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酬張井見贈
溪上閑居四十春,春溪蘭珮蕙為紳。
自知吟詠非經濟,誰道機謀學渭濱。
三尺焦桐勝面友,數家老叟是比鄰。
少年多謝攜詩什,來訪疏慵潦倒人。
溪上閑居四十春,春溪蘭珮蕙為紳。
自知吟詠非經濟,誰道機謀學渭濱。
三尺焦桐勝面友,數家老叟是比鄰。
少年多謝攜詩什,來訪疏慵潦倒人。
在溪邊悠閑居住了四十年,春日的溪邊我以蘭為珮、蕙草作衣帶。自己知道吟詩并非經世濟民之法,誰說我會去學姜子牙那樣施展機謀。一把焦桐琴勝過知心朋友,幾家老叟就是我的鄰居。多謝少年帶著詩作來拜訪我這個懶散潦倒之人。
蘭珮蕙為紳:以蘭草作玉佩,蕙草為衣帶,比喻高潔的品格。
經濟:經世濟民。
機謀學渭濱:渭濱指姜子牙,傳說他曾在渭水之濱垂釣,后遇周文王,施展機謀助周滅商。這里指學習姜子牙施展機謀。
三尺焦桐:焦桐是琴的別稱,三尺形容琴的長度。
詩什:《詩經》的雅、頌以十篇為一什,后用“詩什”泛指詩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知詩人已在溪邊閑居四十年,應是晚年之作。當時詩人可能已看淡世事,安于閑適生活,少年攜詩來訪觸發了他的感慨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閑適淡泊的生活態度。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心境。
云??分佳茗,風潭矗怪松。
書疑黃石授,稅可紫芝供。
抵玉那驚鵲,探珠欲近龍。
晚來聽近雨,乞水濯塵容。
海岸收殘雨,西風放晚晴。
霜林紅未脫,寒草綠猶生。
老覺光陰速,閑觀世累輕。
端憂多暇日,憔悴庾蘭成。
歷世由羲軒,百相標簡牘。操術難具論,大抵一言足。
所尚必仁恩,所禁在殺戮。臯陶期無刑,四海自肅穆。
敷德益所贊,坐使有苖服。西都郅支功,蕭相不肯錄。
有唐未開邊,宋璟乃當軸。向來多謬悠,紛紛空食肉。
一言俞玉音,萬灶休野宿。不戰乃為功,休兵豈無福。
海上神仙不知數,無人觧說三山路。舟中仿佛見霞裾,弱水波深不堪度。
青天那得白日升,仁能愛物功乃成。秦漢之君俱好武,枉從方士求長生。
從來定亂必以戰,公以不戰為中興。兩朝歲活數百萬,報公福祿知難名。
只今潭潭開二府,富貴如山澤如雨。經殿時聞御幄香,日對清光接天語。
歸來下馬復過庭,一德樓邊柳陰舞。天上頻移瑇瑁筵,瓊漿賜酒如流泉。
盛事傳觀作圖畫,蕊珠何處求群仙。皇天報德何時足,政恐天心似人欲。
會從四世數五公,何止長年是公福。
秋雨平欺玉川屋,向曉寒窗風撼木。
道人閑作木魚歌,使君肯和無弦曲。
枯魚剝啄渠自鳴,客夢依稀我方熟。
此身安得在蘄州,去覓君家咄嗟粥。
南山一何高,山高亦何有。
上有摩霄松,蒼虬立盤糾。
下有千歲芝,食之令人壽。
挽之為天樞,循環轉維斗。
紫宸傍七星,坐閱幾晚晝。
帝以殿厥居,山龍垂袞繡。
后皇植巨木,載物見坤厚。
用以摶洪鈞,功乃周宇宙。
才大用固難,德盛功亦懋。
社櫟其何顏,繁柯日滋茂。
豐隆欲鞭車,風伯不借便。我欲訟風伯,云意亦復變。
帝命誰敢遲,民事那可緩。油云始膚寸,崇朝忽彌漫。
深憂軫淵衷,凍雨洗霜霰。知誰挽銀河,傾瀉落天半。
喜氣同雨來,孫郎語良健。應憐占籍者,就食免流轉。
天子坐法宮,斯民樂芳甸。云山倘可尋,野水不辭亂。
幽人得新涼,妙作寄三嘆。君鋒不可當,我復那能殿。
七度逢寒食,連年客異鄉。
鬢絲嗟老大,冢木念青蒼。
亂眼花無數,傷心柳著行。
病余春又過,不擬近杯觴。
濟時材術本無庸,長大猶存伯業功。
騏驥已消千里志,鶢鶋聊避廣川風。
論都正恐譏傖父,置酒深慚及寓公。
早晚共謀歸去計,煙波???五湖東。
艾侯人物似芝蘭,不數淮陰袴下韓。
筆底波瀾驚浩渺,胸中書傳想縈蟠。
厲施固自無妍丑,楚越何曾異膽肝。
一笑相從亦何事,共看明月上云端。
不雜寒枝冰雪光,蜜脾初點一分黃。
裁時巧借韓湘手,到處濃薫荀令香。
東閣斂藏羞太白,游蜂邂逅恍如狂。
艶陽時節閑桃李,任學風流時世粧。
欲傾杯酒話平生,又觧孤舟作曉行。
有友五人那忍別,去家三歲若為情。
一時但恐無耆舊,四海誰言有弟兄。
歸路若隨清夢到,江南雖遠不多程。
參軍詩古清而臞,清瑤繞屋分西湖。
長安城中開八陌,心知此地人皆無。
草閣波平少傍舍,臥看晴沙鳥飛下。
眼無公事兒自癡,句有澄江官頗暇。
吾生已老心懷羞,為饑索米亦有求。
聞君稍動謝守趣,令我轉憶江南洲。
詩成況復終少味,五字故堅不知畏。
可憐未識故將軍,應似當年灞陵尉。
分符江左力難支,竊食琳宮得祿遲。
淮上故園生杞棘,江邊大將列旌旗。
未知疏傅揮金日,正是公孫脫粟時。
為報阿咸休悵望,十年窮巷困朝饑。
汲汲謀三徑,區區卜一廛。
艱難歸舊隱,荏苒嘆流年。
欲設維摩榻,重尋子敬氈。
飄零來海角,華髪已盈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