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淮陰泰山行宮廟
泰山隆隆,作鎮(zhèn)于東。
有如配林,在淮之陰。
厥廟維嚴,厥貌維肖。
斯民奉之,是為別廟。
泰山隆隆,作鎮(zhèn)于東。
有如配林,在淮之陰。
厥廟維嚴,厥貌維肖。
斯民奉之,是為別廟。
泰山雄偉高大,坐鎮(zhèn)在東方。就像配林一樣,處在淮河的南岸。那廟宇十分莊嚴,神像的容貌非常逼真。百姓供奉它,這就是它的別廟。
隆隆:形容泰山雄偉高大的樣子。
作鎮(zhèn)于東:鎮(zhèn)守在東方,古代認為泰山是五岳之首,為東方之鎮(zhèn)。
配林:這里含義不太明確,可能是與泰山相關(guān)的一種象征或附屬事物。
淮之陰:淮河的南岸,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厥:其,那。
維:語氣助詞,無實義。
肖:相似,逼真。
別廟:正廟之外的廟宇。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可能是作者在游覽淮陰泰山行宮廟時,被廟宇的莊嚴所觸動,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人們普遍有對泰山神的信仰,在各地修建廟宇進行供奉,此廟便是其中的別廟。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淮陰泰山行宮廟的莊嚴神圣。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直接描述廟宇情況。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對于研究當時泰山信仰及廟宇文化有一定參考價值。
笑語歡今夕,煙霞愴昔游。
清羸還對月,遲暮更逢秋。
勝理方自得,浮名不在求。
終當制初服,相與臥林丘。
兄弟泣殊方,天涯指故鄉(xiāng)。
斷云無定處,歸雁不成行。
草莽人煙少,風波水驛長。
上虞親渤澥,東楚隔瀟湘。
古戍陰傳火,寒蕪曉帶霜。
海門潮滟滟,沙岸荻蒼蒼。
京輦辭蕓閣,衡方憶草堂。
知君始寧隱,還緝舊荷裳。
彩仗列森森,行宮夜漏深。
殳鋋方啟路,鉦鼓正交音。
曙月思蘭室,前山辨谷林。
家人念行役,應見此時心。
征途無旅館,
當晝喜逢君。
羸病仍留客,
朝朝掃白云。
耒水波紋細,湘江竹葉輕。
古時樓上清明夜,月照樓前撩亂花。
今日成陰復成子,新婦磯頭云半斂,女兒灘畔月初明。
回合千峰里,晴光似畫圖。
征車隨反照,候吏映白云。
云公蘭若深山里,
月明松殿微風起。
試問空門清凈心,
蓮花不著秋潭水。
新果真瓊液,來應宴紫蘭。
圓疑竊龍頷,色已奪雞冠。
遠火微微辨,殘星隱隱看。
茂先知味易,曼倩恨偷難。
忍用烹骍駱,從將玩玉盤。
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
執(zhí)簡焚香入廟門,武侯神象儼如存。
因機定蜀延衰漢,宣王請戰(zhàn)貽巾幗,始見才吞亦氣吞。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
亦有擅風騷,六聯(lián)文墨曹。
圣賢三代意,工藝千金字。
化識從臣謠,人推仙閣吏。
如登昆閬時,口誦靈真詞。
孫簡下威鳳,系霜瓊玉枝。
少年慕時彥,小悟文多變。
木鐸比群英,八方流德聲。
雷陳美交契,雨雪音塵繼。
恩顧各飛翔,因詩睹瑰麗。
傅野絕遺賢,人稀有盛遷。
早欽風與雅,日詠贈酬篇。
晏朝受明命,繼夏走天衢。逮茲三伏候,息駕萬里途。
省躬既局蹐,結(jié)思多煩紆。簿領(lǐng)幸無事,宴休誰與娛。
內(nèi)齋有嘉樹,雙植分庭隅。綠葉下成幄,紫花紛若鋪。
摛霞晚舒艷,凝露朝垂珠。炎沴晝方鑠,幽姿閑且都。
夭桃固難匹,芍藥寧為徒。懿此時節(jié)久,詎同光景驅(qū)。
陶甄試一致,品匯乃散殊。濯質(zhì)非受彩,無心那奪朱。
粵予負羈縶,留賞益踟躕。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春梅雜落雪,發(fā)樹幾花開。
真須盡興飲,仁里愿同來。
碧樹當窗啼曉鶯,
間關(guān)入夢聽難成。
千回萬囀盡愁思,
疑是血魂哀困聲。
至德生成泰,咸歡照育恩。
流輝沾萬物,布澤在三元。
北闕祥云迥,東方嘉氣繁。
青陽初應律,蒼玉正臨軒。
恩洽因時令,風和比化原。
自慚同草木,無以答乾坤。
詠歌有離合,永夜觀酬答。
笥中操彩箋,竹簡何足編。
意深俱妙絕,心契交情結(jié)。
計彼官接聯(lián),言初并清切。
翔集本相隨,羽儀良在斯。
煙云競文藻,因喜玩新詩。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