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館 其三
煙蘿斷處初逢舍,云竹疏時忽見燈。
崄磴未歸樵塢叟,破庵已去誦經僧。
暗龍吟罷庭無月,寒狖啼來谷有冰。
君看床頭鐵鱗甲,雨痕苔暈幾千層。
煙蘿斷處初逢舍,云竹疏時忽見燈。
崄磴未歸樵塢叟,破庵已去誦經僧。
暗龍吟罷庭無月,寒狖啼來谷有冰。
君看床頭鐵鱗甲,雨痕苔暈幾千層。
煙霧繚繞的藤蘿斷開處,初次遇見房舍;云氣籠罩的竹子稀疏時,忽然見到燈光。險峻的山路上,打柴的老人還未歸來;破舊的庵堂里,誦經的僧人已經離去。暗龍吟叫過后,庭院中沒有月光;寒猿啼叫傳來,山谷里結著寒冰。你看床頭那鐵制的鱗甲,上面的雨痕和青苔痕跡已有幾千層。
煙蘿:煙霧籠罩的藤蘿。
崄磴:險峻的山路。樵塢叟:在山塢打柴的老人。
破庵:破舊的庵堂。
暗龍:傳說中的龍,這里可能指某種神秘聲響。
狖:猿猴。
鐵鱗甲:可能是古時遺留的戰甲之類。苔暈:青苔的痕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推測詩人在游歷深山時,借宿山館,被夜晚深山的獨特景象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深山夜宿所見所感,突出深山的幽僻冷寂。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獨特。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象敏銳的觀察力和獨特的表現力。
惆悵當年死屬鏤,到頭忠義竟何如。
眼懸城郭空懷舊,魂寄江濤尚賈余。
向使君王從諫諍,未應宮闕便丘墟。
唯應教得鴟夷子,萬里扁舟計不疎。
負疴在山澤,已若無此生。
期與草木盡,隠人不須名。
西南數奇峰,宛同親弟兄。
悠然有靜意,青青日相迎。
因持短柄镵,入山??黃精。
志不在茍得,聊復怡吾情。
鐵錫已高懸,殘山剩水邊。
算年齊易卦,寫夢入詩篇。
介癖游從少,幽深景物偏。
衡門終日掩,吾自守吾玄。
玉立諸君子,蒼髯十八公。
有此歲寒質,胡能媚東風。
勿墮長房術,勿受秦皇封。
深期老此堂,長與幽人同。
山中良自好,住久樂已成。
山木有嘉蔭,山禽無俗聲。
永言辭世路,世路多不平。
亦以性疎嬾,不能但勞生。
客中頗覺身無事,徐步西村引興長。
茅舍竹籬分向背,麥畦麻棱間青黃。
少婦乘時方煮繭,老翁擇日又移秧。
農家滿眼皆生意,應是無心出此鄉。
天臺仙圣宅,隔斷世間塵。
春夏長留雪,峰巒半入云。
溪行多病淑,樵徑少逢人。
欲覓誅茅地,同流儻見分。
山川雖不改,傷感自難窮。
野樹浮新綠,宮花隕舊紅。
兩間無異氣,一等是春風。
萬古乘除理,誰能究始終。
孤雁如貞婦,余生不再雙。
避寒辭北塞,隨日到南邦。
倦翼堪憐影,哀音自滿腔。
空閨人聽得,離思轉難降。
樗散本靈種,根于廣莫鄉。
繁陰深雨露,怪節老風霜。
幸自忘封植,何須較短長。
世交多未達,為子重悲傷。
自愛予生愛性真,真存渾不管渠嗔。
從來有水有山處,著得無名無利人。
騰踏豈須夸駔駿,幽潛端可養精神。
盡向云邊尋隠跡,誰知云是老夫身。
為知不是功名骨,換著方袍入翠微。
身事半生貧里過,家園千里夢中歸。
尋詩野寺云黏屐,采藥名山露濕衣。
似此疎狂爭怪得,從來野鶴自難鞿。
茅堂清潄罷,隨意涉西陵。
茅屋冰千柱,高峰雪一棱。
水渾潮已長,霞淡日初升。
更欲過前浦,漁舟喚不譍。
疎索復疎索,世道今難托。
驥??筋力殘,鸞凰羽毛落。
林公古人徒,風期諒如昨。
歸來乎山中,攜手共行樂。
試問青松若個栽,僧門祇向樹邊開。
月明定有仙人過,露滴頻聞野鶴回。
千歲老根成虎魄,幾尋枯干裹莓苔。
住來自得清虛味,不管流光白發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