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行
昔年會稽探禹書,探得六甲開山圖。
圖載潛南天柱山,上侵霄漢下淵泉。
真人秘語世不傳,但見絕頂蒙云煙。
漢武射蛟浮九江,舳艫千里來樅陽。
筑壇祈仙瞻杳茫,茂陵檜柏空青蒼。
石牛一臥叱不起,白鹿還歸深洞里。
二月靈鶴有時來,洞口桃花泛流水。
昔年會稽探禹書,探得六甲開山圖。
圖載潛南天柱山,上侵霄漢下淵泉。
真人秘語世不傳,但見絕頂蒙云煙。
漢武射蛟浮九江,舳艫千里來樅陽。
筑壇祈仙瞻杳茫,茂陵檜柏空青蒼。
石牛一臥叱不起,白鹿還歸深洞里。
二月靈鶴有時來,洞口桃花泛流水。
從前我在會稽探尋大禹的書籍,尋得了六甲開山圖。圖中記載著潛山南邊的天柱山,上可觸碰云霄,下深入淵泉。仙人的秘語世間無人相傳,只看見那絕頂被云煙籠罩。漢武帝曾在九江射蛟,戰船綿延千里來到樅陽。他筑壇祈仙,卻只看到一片渺茫,茂陵的檜柏徒然呈現青蒼之色。石牛臥著怎么叱責也不起來,白鹿回到了深洞之中。二月里靈鶴有時會飛來,洞口的桃花隨流水漂浮。
會稽:古地名。
禹書:傳說中大禹所留下的書籍。
六甲開山圖:一種記載開山之事的圖籍。
侵:接近、觸碰。
真人:道家稱存養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
射蛟:指漢武帝射蛟之事。
舳艫:船只。
樅陽:地名。
茂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引用漢武帝相關典故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游覽天柱山時,結合歷史傳說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神仙方術的一定追捧,詩人借景抒情,借史詠懷。
這首詩以探尋古跡為線索,描繪了天柱山的神秘景色和漢武帝求仙的故事。主旨在于展現自然的神秘與歷史的滄桑。其特點是將神話傳說與現實景觀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對自然和歷史的關注。
也學賦詩橫槊公,
浪拋狂語倡群兇。
由來立馬元無地,
空指吳山第一峰。
近寒食。煙水村南舍北。斜陽看、橋畔草花,時節相逢謝堂客。鄰翁鬢早白。曾識。尋常巷陌。漂搖事、風暮雨朝,檐語雙雙世如隔。
莓梁暗陳跡。但貼地依稀,茸唾狼藉。銜泥將子知猶力。嗟落絮身世,漲花漂蕩,天涯何處夢再覓。斷魂網窗黑。
愁極。正岑寂。漸柳改春顰,梨泫秋色。沉沉社鼓思行役。問舞影燈外,盼波簾隙。年來年去,得且住,怎記憶。
卮言日出。天上漫試,人間無術。
一笑歸來,身如蟬蛻,首如龜縮。
年年白酒黃花,共愿我、光風霽月。
不道道人,骎骎老去,如何消得。
十分花氣醉春情,拂曉先聞百舌聲。白玉搖鞭芳草暖,踏青時節雨初晴。
春來處處有花看,一種芳心欲吐難。陌上鵝黃初染柳,不禁煙雨裊輕寒。
殘梅一片過晴檐,忽感春風三十三。舊雁自歸江北去,鶯花只是戀江南。
帝德溥將,涵負吐納。
百谷來王,天與地沓。
何人不綏,何物不懷。
何戾不蠲,何善不嘉。
皇仁熙熙,云何不來。
昃日方傳食,遙途且駐鞭。
草枯汶水斷,野闊岳云連。
一塔棲寒照,千林起夕煙。
春心何處托,欹枕數聲鵑。
帝子華年小,初弦寶月沈。
端嫻三肅禮,憫動六宮深。
徒殯飛秋雪,迎神下彩禽。
松楸依在咫,慈孝萬年心。
逐隊彤庭數載間,何曾兩度侍宸班。略勝遠嫁胡沙去,才得君王一動顏。
花錢費盡畫雙蛾,望斷金輿不見過。鷩聽調鶯宮樹上,一年春事已無多。
暑簟瞢騰午漏長,分明夢里見君王。起來戲折宜男草,燕語雙雙傍畫梁。
錦樹秋聲入枕幃,天邊牛女又佳期。羅衫雖薄難拋卻,記得君恩賜著時。
江南多木棉,輕暖勝齊紈。慈母勤夜紡,孤鐙懸闌干。
皚皚潔白華,照見冰雪肝。線斷使復續,車毀使復完。
車影似明月,一輪何團團。月輪四更落,車輪仍盤桓。
線影如銀河,九折回波瀾。波瀾無已時,得成布一端。
裁布制兒衣,賣布供兒餐。兒食日二簋,母食日一簞。
兒身著新襖,母身蘆衣殘。時紡時課讀,畫荻呼兒看。
計偕兒北行,拜別具儒冠。門外牽兒裾,十指盡成瘢。
不畏操作苦,翻畏關山難。母心如飛轂,母手如轉丸。
病亟床蓐冷,還慮兒身單。命取車上線,縫衣寄長安。
衣線長在身,縫者骨已寒。仿佛夢魂中,軋軋聲未闌。
秋林聽絡緯,飛鳴猶悲酸。酸風吹淚雨,此淚何時乾。
輕塵倦馬,酒醒今宵何處。最愁說瓊簫、花外半壁儲胥。
恨入初程,劍歌聲悄壯心孤。圍棋乘興,遲回命屐,一著先輸。
鼓吹未閑,凄涼官燭,憔悴軍符。更誰向、平原飛騎,笑挽雕弧。
廢壘秋笳,怨吟曾到帳中無。傷心休問,遼空唳鶴,殘月鳴狐。
一燈如螢雨潺潺,老夫讀書蓬戶間。
但與古人對生面,那恨鏡里凋朱顏。
功名本來我輩事,人自蹭蹬天何慳。
君看病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
環佩珊然落九霄,珠圓心事玉華雕。
生成仙骨非丹換,朗徹神情要白描。
浴罷不愁云鬢亂,燈前還怕雪肌消。
料應除卻盤龍鏡,那得人間有二喬。
信宿山城更去車,
紆回夜入玉川家。
深燈細問當前事,
一老雄談博浪沙。
秋風吹客淚,萬里憶南冠。
失路知誰問,無衣念汝寒。
斗光觀劍易,獄暗寄書難。
更有初來雁,聯翩不忍看。
此行莫擬幾時回,
此去應須到五臺。
若過曼殊放光處,
殷勤為我記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