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靖安佳人怨二首
寶馬鳴珂踏曉塵,魚文匕首犯車茵。
適來行哭里門外,昨夜華堂歌舞人。
秉燭朝天遂不回,路人彈指望高臺。
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寶馬鳴珂踏曉塵,魚文匕首犯車茵。
適來行哭里門外,昨夜華堂歌舞人。
秉燭朝天遂不回,路人彈指望高臺。
墻東便是傷心地,夜夜流螢飛去來。
清晨,裝飾華麗的寶馬佩著玉珂,踏著晨塵奔馳;可有人卻手持魚紋匕首,犯上作亂。剛才還在里門外痛哭的人,昨夜還是華堂中歌舞升平的佳人。手持蠟燭入朝的人一去不返,路人都手指著他的高臺嘆息。墻東就是令人傷心的地方,夜夜只有流螢飛來飛去。
鳴珂:馬勒上的裝飾品,馬行則作響。
魚文匕首:指匕首上刻有魚形花紋。車茵:車上的墊子,代指車。
適來:剛才。
秉燭朝天:指入朝。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作者目睹了某一貴族家庭或政治人物的興衰變故后有感而發。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不安的因素,導致一些人的命運發生巨大轉變。
這首詩主旨是感嘆世事無常。通過今昔對比的手法,生動展現命運的起伏。在文學史上,它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體現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竹濁蟠小徑,屈折斗蛇來。
三年得歸去,知繞幾千回。
陶菊手自種,
楚蘭心有期。
遙知渡江日,
正是擷芳時。
因思上黨三年戰,閑詠周公七月詩。
竹帛未聞書死節,莫笑一麾東下計,滿江秋浪碧參差。
含煙一株柳,拂地搖風久。
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
山鳥飛紅帶,亭薇拆紫花。
溪光初透徹,秋色正清華。
靜處知生樂,喧中見死夸。
無多珪組累,終不負煙霞。
數樹新開翠影齊,
倚風情態被春迷。
依依故國樊川恨,
半掩村橋半掩溪。
淮陽多病偶求歡,
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干。
獨折南園一朵梅,
重尋幽坎已生苔。
無端晚吹驚高樹,
似裊長枝欲下來。
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
獨登還獨下,誰會我悠悠。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
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華堂日漸高,雕檻系紅絳。
故國隴山樹,美人金剪刀。
避籠交翠尾,罅嘴靜新毛。
不念三緘事,世途皆爾曹。
行樂及時時已晚,對酒當歌歌不成。
千里暮山重疊翠,看著白蘋芽欲吐,雪舟相訪勝閑行。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淚沾衣。
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劼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日落水流西復東,春光不盡柳何窮。
巫娥廟里低含雨,灞上漢南千萬樹,幾人游宦別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