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
傾城追逐艷陽天,上巳清明節序連。
桃李光陰足駘蕩,湖山風月更鮮妍。
谷中答響飄新曲,波底妝光飏彩船。
遲日未西人已醉,綠楊柔弱舞秋千。
傾城追逐艷陽天,上巳清明節序連。
桃李光陰足駘蕩,湖山風月更鮮妍。
谷中答響飄新曲,波底妝光飏彩船。
遲日未西人已醉,綠楊柔弱舞秋千。
全城的人都在追逐這陽光明媚的春日,上巳節和清明節的節序相連。桃李盛開的時光令人舒暢,湖光山色、清風明月更加鮮妍。山谷中回蕩著新曲的聲響,波光里映著彩船和美人的妝容。春日還未西沉人們已經沉醉,柔弱的綠楊枝條旁有人在蕩著秋千。
傾城:全城的人。
上巳:古代節日,在農歷三月初三。
駘蕩:使人舒暢。
飏:飛揚,這里指彩船在水中行進。
遲日:春日。
由于沒有更多背景信息推測,上巳節和清明時節相連時,人們有出游踏青的習俗。詩人可能在這樣的節日氛圍中,看到全城人游春的熱鬧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對春日和生活的熱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游春的熱鬧景象,突出特點是畫面感強,生動展現了春日生機。在文學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民俗和人們的生活情趣。
明知是幻復何憂,
生滅從他海上漚。
竹院相過應不遠,
何妨竟日為淹留。
中涪西蜀兩高人,良會通家及上春。
青歲掛冠甘隱逸,早時揮麈靜風塵。
身閒正好銜杯數,情洽何妨命駕頻。
更與衡門添盛事,聚星堂上繼荀陳。
堆枕烏云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裊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懨懨,兩處無聊。
雨馀翠袖瓊膚潤。一枝想像傷春困。
老眼見花時。惜花心未衰。
釀成誰與醉。應把流蘇綴。
淚沁枕囊香。惱儂歸夢長。
神龍妙用應天上,十雨五風時一吟。
能潛能躍公知否,影對寒湫笑不禁。
解印深辭郡縣勞,卻煩車騎問蓬蒿。
幽人逸致行藏古,名世新編卷帙高。
未老閑身依凈社,方春疏柳映林皋。
羅浮不讓匡廬勝,歸去先生又姓陶。
春夢醒,夢醒惜春殘。
身后早甘長覆瓿,蛻遺無意更藏山。
翼粉任闌珊。
論交記取十年遲,坐看堂堂白日馳。
月下舉杯誰是主,風前得句子為師。
漫言丁令歸來鶴,且待蘇環繼起兒。
不作挽詩非為懶,從君去后竟無詩。
明知為學日有益,不知為道又如何。
但覺家貧身漸老,聰明不及舊時多。
烈士長眠久。正清秋、我來憑吊,冷風盈袖。遠望青山相拱衛,近看禾生壟畝。有翠竹、深深垂首。路隘地偏人罕至,幸短碑殘碣仍依舊。名失考,草豐茂。
墳塋荒矣心荒否?細傾聽、當年鏖戰,殺聲雷吼。熱血輕拋緣底事?地下英靈不朽,應亦勸、天公抖擻。欲挽長江黃河水,洗神州大地無污垢。高冢筑,奠杯酒。
奉寢傳遺教,留歡覓故心。
夢為云雨薄,恩向死生深。
解猶纖玉,香分剩郁金。
可堪漳水月,夜夜照孤衾。
白草帶坰墟,閒堂是隱居。
飲醇無所事,讀易到斑如。
山色高秋后,鴉聲落照馀。
南中開石室,他日有藏書。
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
徑曲延云入,亭虛任月移。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
風花誰管領,閑者是相宜。
一帕覆長眉,深衣大帶垂。
無通名姓地,有駕鵠鸞時。
為客烹烏藥,教人悟白髭。
聲名與榮利,膏火露花兒。
法華轉罷讀皇經,
仙闕依然傍佛扃。
煉就丹砂堪作供,
鶴衣長舞法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