀麗的田野。
青春:指春天。
意氣:神態、氣勢。
肩輿:轎子。
南康道:指前往南康的道路。
清曠:清幽空曠。
簿書:指公文、文書。
雅誼:高雅的情誼。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此前被困于縣城公務,出城后看到春日美景,觸景生情寫下此詩,當時心境應是從煩悶公務中解脫出來的輕松愉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出城后的愉悅心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春日之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自矜嬌艷色,不顧丹青人。
那知粉繪能相負,北風雁急浮云秋,萬里獨見黃河流。
纖腰不復漢宮寵,誰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行盡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兩嵯峨。
樓前歸客怨秋夢,來往片帆愁白波。
終期一艇載樵去
四明山絕奇,自古說登陸。
蒼崖倚天立,覆石如覆屋。
玲瓏開戶牖,落落明四目。
箕星分南野,有斗掛簷北。
日月居東西,朝昏互出沒。
我來游其間,寄傲巾半幅。
白云本無心,悠然伴幽獨。
對此脫塵鞅,頓忘榮與辱。
長笑天地寬,仙風吹佩玉。
終日空理棹,經年猶別家。
頃來行已遠,彌覺天無涯。
白云意自深,滄海夢難隔。
迢遞萬里帆,飄飖一行客。
獨憐西江外,遠寄風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滿南楚。
扁舟泊處聞此聲
清明別后雨晴時,
極浦空顰一望眉。
湖畔春山煙點點,
風暖草長愁自醉,
行吟無處寄相思。
潺湲子陵瀨,仿佛如在目。
七里人已非,千年水空綠。
新安江上孤帆遠,應逐楓林萬余轉。
古臺落日共蕭條,灘聲山翠至今在,遲爾行舟晚泊時。
鄱陽女子年十五,家本秦人今在楚。
厭向春江空浣沙,亭亭獨立青蓮下,忍草禪枝繞精舍。
自用黃金買地居,一花一竹如有意,不語不笑能留人。
黃鸝欲棲白日暮,云房寂寂夜鐘后,吳音清切令人聽。
人聽吳音歌一曲
長安此去欲何依,先達誰當薦陸機。
日下鳳翔雙闕迥,
臨水自傷流落久,贈君空有淚沾衣。
嬌愛更何日,高臺空數層。
含啼映雙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東流無復來,百花輦路為蒼苔。
青樓月夜長寂寞,宮中歌舞已浮云,空指行人往來處。
驕虜乘秋下薊門,陰山日夕煙塵昏。
三軍疲馬力已盡,孤城望處增斷腸,折劍看時可沾臆。
元戎日夕且歌舞,萬里飄飖空此身,十年征戰老胡塵。
赤心報國無片賞,漢月何曾照客心,胡笳只解催人老。
軍前仍欲破重圍,飲馬滹河晚更清,行吹羌笛遠歸營。
只恨漢家多苦戰
泛泛江上鷗,毛衣皓如雪。
朝飛瀟湘水,夜宿洞庭月。
歸客正夷猶,愛此滄江閑白鷗。
不過林園久,多因寵遇偏。
故山長寂寂,春草過年年。
花待朝衣間,云迎驛騎連。
松蘿深舊合,樵木散閑田。
拜闕貪搖佩,看琴懶更弦。
君恩催早入,已夢傅巖邊。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
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
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
際海蒹葭色,終朝鳧雁聲。
近山猶仿佛,遠水忽微明。
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張良思報韓,龔勝恥事新。
狙擊不肯就,舍生悲縉紳。
嗚呼陶淵明,奕葉為晉臣。
自以公相后,每懷宗國屯。
題詩庚子歲,自謂羲皇人。
手持山海經,頭戴漉酒巾。
興逐孤云外,心隨還鳥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