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廟陪祀
斗柄方中玉漏催,俄傳嚴蹕出蓬萊。
朱旗盡繞雙龍入,紫氣遙從五鳳來。
三獻禮終霜月澹,九成聲沸錦云開。
從官森列知能賦,獨立秋風愧菲才。
斗柄方中玉漏催,俄傳嚴蹕出蓬萊。
朱旗盡繞雙龍入,紫氣遙從五鳳來。
三獻禮終霜月澹,九成聲沸錦云開。
從官森列知能賦,獨立秋風愧菲才。
北斗星斗柄指向中天,玉漏聲聲催促,很快就傳來皇帝出行的警戒聲從宮中傳出。紅色的旗幟環繞著皇帝的車駕進入太廟,祥瑞的紫氣從五鳳樓方向遙遙而來。三次獻禮結束,霜月顯得格外清冷,九遍樂章奏響,樂聲沸騰,如錦云散開。隨行官員整齊排列,個個都有賦詩之才,我獨自站在秋風中,慚愧自己才能淺薄。
斗柄方中:北斗星斗柄指向中天,代表特定時刻。
玉漏:古代計時工具。
嚴蹕:帝王出行時清道戒嚴。
蓬萊:這里借指皇宮。
雙龍:指皇帝車駕。
五鳳:五鳳樓,一般指皇宮中的樓觀。
三獻:古代祭祀時獻酒三次。
九成:九遍樂章。
從官:隨行官員。
菲才:才能淺薄。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陪皇帝到太廟祭祀之時。太廟祭祀是古代皇家重要的禮儀活動,體現對祖先的尊崇。作者在陪祀過程中,目睹莊重儀式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太廟陪祀這一重要活動,突出其莊重神圣。特點是場面描寫宏大,氛圍渲染到位。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祭祀詩的風貌,反映當時的禮儀文化。
舊隱終牽夢,春殘結束歸。
溪山無伴過,風雨有花飛。
片石留題字,孤潭照浣衣。
鄰僧喜相接,掃徑與開扉。
白發久慵簪,常聞病亦吟。
瘦應成鶴骨,閑想似禪心。
上國楊花亂,滄洲荻筍深。
不堪思翠??,西望獨沾襟。
去歲來尋我,留題在蘚痕。
又因風雪夜,重宿古松門。
玉有疑休泣,詩無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兵火銷鄰境,龍沙有去人。
江潭牽興遠,風物入題新。
雪湛將殘臘,霞明向早春。
郡侯開宴處,桃李照歌塵。
八月江行好,風帆日夜飄。
煙霞經北固,禾黍過南朝。
社客無宗炳,詩家有鮑昭。
莫因賢相請,不返舊山椒。
未得凌云價,何慚所買真。
自知桃李世,有愛歲寒人。
瑟瑟初離澗,青青未識塵。
寧同買花者,貴逐片時春。
津亭雖極望,未稱本心閑。
白有三江水,青無一點山。
新鴻喧夕浦,遠棹聚空灣。
終遂歸匡社,孤帆即此還。
舊溪千萬竿,風雨夜珊珊。
白首來江國,黃金買歲寒。
乍移傷粉節,終繞著朱欄。
會得承春力,新抽錦籜看。
早晚逐茲來,閑門日為開。
亂蛩鳴白草,殘菊藉蒼苔。
困臥誰驚起,閑行自欲回。
何時此攜手,吾子本多才。
潔白雖堪愛,
腥膻不那何。
到頭從所欲,
還汝舊滄波。
鬢霜垂七十,江國久辭官。
滿篋新風雅,何人舊歲寒。
閑居當野水,幽鳥宿漁竿。
終欲相尋去,兵戈時轉難。
花落水喧喧,端居信晝昏。
誰來看山寺,自要掃松門。
是事皆能諱,唯詩未懶言。
傳聞好時世,亦欲背啼猿。
霮zw蔽穹蒼,冥蒙自一方。當時消酷毒,隨處有清涼。
著物聲雖暴,滋農潤即長。乍紅縈急電,微白露殘陽。
應禱尤難得,經旬甚不妨。吟聽喧竹樹,立見漲池塘。
眾類聲休出,群峰色盡藏。頹沱來洞壑,汗漫入瀟湘。
下葉黎甿望,高袪旱暵光。幽齋飄臥簟,極浦灑歸檣。
蘚在階從濕,花衰苑任傷。閑思濟時力,歌詠發哀腸。
野癖雖相似,生涯即不同。
紅霞禪石上,明月釣船中。
醉倒蘆花白,吟緣蓼岸紅。
相思何以寄,吾道本空空。
西笑道何光,新朝舊桂堂。
春官如白傅,內試似文皇。
變化龍三十,升騰鳳一行。
還家幾多興,滿袖月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