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如今八月九月時,吟翁還愛黃菊籬。
及見清風楊柳枝,時時對柳呼酒卮。
頭顱半禿牙齒稀,村田未去尋牛衣。
為唱驪駒不及時,主人先道無庸歸。
如今八月九月時,吟翁還愛黃菊籬。
及見清風楊柳枝,時時對柳呼酒卮。
頭顱半禿牙齒稀,村田未去尋牛衣。
為唱驪駒不及時,主人先道無庸歸。
如今正是八月九月的時候,愛吟詩的老翁依舊喜愛那有黃菊的籬笆。看到清風吹拂著楊柳枝,便不時對著柳樹呼喚拿酒來。頭發半禿牙齒稀疏,還沒去鄉村田野中尋找粗劣的衣服。想唱《驪駒》之歌告別卻沒趕上時機,主人先就說不用回去了。
吟翁:愛吟詩的老翁。
黃菊籬:種著黃菊的籬笆,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之意。
酒卮:酒杯。
牛衣:用麻或草編成的給牛御寒的覆蓋物,這里指粗劣的衣服。
驪駒:古代客人告別時所唱的歌。
無庸歸:不用回去了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創作于秋季,詩人可能在訪友或做客時,看到秋景,感慨時光與自身境遇,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展現詩人秋日的心境,既有對秋景的喜愛,又有對衰老的感慨。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與情感世界。
麗質休猜燕與環
秾纖修短適中間
小鬟戲學晨梳懶
中婦偷窺午睡閒
畫角暗搔纖指暈
墨痕微舐絳唇斑
不知憶著何年事
半晌妝臺獨解顏
且剪青菘作晚蔬
飽看秦火未燒書
卞和白璧沽應待
季子黃金術已疏
燕羽有家留不得
蕉心底事總難舒
吟成獨自掀髯笑
富貴浮云過太虛
圣世持盈計,
慈皇閱士多。
十年深注倚,
一德妙中和。
日月長循軌,
邊疆竟息戈。
到今清凈化,
彷佛漢民歌。
因思往事卻成憨,曾讀仙經第十三。
武氏死時應室女,陳王沒后是童男。
兩輪日月從他載,九個山河一擔擔。
盡日無人話消息,一壺春酒且醺酣。
纘重明。
端拱保凝命。
廣大孝休德,永錫四海有慶。
觚壇寓禮正典名。
幔室雅奏,彩仗崇制定。
五位仿古甚盛。
蒿宮光符辰星。
高秋嘉時款芎靈。
交累圣。
上下來顧,寅畏歆純誠。
三階平。
金氣肅,轉和景。
翠葆御雙觀,巽風兌澤布令。
脂茶刬蕩墨索清。
遠邇向附,動植咸遂性。
表里穆悅,庶政醇醲,熙然胥庭。
唐舜華封祝,如南山壽永。
愿今廣懷寧延,昌基扃。
艷寫群芳似趙昌。新來繪事樂閨房。筆端眉撫想張郎。
葉染幾枝皆有致,花開滿紙乍聞香。四時都是好風光。
明月隱林際,流光故徘徊。之子如白云,咫尺不我來。日暮橫暝色,蒼然落莓苔。客心坐沈寂,商陸溫殘灰。
愿得玉浮梁,痛飲三百杯。酒酣喝月出,照我登高臺。長嘯臨八表,詄蕩天門開。仙人披羽衣,翠蓋翔鸞回。抗手往從之,一洗緇塵埃。
行盡粵東路,粵西又一天。
是山皆瘴氣,無樹不蠻煙。
幻語聞獠洞,歌聲出蜑船。
遐荒風景異,化俗愧前賢。
荊樹庭前別,北來音信稀。無論生是寄,只道死如歸。鶴發家何在,鸰原事已非。關山燕粵隔,憶汝但柴扉。
骨肉傷凋謝,泉臺杳奈何。逢時仍夢寐,葬地且煙蘿。明月三江水,扁舟一釣蓑。凄其憐大被,夜夜淚痕多。
山淥棲煙,城陰臥水,半湖冷畫秋容。奈湖波清淺,不似秋濃。多情風信天邊下,問故人、何處芳蹤。佩聲依約,知他見否,月桂香中。
追念往事朦朧。早齊紈淚黦,并剪塵封。過虛堂悄悄,履蹤誰同。思君只有蘭衾夢,但夢來、未抵相逢。向無眠夜,金徽怨曲,彈與疏蛩。
酒罷殘杯在
還家竹徑通
蘆花云子白
楓樹雪兒紅
事業閑身外
河山醉眼中
滿頭皆插菊
歸去一帆風
關河虎符重,
殿閣獸樽閑。
泣珠泉路通關市,
種玉仙翁寄版圖。
每思槌拂恨難酬,
孤嶼尋歸月正秋。
堂上若呈圓相去,
乃師應錯罵雙梼。
園菊聊相贈,新詩忽見貽。
團團枝上露,采采水邊籬。
病態日云劇,孤芳祇自知。
何時彭澤令,來赴野人期。
行盡姑蘇夢里城,
醒來依舊獨吞聲。
黃塵尚隔睢陽厲,
烏鳥從傷令伯情。
兄事自知推有道,
父書何必嘆無成。
此心欲托平江水,
落盡江潮又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