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再游二首 其二
石門髙下両相通,冰屋初開不復封。
睡穏好欹方水玉,味清須試密云龍。
詩筒迭和難親筆,談柄閑搖屢折松。
便寫姓名鐫翠壁,休論功烈刻華鐘。
石門髙下両相通,冰屋初開不復封。
睡穏好欹方水玉,味清須試密云龍。
詩筒迭和難親筆,談柄閑搖屢折松。
便寫姓名鐫翠壁,休論功烈刻華鐘。
石門上下相互連通,冰屋剛剛打開不再封閉。安穩入睡時適宜斜靠著方形的水玉枕,味道清新還需品嘗密云龍茶。詩筒往來唱和難以親自提筆書寫,閑談時隨意搖動拂塵多次折斷松枝。干脆把姓名刻在翠綠的石壁上,不必再談論功勞去刻在華麗的鐘鼎上。
石門:此處指特定的石門景觀。
冰屋:可能是一種類似冰窖或清涼的屋子。
水玉:可能指水玉枕,一種玉石材質的枕頭。
密云龍:茶名,是宋代的貢茶。
詩筒:古人傳遞詩作的器具。
談柄:指拂塵,古人清談時常手持。
鐫:雕刻。
華鐘:華麗的鐘鼎,古代常刻功烈于其上。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游覽石門等自然景觀時。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遠離官場紛擾、享受自然與文學交流的心境,借此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功名利祿的態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和對功名利祿的淡泊。其特點在于通過自然場景和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出詩人的心境和價值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情趣和思想傾向。
君葺城樓望九峰,
我能遍踏九芙蓉。
飛云捲雨輸賢守,
透月穿天乞老農。
秋江又漲水三篙,自在中流發浩歌。
誰識黑風天外立,重洋萬里起洪波!
揚塵驚淺瀨,平陸比通津。絕臏正扛鼎,化身如轉輪。未輿譏代畜,不狩愧懸鶉。誰借商巖手,一篙煙水春。
水面平如砥,湖心淺不波。駕肩同作楫,袖手莫談河。不見成橋鵲,空傳度磧駝。勞生正應爾,空愧白鷗莎。
三仕猶堪寄白門,千秋吏隱意誰論。
熟官久已違清署,上客還能共綠尊。
漫向詞林矜翰藻,且緣桑梓話鄉園。
看君雙翼垂天起,肯為萍飄斷旅魂。
露垂珠淚滴花枝,滴斷花枝天不知。
緣分只期天到底,綱常也賴爾扶之。
西風吹破三更夢,細雨寒生萬里思。
惆悵一聲寥落外,露垂珠淚滴花枝。
欲覓新涼何處得。環漪亭上清無敵。荷蓋蓮房和露摘。聲淅淅。波心驚起雙鸂鶒。
蓮蕊自紅荷自碧。畫圖寫就銀塘色。林影波光堪愛惜。幽興逼。我懷鷗鳥知端的。
飲罷團燈酒,游人作蟻行。
鬧春花尚冷,傍水草先榮。
遍地燃香燄,高天放孔明。
莫嗟云蔽月,斯世正清平。
家園曉萋萋,露葉何青白。
長隨苜蓿盤,不近膏粱客。
寫入丹青中,閒情聊自適。
天地長不沒,山川無改時。草木得常理,霜露榮悴之。謂人最靈智,獨復不如茲!
適見在世中,奄去靡歸期。奚覺無一人,親識豈相思!但馀平生物,舉目情凄洏。
我無騰化術,必爾不復疑。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茍辭。
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誠愿游昆華,邈然茲道絕。
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此同既難常,黯爾俱時滅。
身沒名亦盡,念之五情熱。立善有遺愛,胡為不自竭?酒云能消憂,方此詎不劣!
大鈞無私力,萬理自森著。人為三才中,豈不以我故!與君雖異物,生而相依附。
結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語!三皇大圣人,今復在何處?彭祖壽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賢愚無復數。日醉或能忘,將非促齡具?立善常所欣,誰當為汝譽?
甚念傷吾生,正宜委運去。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
張弟五車書,讀書仍隱居。
染翰過草圣,賦詩輕子虛。
閉門二室下,隱居十年馀。
宛是野人野,時從漁父漁。
秋風自蕭索,五柳高且疏。
望此去人世,渡水向吾廬。
歲晏同攜手,只應君與予。
辛苦法王子,深慈將奈何。
肉殘無足食,骨碎可重磨。
大網嫌魚漏,高林畏鳥多。
不如魑與魅,猶自喜人過。
不年不日,明珰低想眉嫵。記取惜分,熨水黏絮。人暗許。動寶箏玉柱。空朝暮。隔門前遠路。
愁君一去,茫茫江海難遇。霎時俊侶。徒念相逢處。
紅濕胭脂雨。桃欲語。問舊游記否。
惟子有道,天與異容。
狀雖云惡,德則其豐。
南止江沱,學者云從。
取士自茲,貌或非公。
雪鰲寒聳玉棱層,
門釘桃符似不曾。
將謂已無閑鬼祟,
客床猶有不眠僧。
夜泊清溪弄水亭,
棹謳徐起月華明。
水晶宮畔西湖上,
除卻兩邦無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