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竹
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劼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本因遮日種,卻似為溪移。
歷歷羽林影,疏疏煙露姿。
蕭騷寒雨夜,敲劼晚風時。
故國何年到,塵冠掛一枝。
原本是為了遮擋陽光而栽種竹子,卻好像是為了映襯溪流而移植過來。竹子如羽林軍般排列整齊,在煙露中姿態疏朗。寒雨夜里它發出蕭騷的聲響,晚風中它枝葉相互敲擊。故鄉哪一年才能回去啊,真想把這塵世的官帽掛在一根竹枝上。
歷歷:分明可數的樣子。羽林:本指禁衛軍,這里形容竹子排列整齊如羽林軍。
蕭騷:形容風吹竹子的聲音。
敲劼:指竹子枝葉相互敲擊。
塵冠:指塵世的官帽,象征仕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身處仕途,在異地為官,看到自己栽種的竹子,引發了對故鄉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鄉與歸隱之情。其特點是借竹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石榴裙子稱纖腰,唱歇新聲換玉簫。背立東風偷拭淚,為誰腸斷為誰嬌。
自解嫌疏放。盡安排、黃齏注籍,酸寒骨相。此子最宜丘壑置,不稱凌煙畫象。有散髻、斜簪相望。同拜散人新封號,要江湖、終古長無恙。滄洲趣,日應長。頭巾懶學周家樣。伴諸公、吟尊料理,爐煙供養。手把離騷須痛飲,耳熱酒酣神王。更難得、風云開朗。任爾安期靈氣盡,武陵源、何物能搖蕩。行荷鍤,坐傾釀。
欲問庵中事,無論后與先。還因一宿覺,不用再參禪。門遠青山曲,檐依古木邊。誰當秋夜靜,來看月孤圓。
何處吟詩好,詩吟黃葉村。停車留晚景,題句艷朝暾。雞犬聞鄰舍,桑麻話小園。此時無所詠,奔走苦侯門。
閒庭晝暖日偏長,小立東風撇繡床。空際游絲兼絮舞,階前瑤草競蘭芳。流鶯隱樹窺疏檻,粉蝶隨人繞曲廊。信步不嫌花徑滑,一篙新綠漲池塘。
地已歸禪寂,猶存別墅名。殘僧迷舊事,老樹變秋聲。水落山根豁,云開岸腳明。謝公墩自在,一任后人爭。
拋卻塵囂拾得閒,一春無日不看山。何當觸我興亡感,忍淚新亭且破顏。
紫羅抹額繡腰裙,傾國風流宛勝秦。玉笛插藏人不見,夜深吹起鳳樓春。不于三界現身意,誰謂維摩談不二。山空晝永鳥無聲,春光不在千花里。白云山出復山沒,寒澗日西還日東。長老不歸予又去,唯留蘿月與松風。
我祖之冢蘿山陽,昔者沃土今遐荒。十里燃烽五里堠,白日黯黯旗飛揚。手栽三松何松長,誰其守者豺與狼。嗚呼一歌兮歌聲促,海隅是日家家哭。
游仙名特奇,神物憑誰覓。何如松下眠,雅愛巖石適。橫陳夢更清,側理山尤寂。日斜晚煙濃,牧豎吹羌笛。
御溝繞殿細無聲,飛灑彤墀曉氣清。開到石榴花欲盡,陰陰高柳一蟬鳴。
刑場訖事欲分攜,猶有殘花戀故枝。更繞庭陰行數匝,九人重到定難期。
十載交游滿帝都,五陵年少避呼盧。只今惟有張公子,匹馬時時過酒徒。南冠君子系京華,秋色傷心廣柳車。此地由來多俠客,不知誰是魯朱家。北斗闌干南斗低,啼烏三匝鳳城棲。萬年枝上秋風起,飛入中丞署里啼。
犀牛扇子有來由,幾度拈來幾度休。荷葉亂傾珠的皪,一番雨過碧溪頭。
軍中富馀暇,飛蓋南城隈。雍容陪后乘,一一應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