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劉明復龍圖刊李茂正德政碑勒移維摩塑像文求詩因寄
龜趺螭首勢嵬然,輕重由來在所鐫。
名削奸臣磨偽說,像遷居士記真詮。
精文本自精誠出,妙手幡因妙相傳。
以善辟邪殊可敬,為公嗟嘆作詩篇。
龜趺螭首勢嵬然,輕重由來在所鐫。
名削奸臣磨偽說,像遷居士記真詮。
精文本自精誠出,妙手幡因妙相傳。
以善辟邪殊可敬,為公嗟嘆作詩篇。
碑座像龜、碑首似螭,氣勢雄偉高大,碑的價值輕重本就在于所鐫刻的內容。削去奸臣之名,磨掉虛假之說,遷移居士塑像,記下真正的道理。精妙的文章本是從精誠之心流出,神奇的技藝通過妙手代代相傳。用善來辟邪十分可敬,我為您感嘆而寫下這首詩篇。
龜趺螭首:碑座刻成龜形,碑首刻作螭形,是古代碑刻的裝飾樣式。嵬然:高大雄偉的樣子。
鐫:雕刻。
居士:文中可能指維摩居士,這里是遷移維摩塑像。真詮:真實的道理。
幡:這里可能是指技藝、手法。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題可知,鳳翔的劉明復刊刻李茂正的德政碑,勒移維摩塑像并寫了相關文章,向詩人求詩,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正邪之分,詩人借此表達對正義的支持。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揚以善辟邪、記錄真實正義之事的行為。其特點是語言直白,情感鮮明。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正義的追求。
燈夕花朝都已過,石泉槐火又將新。
故鄉失業荊榛滿,客子長饑雨雪頻。
底處桃源堪避世,何人橘里得藏身。
朝家細核丁黃籍,食指雖多無絹銀。
冷淡不生桃李徑,只將素艷伴紅梅。
冰清玉潤檀心炯,日暮天寒翠袖回。
似倚蘭舟并桂楫,羞稱金盞共銀臺。
誰將六出天花種,移向人間妙奪胎。
山窗偶閑靜,無事憶菖蒲。
怪石磨劍脊,西風拂虎須。
性貞偏愛潔,節勁固應癯。
何日新書室,清泉手自??。
春日山居好,春園賞海棠。
風流思妙麗,老大尚清狂。
暫拭傷時淚,還逢絕世粧。
傾銀并注瓦,彼此一時芳。
殘編百讀過,年去放螢飛。
好帶隨身火,休爭秉燭輝。
夜涼辭竹庋,風逆返書幃。
未是明經日,何人拾汝歸。
夏日山居好,雞鳴桑柘煙。
筍搖知狖過,草偃覺鵝眠。
休問田園計,聊隨飲食緣。
經營空自苦,煩惱更誰憐。
世事隨流水,年華逐北風。
雁橫殘笛外,人老夕陽中。
聽雪三間永,催梅百榼空。
沿溪漉明月,只在最高峰。
歲久殘僧屋,吾書故不塵。
持經入深竹,分韻與閑人。
花氣聞慈像,松涼施四隣。
細思貧最好,懷璧每戕身。
西風吹夢越中游,剪剪輕寒入短裘。
雁字不將鄉信寫,蛩聲空和旅吟愁。
郵亭冷雨孤燈夜,漁市斜陽一笛秋。
是處山川即吾土,仲宣何用怯登樓。
一入鴈蒼山,山蒼鴈落灣。
石螀鳴杼下,沙鳥宿窗間。
吾子動多悔,老夫今稍閑。
密云疎雨里,心事極相關。
絲窠鼠跡鎖書縢,老去斯文屬友朋。
凍芋共煨須熟火,寒葅對嚼欲生冰。
山深有客傳詩藁,庵小無僧上佛燈。
西去薌巖才半里,有蛟寒蟄得沉罾。
野色蒙茸翠羽蓋,山光澹蕩碧油幢。
午煙時引煎茶灶,曉霧還霑讀易窗。
隠映擲金鶑點點,分明藉玉鷺雙雙。
莫疑蛇動杯中影,一笑開襟釣大江。
暮色入江郊,霜風兩鬢毛。
笛聲吹月落,詩興挾秋高。
謝絕南柯蟻,留連左手螯。
孤燈竹窗底,危坐一歌騷。
新葉輕柔宜與藉,芳心疎散不須茸。
象床骨冷驚春夢,霧閣神清怯曉風。
雨里多情危有淚,月中澄瑩望如空。
清明寒食人何處,金谷昭陽事不同。
憑誰詩寄我,溪水接流瓢。
島瘦神空泣,韓豪骨未銷。
閑眠重落葉,久坐到歸樵。
予亦逃名者,何當共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