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憶歸
終日空理棹,經年猶別家。
頃來行已遠,彌覺天無涯。
白云意自深,滄海夢難隔。
迢遞萬里帆,飄飖一行客。
獨憐西江外,遠寄風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滿南楚。
扁舟泊處聞此聲
終日空理棹,經年猶別家。
頃來行已遠,彌覺天無涯。
白云意自深,滄海夢難隔。
迢遞萬里帆,飄飖一行客。
獨憐西江外,遠寄風波里。
平湖流楚天,孤雁渡湘水。
湘流澹澹空愁予,猿啼啾啾滿南楚。
扁舟泊處聞此聲
整日白白地劃著船,多年還遠離家鄉。近來越走越遠,越發覺得天地無邊無際。白云蘊含著深深的情意,即便隔著滄海也難阻隔思鄉之夢。那遙遠的萬里風帆,漂泊著我這孤獨的行客。我獨自憐惜遠在西江之外,在風波里寄身遠方。平靜的湖水在楚地流淌,孤雁飛過湘水。湘水悠悠讓我滿是哀愁,猿猴的啼叫聲響徹南楚大地。我在小船停泊處聽到這聲音。
理棹:劃船。
頃來:近來。
彌覺:越發覺得。
迢遞:遙遠。
飄飖:飄蕩。
澹澹:水流波動的樣子。
啾啾:象聲詞,形容猿叫聲。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能看出詩人長期漂泊在外,遠離家鄉。可能是在唐朝社會,人們為了生計或仕途四處奔波,詩人在漂泊途中,思鄉之情愈發濃烈,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游子的思鄉之苦。
為愛腰肢多種柳,拂朱橋。垂繡戶。雙舞。當妖嬈。看煞落花朝。搖搖。流鶯花外招。向長條。
小市無兼味,鄰家酒亦慳。佳期三五夕,遠客萬重山。霄漢分秋色,風塵照旅顏。去年當此夜,坐對紫薇間。
百轉通靈境,云陰隔翠層。蹉跎吾到海,蒼莽汝為僧。古樹忘枝葉,群峰自愛憎。偶然會名理,何用說傳燈。
唐昌觀中樹,曾降九天人。鑾駕久何許,雪英如舊春。豈無遺佩者,來效捧心顰。
會心林木已成歡,登覽還知天地寬。莫訝釣臺有真贗,一潭秋月照人寒。
淮安城下霜月明,淮河船上唱歌聲。誰遣此歌今夜唱,聲聲卻是怨郎行。
小閣濤聲涌,寒鐘入夜和。不逢蒼叟怒,常帶白云過。句曲興不淺,天臺路幾多。良宵驚啟戶,或恐是鯨波。
手把花枝入睡鄉,滿城桃李夜茫茫。香消墨淡人如玉,好夢相傳字幾行。
華山隱士羨圖南,高臥于今尚有龕。花鳥多情誰作主,云霞無恙夢猶酣。玉峰臨路空勞望,鐵索懸厓不可探。我欲東尋劉禹錫,結茅同住碧巉巖。
詩句雄豪易取名,爾來閑澹獨蕭卿。蘇州死后風流絕,幾許工夫學得成。法不孤生自古同,癡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正在山程水驛中。
輪蹄交雜遝,夜語不分明。望火時投店,聽雞夜度城。堠人嚴邏柝,驛使抗前旌。夾轂還相問,鄉關第幾程。
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托身洪流。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蕩清波,與之沈浮。
寺樓深不見,寥廓遞斜暉。泉向云邊冷,僧從雨外歸。低徊清夜磬,悽惻故山薇。偕隱吾誰托,中年百事非。
密雨灑蘅皋,平湖霧漸高。簾疏留不卷,閣小卻相遭。樹影連墻過,風聲逐雁翱。此時留客住,清酌有山醪。
磷磷白石照滄洲,玉瘦金寒碧水流。記得鴛鴦湖上景,對君疑是舊時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