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屣
堂上歌聲想遏云,玉人休整碧紗裙。
妝殘粉落臙脂暈,飲劇杯深琥珀紋。
簪屣定知高楚客,笑談應好卻秦軍。
莫辭上馬玉山倒,已是遲留至夜分。
堂上歌聲想遏云,玉人休整碧紗裙。
妝殘粉落臙脂暈,飲劇杯深琥珀紋。
簪屣定知高楚客,笑談應好卻秦軍。
莫辭上馬玉山倒,已是遲留至夜分。
堂上傳來的歌聲清脆嘹亮,似乎能阻止行云。美人整理著碧紗裙。妝容殘敗,香粉飄落,留下胭脂的紅暈;飲酒暢快,杯中的美酒泛起琥珀般的紋路。簪子和鞋子可知這是高雅的賓客,談笑之間或許就能像魯仲連一樣退去秦軍。不要推辭上馬,即便醉得東倒西歪,畢竟已經逗留到了半夜時分。
遏云:形容歌聲嘹亮,高入云霄,能阻止行云。
臙脂暈:胭脂的紅暈。臙,同“胭”。
簪屣:簪和鞋,借指高雅的賓客。
高楚客:以高雅的楚地賓客來形容客人的不凡。這里可能用魯仲連的典故,魯仲連為齊國人,曾義不帝秦,談笑卻秦軍。
玉山倒:形容人醉酒后東倒西歪的樣子。
夜分:半夜。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是詩人參加一場高雅的宴會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人們有條件舉辦這樣的宴飲活動,詩人在宴會上感受到了歡樂的氛圍和賓客的高雅,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宴飲場景,展現宴會上的熱鬧與高雅。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意象豐富,營造出歡快的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的宴飲文化和文人的生活情趣。
得之平陸我登車,不見群優孟子誅。只恐鼻端無好質,歸時依舊腹空虛。
幾日風塵困馬蹄,忽瞻孤塔獻云霓。雙眸已似清江洗,況入亭城見角犀。
先生不得醉紅裙,何以留連逆旅人。故苑池臺老秋色,頖宮講罷走車輪。
直諒多聞許我親,迷途從此遂知津。社中忽怪爾來進,曾向睢陽見異人。
高低深淺逐陰晴
一簇林巒畫不成
誰道青山怕云點
白云點處轉分明
飄泊年家子,依歸父執尊。
不知分此袂,還更躡誰門。
欲語無言訴,相期有意存。
何時憑水檻,涼夜倒清樽。
誰返東風柳絮魂,
一時枯朽盡沾恩。
漫空解作便娟態,
刻地渾無剪燭痕。
擁彗酷憐和月掃,
烹茶擬欲帶云吞。
紗窗此夕明于晝,
怪底棲雞誤曉昏。
生東吳。
死丹徒。
坐曲木床,握烏藤杖。
鑄佛祖之楷模,活叢林之氣象。
你莫來虎口撩須,誰更敢蛇頭揩癢。
當年望氣識真龍
舉玦何頻向沛公
陵母獨知興廢業
想應地下愧相逢
絕意紛華百不求,
先生自是忘機儔。
山深林密長遺世,
可是淮南身后不。
惱亂春心朝復朝,
不堪憔悴沈郎腰。
莫辭綠酒千鐘醉,
且看紅英萬點飄。
浮萍逐流水,
水去萍著泥。
爾自失所依,
出處安得齊。
迎得新年送臘回,
一朝生意動寒荄。
玉塵后夜籠金闕,
元是春風帶雪來。
晨興理荒穢,
荒路曖交通。
春水滿泗澤,
平疇交遠風。
棲遲豈為拙,
回復遂無窮。
鳥弄歡新節,
北林榮且豐。
英魂招不起,
應在此徜徉。
紅綠波相映,
真成錦繡鄉。
說道疏時元是密
偶于忙處得尋閒
宿愁復嶺重山外
新趣清風明月閒
村村昏黑樹陰濃
只尺湖塘路不通
夜半風來吹散雨
棹歌依舊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