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草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滿目芊芊野渡頭,不知若個解忘憂。
細隨綠水侵離館,遠帶斜陽過別洲。
金谷園中荒映月,石頭城下碧連秋。
行人悵望王孫去,買斷金釵十二愁。
滿眼都是茂盛的青草長在野渡頭,不知哪一種草真能讓人忘卻憂愁。它順著綠水蔓延到離別的館舍,帶著斜陽一直延伸到別的沙洲。在金谷園里荒草映著月色,石頭城下青草連著秋景。行人惆悵地望著游子遠去,這青草仿佛買斷了美人的萬般憂愁。
芊芊:草木茂盛的樣子。
若個:哪個。
離館:供人餞別、休憩的館舍。
金谷園:西晉石崇的別墅,后荒廢。
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清涼山,曾是軍事要塞。
王孫:原指貴族子弟,這里指游子。
金釵十二:形容美女眾多,這里借指憂愁之多。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詩人經歷離別或看到古跡荒廢之時。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或變遷之中,詩人借詠草來抒發自己對人生、歷史的感慨。
這首詩以草為主題,通過描寫草在不同場景的生長,抒發了詩人對歷史興衰、人生聚散的感慨。詩中用典巧妙,意境深遠,在詠物詩中具有一定特色。
乍可為天上牽牛織女星,不愿為庭前紅槿枝。
七月七日一相見,相見故心終不移。
那能朝開暮飛去,一任東西南北吹。
分不兩相守,恨不兩相思。
對面且如此,背面當可知。
春風撩亂伯勞語,況是此時拋去時。
握手苦相問,竟不言后期。
君情既決絕,妾意已參差。
借如死生別,安得長苦悲。
川行發清曉,頃焉日東升。煙清護玉盤,水光淼盈盈。
云胡轉霧霾,咫尺舟迷冥。兩岸不見人,市語空聞聲。
謾說流霞紫,流霞亦有青。白衣變蒼狗,此理良足徵。
里數二千七百馀,
兩當冬夜宿中途。
舉朝五往東西蜀,
還有區區似我無。
土酥絕類穆家兒,
好著崔家饤坐梨。
如夢甘寒千百顆,
雪肌相伴出關西。
治化貴簡易,法令不欲多。
嗟來何足吝,
饑食首陽薇。
竟抱固窮節,
千載非所知。
用處天然別,
更不落思惟。
山河并大地,
全露法王機。
吾菊山翁,鶴驂來自蓬云界。平鋪心地有天知,楚楚生蘭茝。膝下青衫舞拜。更參差、斑衣戲隊。清閑無事,門外從他,驚塵飛隘。
壽八千年,百分才一朱顏耐。何妨長主翠嵩春,酒約詩盟在。家慶堂前歡會。領霞卮、醺紅淺帶。是人說道,真呂先生,風流瀟灑。
暗愴神、葬花深處,小禽應解情苦。腸斷既遠相思地,愁絕荷塘荇浦。依戀處。悵金粉樓臺,竟似樊籠貯。朝朝暮暮。任雨外莼絲,風前柳線,難織同心譜。
尋舊侶。惱煞鵑啼燕語。春光燦爛如許。池波澈艷明同鏡,一例孤鸞羞舞。
愁莫訴。拚月葬芳魂,重覓鶼鶼路。憑誰吊汝。待編草成碑,糅花和土,瘞作鴛鴦墓。
感慨清明節,留連野外尊。
花明兼柳暗,萬落更千村。
黃鳥鳴官路,青山繞郭門。
常懷九原下,悽斷百年魂。
聳而削。下視聱牙太惡。緣延過,直學猿猱,巖突當胸幾推落。此行應悔錯。一二從游悸愕。手捫罅、半趾才容,問道何年廢椎鑿。
俄然轉幽壑。有千尺驚濤,澗底噴薄。喬林閉日陰風作。更森列奇石,獅蹲鳳舞,蒼龍偃臥旋奮躍。或哮虎相搏。
崩剝。蔓藤縛。悵舊日翻經,跡已湮卻。兩崖高峙如樓閣,但齒齒棱棱,憾搖羈魄。歸來暗省,怕夜里,睡難著。
交疏放綠人初靜,月上墻來。酒逐愁來。一陣銷魂撥不開。
明知鏡里顏非昨,心也成灰。夢也成灰。殘漏疏鐘夢暗回。
言語日益工,風節顧弗競。杞柳為杯棬,此豈真物性。病夫背俗馳,梁甫時一詠。奈何七尺軀,貴賤視趙孟。
唐虞亦人耳,四海可高謝。哀哉斗升故,諂妄兩憑架。心明物自賓,能整故能暇。會當棄人事,面壁度九夏。
大父昔在朝,騰上唯恐早。淡然清班中,灰寒而木槁。議論主中和,人才進耆老。至今下馬墳,不生刺人草。
櫻酪事已過,角黍配夏熟。尚憶少小時,綵縷系腕玉。此生本幻戲,衰態轉眼足。三郎老無憀,始解嘆絲木。
門無容車高,庭止旋馬廣。富貴固易耳,正恐卿慚長。時情競脂韋,家法獨骯臟。靜處看紛紛,桔槔勞頫仰。
至人貴其身,不使事物繞。捐身易富貴,明珠彈飛鳥。我愿稱善人,題作墓上表。從來尺鴳樂,不羨飛鴻矯。
匆匆過三十,夢境日已蹙。誰知嘆亡羊,但有喜得鹿。本來作何面,認此逆旅屋。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獨。
杜門殊省事,百巧輸一粗。燒香凈掃地,袖手了朝暮。君看瓦摳手,端自勝金注。塵機早見貸,不待雞竿樹。
萬物備于我,本來無欠馀。寠儒可憐生,西抹復東涂。斯文如大廈,傾壞要力扶。犬子真鼠輩,辛苦賣子虛。
風花憐寂寞,起舞為我娛。舉酒謝風花,吾道殊不疏。汝開何自有,汝落何自無。居然會此理,吾汝皆如如。
貢包分自浙西東,
函谷金城在眼中。
泛酒煎茶俱愜當,
滿前臘雪化春風。
不覺生處高,上有萬壑爭。潺湲如可即,欲問蘆蔣聲。
岳力偏幽最,平遙眼一新。得從煙月望,擬作釣江人。