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如今八月九月時,吟翁還愛黃菊籬。
及見清風楊柳枝,時時對柳呼酒卮。
頭顱半禿牙齒稀,村田未去尋牛衣。
為唱驪駒不及時,主人先道無庸歸。
如今八月九月時,吟翁還愛黃菊籬。
及見清風楊柳枝,時時對柳呼酒卮。
頭顱半禿牙齒稀,村田未去尋牛衣。
為唱驪駒不及時,主人先道無庸歸。
如今正是八月九月的時候,愛吟詩的老翁依舊喜愛那有黃菊的籬笆。看到清風吹拂著楊柳枝,便不時對著柳樹呼喚拿酒來。頭發半禿牙齒稀疏,還沒去鄉村田野中尋找粗劣的衣服。想唱《驪駒》之歌告別卻沒趕上時機,主人先就說不用回去了。
吟翁:愛吟詩的老翁。
黃菊籬:種著黃菊的籬笆,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之意。
酒卮:酒杯。
牛衣:用麻或草編成的給牛御寒的覆蓋物,這里指粗劣的衣服。
驪駒:古代客人告別時所唱的歌。
無庸歸:不用回去了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創作于秋季,詩人可能在訪友或做客時,看到秋景,感慨時光與自身境遇,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詩人秋日的心境,既有對秋景的喜愛,又有對衰老的感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與情感世界。
上恩留不遣,仍棹越船回。人忝玉堂署,魚還符節臺。危心摧櫓罷,病眼刮云開。讀遍淮南詔,慚非視草才。得麾初出守,趨召遽言旋。露藿元傾日,秋槎卻上天。丹涂容蹇步,星弁許華顛。再奏皆聞罷,慚妨此路賢。
欲泛扁舟訪斐園,青山重疊帶煙村。蒹葭秋水蒼蒼外,所謂伊人定倚門。
閶闔龍鱗開玉陛,嫖姚馬影度旌旗。誰憐漢道升平日,是妾漂流薄命時。
彩毫香染墨淋漓,寫得東風玉一枝。不似落陽花譜見,香紅新雨濕胭脂。
謝公山屐滯秋深,山木空聞百尺陰。江繞石頭分地脈,寺當峰頂直天心。乘閑卻恨輿徒窘,得侶翻嫌俗累侵。偶見落鴉歸暝色,倚樓凄切動豪吟。
兩岸人煙草木多,東風匹馬甕城河。橋橫百尺平如砥,山倒千峰翠似螺。古跡已隨城剝落,奔流長與石沖磨。塵纓未濯年光老,空愧滄浪孺子歌。
此亦勤農者,畬田半入云。龍蛇因爾雜,玉石故難分。天地其如數,江山未返魂。茅茨倦行李,何自戒重門。
寂寂星壇長綠苔,井邊橘老又重栽。城頭依舊東樓在,未見當時鶴再來。
積雪霽人日,苦寒欺客襟。相看一杯酒,不負百年心。劉向俱中秘,相如獨上林。共君回首地,十載賦春陰。
裹糧杖輕策,懷遲上幽室。行源徑轉遠,距陸情未畢。澹瀲結寒姿,團欒潤霜質。澗委水屢迷,林迥巖逾密。眷西謂初月,顧東疑落日。踐夕奄昏曙,蔽翳皆周悉。蠱上貴不事,履二美貞吉。幽人常坦步,高尚邈難匹。頤阿竟何端,寂寂寄抱一。恬如既已交,繕性自此出。
水院妝殘,桐陰滿地新涼夜。湘簾輕下,墻角疏更打。漸近黃昏,明月移花榭。愁偏惹,佩環休卸,繡鴨熏香麝。
幽姿錯落澗邊生,虛谷泠泠應水聲。煙雨濯枝泉始達,風雷排干勢初傾。輕花并逐虬龍起,飛沫時沾鸛鶴鳴。疑是天河倒峽出,潤馀草木更敷榮。
多探問。深入異鄉居未穩。遍尋眾里無親信。為何步步真堪忍。天涯恨。狂歌歌罷西風緊。
斷冰銷盡荻芽尖,凍壟蘇來白薺添。幾片野云飛不去,晚風吹作雨纖纖。
二十四番花信風,川原無處著繁紅。逢人謾說燕宮舊,廢址荒營暝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