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宰生日詩五首 其二
歷世由羲軒,百相標簡牘。操術(shù)難具論,大抵一言足。
所尚必仁恩,所禁在殺戮。臯陶期無刑,四海自肅穆。
敷德益所贊,坐使有苖服。西都郅支功,蕭相不肯錄。
有唐未開邊,宋璟乃當軸。向來多謬悠,紛紛空食肉。
一言俞玉音,萬灶休野宿。不戰(zhàn)乃為功,休兵豈無福。
歷世由羲軒,百相標簡牘。操術(shù)難具論,大抵一言足。
所尚必仁恩,所禁在殺戮。臯陶期無刑,四海自肅穆。
敷德益所贊,坐使有苖服。西都郅支功,蕭相不肯錄。
有唐未開邊,宋璟乃當軸。向來多謬悠,紛紛空食肉。
一言俞玉音,萬灶休野宿。不戰(zhàn)乃為功,休兵豈無福。
歷史從伏羲、軒轅開始,眾多賢相事跡記載于史冊。他們治國方法難以一一詳述,大概用一句話就能概括。他們崇尚的一定是仁義恩德,禁止的是殺戮。皋陶期望能達到不用刑罰的境界,天下自然會安定有序。廣施仁德能得到眾人稱贊,能讓有苗部落順服。西漢誅殺郅支單于的功勞,蕭望之不肯記錄。唐朝還未開拓邊疆時,宋璟就擔任宰相。以前有很多荒謬不實的事,眾多官員白白享受俸祿。您一句話如同玉音,讓眾多軍隊不用在野外宿營。不通過戰(zhàn)爭取得勝利才是真的功勞,停止戰(zhàn)爭難道不是福氣嗎?
羲軒:伏羲和軒轅(黃帝),是傳說中上古的賢君。
簡牘: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木片,這里指史冊。
操術(shù):治國的方法。
臯陶(yáo):傳說中東夷族的首領(lǐng),舜時擔任掌管刑法的官,以公正賢明著稱。
有苖:古代部落名,也稱三苗。
西都郅支功:西漢時,甘延壽、陳湯遠征康居,斬殺郅支單于,立下大功。
蕭相:指蕭望之,他反對對甘延壽、陳湯記功。
宋璟:唐朝名相,主張不輕易開邊。
當軸:比喻官居要職。
謬悠:荒謬不實。
俞玉音:指皇帝同意、認可的聲音,這里指時宰的話如同皇帝的旨意。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nèi)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戰(zhàn)爭或有開邊的傾向,詩人希望時宰能以仁義治國,停止不必要的戰(zhàn)爭,在時宰生日時寫下此詩進行贊美和勸誡。
這首詩主旨是倡導(dǎo)仁政,贊美時宰以仁恩治國、止戰(zhàn)休兵。其特點是用典豐富,以歷史故事為依據(jù)闡述觀點。在文學(xué)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和平、仁政的追求。
云外軒窗切斗牛,翛然三伏亦生秋。青山屈曲無重數(shù),俱束溪光款款流。
奪人不奪境,山河光炯炯。若謂露全身,重添眼中眚。
懶學(xué)羊裘漢子陵,亦非解印晉淵明。好山好水恒相對,浮利浮名不愿爭。詩酒每尋朋友共,田園都付子孫耕。野心真與閒云似,卻笑孤云出岫輕。
十年水流東,十年水流西。水流無已時,人事成爪泥。春殘花濺淚,暑去寒露凄。盛衰付煙云,得失笑蟲雞。孔門聞道死,莊生與物齊。各言志所取,身后互訶詆。是非無定論,榮辱不須迷。堂燕尋常入,暮鴉終古啼。不如傾斗酒,詩成和醉題。
莽莽屯云接四溟,直疑天漏地維傾。此生覬望盡灰冷,但愿耳邊無雨聲。
刻羽流商否,霜風動地吹。邇來唯自惜,知合是誰知。塹雪消難盡,鄰僧睡太奇。知音不可得,始為一吟之。
奪境不奪人,虛空問四鄰。從來無眹兆,何事起埃塵。
汗馬黃沙百戰(zhàn)勛,神州多難待諸君。從來王業(yè)歸漢有,豈可江山與賊分。暖日照融千樹雪,寒風吹散滿天云。猶多狐鼠遁逃處,河朔家家望五軍。
少年京洛車并馳。九衢中、塵土涴衣。望里有、西山好,晚鐘聲、虛度翠微。才名與世終無補,愿留身、親見盛時。怕再渡、黃河水,鑒劉郎、霜鬢幾絲。
心苦味不苦,世衰吾道微。清如吞雪雹,誰把比珠璣。作者相收拾,常人任是非。舊居滄海上,歸去即應(yīng)歸。
悠悠寒日傍城闉,風蹙微波作細鱗。莫怪此江清見底,屈平曾向此投身。
人境兩俱奪,倒轉(zhuǎn)舌頭說。四句若為分,曇花生枯蘗。
慷慨入荒城,孤煙帳下明。風沙千戶卷,煙樹一村傾。倦鳥艱難宿,歸鴉哀怨鳴。行行問去路,大雪滿征程。
梅蕊破春。斜影畫屏風上。月熹微,煙蕩漾。最愁人。惜花應(yīng)是感芳辰。移向扇中描得。碾金泥,勻黛墨。寫真真。
難得心交左伯桃,亦無善相九方皋。而今賤子多儒誤,自古山人索價高。眾雀豈能知鵠志,一雞何足用牛刀。獨醒獨醉俱堪樂,妙理依然有濁醪。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